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作信
(臨沂市水利局,山東 臨沂 276000)
水土保持是生態建設的主體,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命線。保持水土,維護生態安全,意義重大,刻不容緩。新中國成立后,臨沂市歷屆各級黨委、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水土保持工作,攔蓄溝道調控水資源,修建梯田保土保肥,成功創造了“山頂防護林戴帽,山坡經濟林纏腰,山下小平原成片,溝道小塘壩成串”的小流域綜合治理模式,在保護生態環境、提高群眾收入、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笆晃濉逼陂g,臨沂市共投入資金2.34億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00km2,治理重點小流域91條。通過治理,土壤侵蝕模數降低了1200t/km2·a,水土流失發生區年減少土壤流失量290萬t,年增加蓄水量420萬m3,年增產糧食53萬t,林草覆蓋度增加1.2%。
臨沂市水土保持宣傳工作緊緊圍繞水保中心任務,內外結合,上下聯動,印發水保信息,常年不斷地通過網站、報刊等新聞媒體宣傳水保工作。《水土保持科普知識讀本》“進課堂”活動得到了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水土保持與生態文明》一書已作為市、縣黨校干部培訓教材。2010年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剛一通過,臨沂市就組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宣傳活動,在報紙、電視臺、網站城區和主要街口電子屏廣泛宣傳水土保持法修訂實施的重要意義,深入解讀新水土保持法的內容和規定,增強全社會的水土保持意識和保護水土資源的主動性,為新水土保持法的實施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為做好“十一五”水土保持工作,臨沂市于2005年對水土流失面積、程度、分布做了一次詳細的遙感普查,并對全市小流域水土保持狀況進行了全面調查,對全市承包33.33hm2以上的民營水保大戶進行了統計,為項目安排提供了第一手的數據支持,做到了因地制宜、因害設防。在弘揚沂蒙山區小流域治理模式的基礎上,臨沂市按照小流域治理“核心區”的理念,抓亮點、抓精品,樹典型,發揮重點工程的示范作用,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平邑縣菠蘿崮、石河等小流域“核心區”治理已見雛形。
“十一五”期間,臨沂市水土流失治理資金缺口達1.3億元。為解決投入資金不足的難題,臨沂市積極爭取國家、省級投入,落實市、縣兩級配套。全市水土保持累計爭取國家投資4000萬元、省投入745萬元,市、縣兩級配套投入1785萬元。同時,各級積極探索新的投融資機制,廣泛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治理,形成了“水保為社會、社會辦水?!钡木置?,涌現出蒼山縣會寶山生態產業合作社等民營水保投入模式。2006年,該市在全國水土保持工作會議上就民營水土保持工作作專題發言,受到各級領導和與會人員的充分肯定。
自199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頒布以來,臨沂市先后出臺了《臨沂市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水土流失防治費收取標準和使用管理暫行辦法》、《臨沂市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批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逐步完善了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執法體系。市、縣相繼成立了水土保持監督執法機構,配備專兼職監督執法人員257人,實施了水土保持監督執法持證上崗制度。2010年4月,該市配合蒼山縣、費縣和沂南縣的水土保持監督執法管理能力試點縣,對全市礦山及工業園區開展水土保持監督專項管理工作,對各類園區項目進行登記排查,集中整治,打開了工業園區的保護壁壘,做到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取得顯著成效。2010年,全市水土保持補償費征收突破1000萬元。通過“兩費”返還等渠道,為7個縣、區配備了監督執法車輛,進一步改善了縣、區水保監管條件。
對照全市經濟社會“十二五”發展目標,臨沂市的水土保持工作任重而道遠,任務還十分艱巨。水土流失面積大、分布廣,治理難度逐年加大;水土保持投入還相對不足。臨沂市將以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水土保持工作,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一是繼續加強水保國策宣傳教育。充分依托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國策教育進黨校、進課堂等活動載體和短信、電視電臺、街口熒屏、網絡、報刊等媒介手段,全面宣傳貫徹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促使社會各界充分認識水土保持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和加快“兩型”社會建設的重要意義,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水保工作的局面。二是加快推進以小流域治理為基礎的水系生態建設。按照“上游以小流域為單元,生態修復、蓄水保土、加強水資源綜合調控,抗旱防澇保收,防治面源污染,中游河道整治,促進人水生態和諧,下游構建濕地生態防護”的總體思路要求,抓好沂蒙山區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打造精品示范區。三是開展水土保持監督管理規范化建設。進一步制定完善水土保持監督管理流程,認真落實“三同時”制度。開發生產建設項目必須編報水保方案,并且經過水土保持主管部門的審批方可立項、開工;嚴格按照審批的水土保持方案收取水土保持補償費;全面開展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工作,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產使用;加大對開發建設項目監督檢查力度,及時糾正出現的問題,對各類違法、違規案件要堅決查處。四是嚴格考核水土保持工作成效。將水保工作納入全市水利改革發展考核內容,逐步加大考核比重。適時組織檢查督導與評比,將評比結果與表彰先進、項目立項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