史建慧
(唐山市交通運輸局運管處)
第三方物流提供者與顧客不是競爭對手,而是戰略伙伴,他們為顧客著想,通過全球性的信息網絡使顧客的供應鏈管理完全透明化,顧客隨時可通過互聯網了解供應鏈的情況。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利用完備的設施和訓練有素的員工,對整個供應鏈實現完全的控制,減少物流的復雜性。他們通過遍布全球的運送服務提供者(分承包方)大大縮短了交貨期,幫助顧客改進服務,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第三方物流提供者通過“量體裁衣”式的設計,制定出以顧客為向導、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方案,為企業在競爭中取勝創造有利條件,從而提升企業形象。公路運輸企業可充分利用現有的運輸樞紐和汽車貨物運輸的集團優勢,從運輸環節向其兩端延伸,與特定的客戶和從事物流活動的所有相關企業(包括個體運輸戶)建立長期的物流協作關系,由點到面,由小到大,取信于客戶,逐步做大做強,以此作為企業發展的成長點和增長點。
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強化了服務意識,打破了地區封鎖和行業壟斷,使物流企業逐步建立起與國際接軌的物流服務和管理體系。發展第三方物流,可將有限的人力、財力集中于核心業務,進行重點研究,發展基本技術,努力開發新技術,提高企業服務質量、信譽和知名度,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公路運輸企業而言,現有國有汽車公路運輸企業或國家控股的汽車運輸企業在向第三方物流企業轉化的過程中,不應盲目地投資擴建、不切實際地上項目,發展第三方物流應當從客戶的需求出發,從第三方物流最初的增長點出發,逐步做大做強。
第三方物流對物流企業管理自身的能力要求很高,要求企業在多方需求等復雜情況下作出敏銳的反應,做好各方面的管理和協調。第三方物流的發展需要加大對物流基礎設施的規劃與投入,盡快形成配套的綜合運輸網絡、完整的倉儲配送設施、先進的信息網絡平臺等。目前國際上比較成功的大型現代綜合物流企業,都擁有鐵路、公路、水運、空運和倉儲等綜合運輸體系和網絡,以及出色的物流管理人力和信息技術。建立適應綜合物流發展的信息技術平臺,實現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有機結合,這才是真正的發展中的第三方物流。據美國波士頓的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實施的第三方物流研究,81%的西歐托運人認為擁有最先進電子信息技術設備和管理水平高超的第三方物流提供人的市場競爭力必然是最高的,在托運人市場中的吸引力也是最強大的,其發展前途也是最光明的。由此看來,信息技術的運用對于第三方物流的迅速崛起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河北快運公司為例,近年來該公司在物流信息化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該公司采用先進的微機管理系統,建立了廣泛的貨物信息服務網絡:通過Internet與全球信息網相連接,通過GPS衛星定位車輛調度系統對車輛進行調度、對貨物實施跟蹤,實現了貨運信息聯網共享。公司“貨物快運運輸網、貨物受理配送網、貨物信息傳遞網”三大網絡的形成,為發展物流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河北省貨物快速運輸中起到了龍頭作用。目前各公路運輸企業均認為核心競爭優勢是管理模式與IT技術,現有公路運輸企業的物流活動,無論是物流服務的硬件還是軟件與電子商務要求提供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第三方物流服務都有較大的差距。因此,在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應根據實際需要,逐步加以改善,其資金來源可通過參股方式、租賃方式來解決,也可通過結盟和收購、兼并的方式獲得充分發展。
專業的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利用規模生產的專業優勢和成本優勢,通過提高各環節能力的利用率節省費用,使企業能從分離費用結構中獲益。其特點是:不進行大的固定資產投入,低成本經營;將部分或全部物流作業委托他人處理,注重建立自己的銷售隊伍和管理網絡;實行特許代理制,將協作單位納入自己的經營軌道;公司經營的核心能力就是綜合物流代理業務的銷售、采購、協調管理和組織設計的方法與經驗,并且注重業務流程創新和組織機制創新,使公司經營不斷產生新的增長點。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借助精心策劃的物流計劃和適時運送手段,最大限度地減少庫存,改善企業現金的流量,實現低成本優勢。對于大多數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來說,這是最佳的發展方向,當然也是公路運輸企業的最佳發展方向。就現有公路運輸企業來講,可根據需要適當增添或保有一些必備的裝載設備和特種車輛,而其他設備或設施盡可能采取外包或外協方式加以利用。
與前兩年客戶擁有多個物流服務商并頻繁更換物流服務商不同,目前,在一些已經外包物流的企業中,出現削減物流供應商數量和延長物流合同期限的趨勢。一方面,是由于第三方物流公司服務能力與服務質量的提高,逐步贏得了客戶的信任。另一方面,是由于客戶認識到只有與物流服務商長期合作,才有可能通過從戰術配合到戰略交互的演變,不斷挖掘物流改善潛力。同時,物流服務商通過提供增值服務越來越深地參與客戶供應鏈管理,也提高了客戶更換物流服務商的成本。所以,越來越多的客戶與物流服務商尋求建立長期伙伴關系。公路運輸企業在其轉型的過程中,在物流市場競爭環境下,必須將提供定制化服務作為制勝的法寶之一。這其中包括物流管理(如物流配送規劃、IT規劃等),也包括為客戶提供輔助的營銷服務,物流服務的內涵將不斷得以擴充。在汽車、信息通訊、家電等行業,現有的公路運輸企業可與物流客戶采用合資組建物流公司的方式進行合作,既使客戶保留物流設施的部分產權,并在物流作業中保持參與,以加強對物流過程的有效控制,又注入了第三方物流的資本和專業技能,使第三方物流服務商在目標行業的物流服務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
與其他物流企業(包括第一、二、三方物流企業)進行跨區跨部門跨行業合作,用合同、協議的方式確定雙方的關系、權利與義務。例如,可與郵政企業、鐵路企業、水運企業、港口企業、倉儲企業及第三方物流企業合伙打造功能強大輻射面廣的新型第三方物流,這種合作方式可以是松散型的,也可以是緊密型的,雙方約定共同出資發起成立股份有限公司,以整合各方資源與優勢,形成核心競爭力,使公路運輸企業與物流客戶建立起長期的伙伴關系。
第三方物流是貨主和承運人之間的中介組織在指定時間內按照契約規定的價格和服務要求提供個性化系列物流服務。因此,準備與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人簽訂合同的公司往往會小心翼翼地制訂出一整套應變計劃,預先認真地考慮到萬一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出了差錯,公司該選擇如何應對這個經驗教訓對于正集中全力在經營活動中逐步增加電腦管理等技術含量的第三方物流服務行業來講,特別是對現有公路運輸企業來講,同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一家公司雇傭某第三方物流服務公司經營物流業務,前者在經營活動中完全依賴后者的電腦軟件,一旦雙方之間的合作出現破裂,其結果對于前者來講肯定是非常慘烈的。因此,作為第二方物流的運輸企業與物流的上下游環節及相關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之間,特別是與客戶之間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通過契約,結成同盟,充分共享信息,達到相互信任,風險共擔。在規避投資風險方面,現有公路運輸企業在向第三方物流轉變過程中,其服務功能可通過多家協作經營或股份制經營方式逐步做到大而全,其風險可由下屬的若干分公司共同承擔。
總之,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和多變的市場需求,公路運輸企業越來越需要集中有限的資源于核心業務,發展第三方物流使有限的資源集中于主業,資金得以整合,規模經濟得以實現,并與物流客戶之間形成戰略聯盟,從而使自己獲得并保持競爭優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做大做強。
[1] 陳文若.第三方物流[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4.
[2] 王艷.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面臨問題及機遇[J].中山大學學報論,2009,(1).
[3] 姜華.基于物流一體化理論發展第三方物流的對策[J].山東交通學院學報,2008,(2):56-58.
[4] 畢新華,顧穗珊.現代物流管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