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鳳玉
(淮安市楚州區水利局,江蘇淮安 223200)
對水利發展中水土保持形勢的分析
江鳳玉
(淮安市楚州區水利局,江蘇淮安 223200)
水利的可持續發展,在整個國家在發展過程當中,是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重要的一面,是事關整個農業發展的大計。要想實現水利的可持續發展,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把水土保持住,防止水土的流失,防止它對水利工程的危害,所以需要加強對水利流失現狀的改觀。
水利的可持續發展;水土流失問題嚴重;地面的阻水能力;科學發展水利
可持續發展內涵就是不要犧牲下一代人的利益來滿足當代人的需要,用現今的透支來滿足當代人的味口。如一些地方的環境污染、資源耗竭、人口矛盾,都是影響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問題。其中,由于過去過度開發森林,導致水土流失嚴重,對水資源的儲蓄和開發利用都是有很大的影響。為了實現人類的和諧發展,為了實現水利事業的可持續發展,要對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和理用,把環境給治理好。
水,是人類無法用別的任何東西可代替的資源。水利,也就是對水的開發利用,包括保護水資源的儲存和愛護,包括對水資源的合理地分配,包括對水資源的節約。
水利事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工程,必然重視。但目前我國的水資源問題有很多,具體為:
1)總量雖不少,但人均量在世界上排名在后。
2)我國水資源的分布很是不均勻,南多北少,東多西少,地域分布嚴重不均。
3)浪費嚴重,利用率低,公民的節水意識不高。
4)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5)每年當遇到洪澇災害的時候,整個當地的水的排澇過程就顯得異常重要,城市、鄉村、的防洪標準都不太高,一遇到此情況都非常嚴重。
6)水利實施的落后,影響著農業經濟的發展,影響著農村經濟的發展。
因此,只有把水利上的通道打通,讓生命之源不斷連續地在我們身邊暢通,保持水利工程的健康發展,才能增強國民經濟的基礎,才能增強農業上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所以作為管理層必須要培養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樹立水利工程可持續發展的堅強理念。
目前,中國的水土流失達到了376萬m3,這個成分里面因為水力的原因的達到156萬m3,因為風的力量使水土流的是134 m3,全國的水土流失問題面積逐年增加,山區的流失也日益嚴重。以三峽庫區為例,庫區總面積約為5萬km2,涉及重慶、湖北兩省市的19個區(縣、市),其中重慶為16個區(縣、市),總面積為4.6萬km2。庫區重慶部分水土流失面積為3.06萬km2,年土壤侵蝕模數為3 751 t/萬km2,年侵蝕量為11 481萬。
水土的流失引發的第一個后果就是季節性水災,如在干旱季節,有可能河流枯竭,里面滴水無剩,流動的水成為枯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細細分析,原因在于土壤顆粒間的空隙占土壤總體積的30%~50%,土壤里面的空隙是水藏身的好場所,是水源加強涵養的好地方和空間,因為土壤隨水流失,從而把水空間變小,土里的蓄水量也因此變小,所以河流的季節性變化變多了。
第二個嚴重的后果就是河道里面的梯田、水庫湖泊等發生淤積,藏水的能力不斷變小,蓄水量也相應減少,也同樣使汛期水更多,枯季水更少。因此,水土流失容易造成澇災。
地面的表層是由很多成分組成的,包括植被、水草、樹根等等,這些地皮的組成成分對地面來講有很多好處,不僅可以保持住地面的濕度,而且可以增加地皮的阻水能力,阻止水流對地面的破壞作用。在我們平原地區也能發現很多的例子,下雨過后河堤上的泥土就被沖走,形成沆沆洼洼的路面,更容易造成水土的流失。尤其在山區地方,如不注意山坡上的那些植被的保護,當雨季來臨時候,連綿不斷的雨水可能會化解山區地面上的那些泥土,會松散土壤,特別遇到暴雨時候,雨水滲入的速度遠遠低于雨水滲入的速度,這樣山坡極容易發生泥石流,山洪立即形成,其中帶看泥土和石子向下沖去,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帶來嚴重危脅。
河道里的泥土不斷地積累,泥砂俱下,大量地向水庫、河渠、海道涌入,日積月累,到一定程度時候,在河底的淤泥堆積成了很大很高的河床,這樣不僅減小了水庫的防洪能力,縮短水庫的使用年限,最壞的結果就是壩堤坍塌,帶來嚴重的水災,而且河床的不斷提高,使河道的排洪能力大大受到影響。
水土在水利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一面,但僅僅是從反面來說明問題、分析問題的,在某種程度上還不足以全面說明水土對水利的正面影響,下面從水土的積極影響來說明這個重要性,從而可以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水利工程。
1)用植被來保持水土,不僅可以增加土壤的水份的融入量,而且可以增滲入量,增加梯田、河道的阻止水流失的能力,另外一方面還可以提高洪水的排泄能力。
2)在平時多建一些如山塘、排灌河道,不僅可以攔截泥沙,還可以提高水利使用效益,延長使用壽命。
3)水土的保持,可以大大減少泥石流的發生,從而可以大大減少山洪暴發的機率。
只要我們認清了水土在水利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和水土保持的必要性,按照水利建設的客觀規律去進行水利建設,用科學發展觀來統領水利建設,完全可以發揮水土保持在水利建設中的作用。就會有效地保持實現水利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從而有效地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實現整個人類社會的和諧。
[1]孫強.資源水利與水資源可持續發展[J].水利水電工程設計,2000,19(4):4-7.
[2]劉凱.從我國水土流失現狀看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戰略布局及主要任務[J]. 中國水利,2002(7):31-33.
S157
B
1007-7596(2011)06-0204-02
2011-06-09
江鳳玉(1975-),女,江蘇淮安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水利工程建設與水利工程預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