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加倫,陳忠華
(嫩江縣水務局,黑龍江嫩江 161400)
抓好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臧加倫,陳忠華
(嫩江縣水務局,黑龍江嫩江 161400)
基于新農村建設的歷史機遇,結合新農村建設的總體目標,分析農村飲水安全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要作用,提出了保障農村飲水安全的具體對策。
新農村建設;飲水安全;必要性;可行性;對策
2005年12月,中央下發了《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十六屆三中全會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統籌城鄉發展”的思想。2006年2月8日,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明確了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任務,這是黨中央統攬全局、著眼長遠、與時俱進作出的重大決策,是一項不但惠及億萬農民、而且關系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舉措,是我們在當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必須擔負和完成的一項重要使命。中央以“一號文件”頒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體要求。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國農村人口眾多、經濟社會發展滯后是我國當前的一個基本國情。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總體上已經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新階段。在這個階段,只有實行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方略,加快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我們才能如期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強國的宏偉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任務。我們正在建設的小康社會,是惠及10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其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大部分地區農村面貌變化相對較小,一些地方的農村還不通公路、群眾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凈水、農民子女上不起學。這種狀況如果不能有效扭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會成為空話。因此,我們要通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的進程。
新農村建設,水利是基礎,是新農村建設的必備條件。村容整治離不開清潔水源,生活富裕離不開飲水安全,改變生態環境離不開水資源的科學配置。在新的時期,要對農村水利重新認識,重新思考,充分發揮水利在促進新農村建設中的基礎性作用。水利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是農業的命脈,在新農村建設中肩負著重要的職責。農村水利是指為提高農業生產能力、改善農民生活條件和農村水土環境服務的水利措施。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村水利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承擔著愈來愈多的任務。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既對農村水利提出了許多新的任務和更高要求,也給農村水利自身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抓好農村飲水安全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對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保障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具有重大意義。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飲水安全保障工作。胡錦濤總書記明確批示,“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要想辦法解決群眾的飲水問題”。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
由于我省是全國飲用高氟水、高錳水、苦咸水的重點省份之一,加之地理和經濟條件獨特,水質污染、采煤漏水和季節性缺水、工程建設標準低、工程老化、供水量不足等問題還十分嚴重,農村飲水安全依然面臨嚴峻形勢和挑戰。農村飲水安全《“十一五”規劃》明確指出:加快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要著力加強農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礎設施建設。在鞏固人畜飲水解困成果基礎上,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優先解決高氟、高砷、苦咸、污染水及血吸蟲病區的飲水安全問題。我省計劃“十一五”期末,自來水普及率由34%提高到60%以上,基本實現飲水安全。加強飲水工程管理,延長工程使用年限,提高工程使用效率。搞好水環境治理,新建飲水工程的飲用水水質普遍達到國家標準。農村飲水條件的改善不僅使當地群眾的飲水困難問題得以解決,飲水安全得到保障,還極大地改善了受益群眾的生產和生活條件,農戶可以通過集約的園地種植業獲取較原有種植業高得多的收入,從而拋棄了千百年來沿襲的廣種薄收的耕作模式,這對于保護當地脆弱的生態環境和提高農民收入都具有重要意義。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可節省運水的勞力、畜力、機械和相應燃料、材料等費用,改善水質,減少疾病,可節省醫療、保健費用,增加畜產品,發展庭院經濟,使農民發展生產,生活富裕。村民房前屋后栽樹種花,美化環境,使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1.1 必要性和緊迫性
由于水源被污染、水質超標、直接飲用細菌學指標超標嚴重和未經處理的Ⅳ類及超Ⅳ類地表水,有些地區的水源水量得不到保證,這些問題已直接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和身體健康。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有了發展,居住、電力、交通等條件已逐步改善,農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目前農村飲水工程建設還停留在較低水平,明顯滯后于其他基礎設施建設。飲水不安全已成為農村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制約因素,成為群眾最關心、最緊要、最迫切的問題。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具有明顯的公益性,解決農機飲水安全問題,建設保障農戶基本生存和農民身體健康的飲水安全工程是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和農村公共衛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級政府的職責。農村飲水工程投資和運行成本相對較高,農民的負擔能力有限,需要政府公共財政給予強有力的扶持。由此可見,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非常必要,應盡快列入黨和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
2.1.2 可行性和有利條件
經過近30 a改革開放,我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中國2006年的GDP達到2.70萬億美元左右,經濟總量不斷上升。經濟結構發生了轉折性變化,第一產業增加值占GDP份額正在下降,我國城鎮化率不斷上升。一些經濟指標表明,我國已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到這個階段,不僅客觀上有需要,并且也初步具備了現實的可能性,對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進行結構性調整,對農村發展給予重點傾斜。
近年來,各地一直將解決農村飲水問題列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為農民辦十件實事”之中,在農村飲水工作的實踐中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在建設、管理等方面為進一步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創造了條件。經過幾年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形成了較為成熟的、適合不同地區、不同水源條件的集中式、分散式供水工程技術模式,為做好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資金方面,在中央和省、市財政的支持下,加上受益群眾積極投資投工,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資金是有可能的。在工程建設管理和經營方面,已制定一系列管理辦法和制度,對今后做好建設項目的管理和已建工程的管理將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2.2.1 以人為本,科學規劃
制定切實可行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劃是做好今后工作的基礎。飲水工程從規劃設計到施工建設的整個環節,不僅要對水源供水保證程度進行充分論證,而且要結合供水區域的環境特點、產業結構和用水現狀,用發展的眼光對工程作出評估。無論工程大小,都要按照總體規劃來進行,嚴格執行工程建設的審批和驗收制度。
2.2.2 多方籌資,保障投入
資金投入是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關鍵。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單位供水能力投資數額和運行成本相對較高,農民的負擔能力有限,需要政府公共財政給予強有力的支持,加大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投入力度,對飲水工程建設和運行中的用地、用電、稅費等,應向政府和有關部門申請減稅、留利等政策優惠。飲水安全工程點多面廣,單靠國家的有限資金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資金籌措上,要從推行小型水利工程產權改革入手,在產權流動、結構多元的基礎上拓寬籌資、融資渠道,要積極發展股份合作、聯合辦水;大戶帶頭、民營辦水;拍賣轉讓,滾動辦水;租賃承包,以水養水;代款融資,舉債辦水等5種融資辦水方式,使飲水工程在產權明晰,責權利一致的前提下保證足夠的投入,得到良好的運行。
2.2.3 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和水質監測
按照《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等相關法規的要求,防治并重,綜合治理。水源地保證要與水質處理相結合,特別要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嚴格監控化肥、農藥的使用,水源地附近要禁止發展高污染工業,防止和逐步減輕對農村飲用水源的污染,讓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劃定供水水源保護區和供水工程管理范圍,制定保護辦法,特別是加強對水源地周邊設備排污口的管理,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農藥的使用,杜絕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為破壞。縣水務部門與衛生部門加強信息溝通與工作配合。以縣疾控中心為依托,建立和完善水質監測中心,加強水源、出廠水和管網末梢的水質檢驗和監測。
2.2.4 建立社會化服務保障體系
農村供水影響著農村經濟發展和群眾的生活質量,與社會的穩定也有一定的關系,建立并完善社會化服務保障體系十分重要。對聯片集中供水工程,應建立產權歸屬明確、管理主體到位、責權利相統一、有利于工程可持續利用的企業化運營機制。政府要加強對供水企業的管理,管理部門除直接管理供水企業的水務部門,還有衛生、環保、物價、稅務、土地、司法等部門。水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法對企業進行協調、監督和行業管理,會同有關部門制定農村供水發展戰略方針和產業政策,會同物價等部門積極推行農村供水價格政策,組織實施計劃用水和節約用水管理,推動技術進步,籌措資金等等。縣、鎮兩級組建由供水企業(單位)自愿參加的供水協會。供水協會以服務為宗旨,指導會員單位建立健全規章制度,總結推廣管理經驗,提供信息、技術服務等。供水企業要做好對外服務,服務的內容包括水質、水壓、管網搶修、投訴處理等,只要與用戶有關系的,都是對外服務的內容。其中良好的水質是對用戶最基本最重要的關懷,生活飲水水質是對用戶最基本最重要的關懷,生活飲用水水質必須確保居民飲用安全,通過技術與管理的手段,提高水質,確保飲用安全,是供水優質服務的基礎和重要保證。
[1]李仰斌,馮廣志,趙競成.農村水利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地位、作用與主要任務.農村水利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C].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20-21.
[2]李遠華,趙競成.“十一五”農村水利發展重點任務分析[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4(11):7-10.
[3]水利部.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規劃(摘要)[J].中國水利,2007(10):1-3.
X954
B
1007-7596(2011)06-0218-02
2011-03-03
臧加倫(1971-),男,黑龍江嫩江人,工程師;陳忠華(1971-),男,黑龍江嫩江人,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