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雪,楊會賓,汝建軍
(聊城市水利局,山東 聊城 252000)
聊城市水源主要由地表水、地下水和客水組成。地表水資源主要包括徒駭河、馬頰河等,其中流域面積大于10km2的河道近200條,100~300km2的34條,大于300km2的10條。地下水主要包括淺層地下水和深層地下水。客水主要是邊界過境河流,包括黃河、金堤河和衛運河。據測算,聊城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約為11.8億m3,約占全省水資源總量的4%,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07m3,約為全省人均占有量的3/5,不足全國人均占有量的1/10,遠低于國際公認的人均500m3的絕對缺水標準,屬資源性缺水地區。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缺水與發展的矛盾日益凸顯,而現有的水資源也日益受到水質惡化和水源生態系統破壞等威脅,水環境質量持續惡化。水質的惡化不僅加劇了聊城市的水資源緊張,還給人民健康、經濟發展以及生態安全帶來危害,嚴重制約了聊城市社會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能力已接近臨界狀態。因此必須及時采取積極有效的水資源保護措施,以有限的水資源支撐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聊城市污廢水年排放總量約8000萬t。金堤河、漳衛河、徒駭河等受河南、河北上游污水影響,河道污染嚴重。同時市境內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支流河道或用于農業灌溉,造成地表水污染,全年各干流控制河段綜合評價均為劣V類水。污染的水質惡化了水生生態環境,致使水生生物消失、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
聊城市地下水資源可開采量為7.5億m3,而年均地下水開采利用量在10億m3左右。由于地下水的無序開采,已經形成了地下水漏斗區。2008年6月全市地下水埋深大于6m的漏斗面積已達3433km2,占全市面積的40%,漏斗中心地下水位最大埋深達23.37m,致使地表植被生長困難,生態環境受到嚴重影響。
由于降雨量的時空分布不均以及過度開發利用等原因,聊城市河道斷流嚴重。河道斷流致使全市濕地生態與河流健康遭到破壞,大量濕地生物的生存受到嚴重威脅。
近年來,隨著聊城市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開發建設項目日益增多,人為水土流失現象日益加劇,不僅導致了生態惡化,還造成河道淤積,加劇下游地區的洪澇災害。
水源污染,問題在水里,根子在岸上,關鍵是管理。岸上的工業污水、生活污水、禽畜糞便、化肥農藥等污染物大量排入河道水體,超過水體自凈能力,從而導致水質惡化,水體生態系統失衡。為此必須嚴格監控入河排污口,嚴格執行水污染達標排放制度,并建立相應的水污染防治責任制,推行水功能區達標的“一票否決制”。
根據聊城市水資源短缺、時空分布不均勻的現狀,建立一體化的水資源管理與調配制度,切實保障河道生態用水需求,維護河流生態健康。同時逐步推行水資源從供水向需水管理轉變,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紅線,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積極開展節水工作;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紅線,堅決遏制用水浪費;嚴格地下水開發利用管理,實施地下水開采總量控制,加快超采區地下水禁采和限采,加強地下水回灌,逐步改善生態環境。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對水源地進行總體規劃,確定水資源開發利用和水環境保護的總方針,確保生態安全。如根據聊城市徒駭河運河文化風情走廊建設規劃,利用河道兩側的自然地理環境條件,以生態學和環境學相關理論為指導,進行基于徒駭河水環境保護的河道生態環境治理和恢復重建。另外,根據聊城市水土流失現狀制定切實可行的水土保持計劃,提出基于水環境保護的土地利用結構調整模式,大力推廣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以相應于經濟發展與人口增長的速度、強度與規模投入必需的經濟、物質與能量對水源地生態環境加以補償與改良,必要時以工程措施促進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的恢復與重建。
盡快開展水岸帶現狀及河流健康狀況的專項調查,在摸清情況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展水岸帶的生態修復工作。通過恢復河流等沿岸的自然狀態,以保護河流水系的自然生態,并建立水岸帶植被緩沖保護區。同時,加大科技投入,加強污染防治技術及技術應用推廣措施等科學研究,建立科學的水源地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為河流水系水岸植被帶的保護與修復、建設和管理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水源地水環境的改善有賴于水源地生態環境的改善,生態環境的治理和維護必須有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有與之配套的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以及完善的管理體制等。受經濟利益的驅動和認識水平的限制,環境問題往往被人們漠視或引不起大家的足夠重視。應通過多種渠道加強環保知識和環保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使廣大群眾充分認識到水源生態安全的重要性,并在實際生活中養成保護水源、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與行動。
[1] 高廣東,軒華山,玉洪超.聊城市地下水資源保護對策探討[J].地下水,2008(3):24-26.
[2] 張青山.河南省濮陽市地下水資源開發存在問題及對策[J].地下水,2010(5):28-29.
[3] 聶慶林,玉洪超,馮新華.聊城市河流水體污染變化趨勢及防治對策[J].山東水利,2010(6).
[4] 軒華山,高廣東,聶慶林.聊城市引用金堤河雨洪資源研究[J].人民黃河,2010(6):69-71.
[5] 杜琳,高飛,魏慶芬.淺談位山引黃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建設[J].山東水利,2010(6):23-25.
[6] 張國元,許春霞,袁文勝,李玉華.聊城市節水型社會建設思路探討[J].水利天地,2010(1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