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建,劉富堂,宋艷艷
(蒙陰縣水利局,山東 蒙陰 276200)
蒙陰縣是典型的山區縣,總面積1 601.6 km2,山丘區面積占總面積的94%。屬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冬季風為西北風,從10月中旬開始到12月達到全盛期,至4月中旬消失。夏季風為東南風,從6月中旬開始,7月進入極盛期,9月初結束。蒙陰縣屬太陽能資源較豐富區域,年總輻射量504.2 kJ/cm2,年平均日照數2 469.4 h,平均峰值日照射數4.14 h,日照率55.7%。
蒙陰縣蘇家溝風光互補供電提水蓄能節水灌溉工程,是一處集清潔能源開發、高效節水灌溉建設于一體的現代水利示范工程,是水利生態文明建設與水利科技示范重點項目。該風光互補供電提水蓄能系統,主要由點源、提水設備、輸水管道和高位蓄水池等組成,將太陽能電池和風力發電機有機地組成一個系統,有效利用太陽能和風能在能量及時間上的互補性,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陽能和風能進行提水蓄能。該工程實施節水灌溉面積達573 hm2,其中包括蘋果 260 hm2、蜜桃 186 hm2、雜果 127 hm2。
該工程建設內容主要由3部分組成:一是電源系統,即風光互補供電系統,有弦弧式垂直風力發電機、太陽能電池方陣、匯流保護裝置、太陽能及風能充放電控制器、超級能量采集器、太陽能專用蓄電池組、控制柜等組成;二是提水系統,有離網型光伏逆變電源和高性能潛水泵或離心泵、水泵控制器、控制柜等組成;三是輸水管道系統,主要有PE管輸水管道、高位蓄水池、單相閥等組成。
系統主要技術指標:1)提水高差78 m,最大提水量約20 m3/h,一般日均提水量100 m3。2)蓄電系統儲能達到13.2 kW·h,系統平均無故障時間大于1萬h。3)抽水蓄能高位水池容積大于1 000 m3。
根據項目工程區域內的風能資源,選用當前水平軸風力發電最新技術機型,其具有啟動風速低、自動對風向等優點。由3個風葉、輪轂、發電機、機艙、尾翼桿、尾翼、充電控制器和卸荷裝置等構成。風輪直徑為4.2 m,啟動風速小于3 m/s,安全風速大于25 m/s,輸出額定交流電壓220 V,額定功率為2 000 W。風力發電機組由4臺2 000 W水平軸風力發電機組成,形成一小型風力發電場,與太陽能方陣互補發電,滿足提水蓄能灌溉的需要。
太陽能電池的輸出伏安(V-I)特性曲線具有強烈的非線性。在光伏系統中,負載的匹配特性決定了系統的工作特性和太陽能電池的利用效率。為確保太陽能電池供電系統得到最大功率,根據最大功率(MPPT)跟蹤法,必須跟蹤日照強度和環境溫度條件,不斷改變其負載阻抗的大小,從而達到陣列與負載的最佳匹配。
對太陽能電池陣列而言,應按照負載的用電量及技術要求,確定太陽能電池組件的串并聯數。串聯數是由太陽能電池陣列的電壓決定,并應考慮蓄電池的浮式充電、線路損耗壓降等。蓄電池的容量決定了其最大充電電流,該數值再結合負載電流,可決定太陽能電池的并聯數量。
蒙陰縣屬太陽能資源較豐富的區域。根據近20年氣象資料統計,蒙陰縣6—10月份期間連續陰雨天數為4 d,陰雨天與晴天的比例約為4∶3。由于采用風光互補供電方式,光能和風能的貢獻比例設計為7∶3。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功率通過計算可得為84.2 W。
根據蒙陰區域內平均日照強度和日照量,按日累計提水量100 m3,最大提水流量20 m3/h和揚程78 m的設計要求,該工程選用高效270 W轉換效率為15.2%的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組件40只,組成太陽能電池方陣,方陣二組尺寸均為20.0 m×2.0 m×0.04 m,額定工作電壓360 V,額定工作電流30 A。
1)風電控制器。控制模塊由微電腦控制,采用低損耗器件和靜態開關技術,具有獨特的前級斬波卸荷功能、分級卸荷功能和超速自動剎車功能,使發電機和后續電路及負載得到多重保護。其特別設計了同時具備BUCK和BOOST兩種功能的穩壓電路,可在5~75V的超寬電壓范圍內輸出與系統相匹配的電壓值,即使風機在較低或超高的風速下,都可以為蓄電池進行充電,使風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另外,還針對鉛酸蓄電池充電特點,設計了專用充電控制電路,可實現對鉛酸蓄電池的三階段充電智能化管理,大大延長了蓄電池的使用壽命。
2)太陽能充電控制器。太陽能電池的輸出特性隨著光照強度、溫度等自然條件的改變,最大輸出功率點也相應改變。為提高光伏發電效率、降低成本,光伏發電系統必須考慮最大功率點的跟蹤問題。為跟蹤光伏系統的最大功率點,依據太陽能電池的V-I和P-V輸出特性,采用“一點法和雙閉環控制”的思路,采用了大功率智能光伏控制器,其額定電壓DC360V,最大充電電流60 A,太陽能充電輸入4路,具有過放、過充、過壓、過流和短路等保護功能。
3)匯流控制保護裝置。匯流保護模塊是將太陽能電池方陣和風力發電場并接在一起,實現匯流后給儲能裝置充電,各路之間相互隔離,防止電流反串而損毀設備,同時還具有保護功能,能有效地消除系統中的共模和差模干擾。
SL-SNB離網型正弦波光伏逆變電源,是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提水灌溉的專用設備。
逆變電源采用雙MCU控制智能化運作模式。先進的正弦波脈寬調制(SPMW)技術,全橋式純正弦波逆變器設計,諧波失真小;具有變頻軟啟動功能;輸入電壓范圍寬,具有自動穩壓功能;交流旁路設計,維護方便。
1)超級法拉電容。超級電容具有超低串聯等效電阻、充放電方式簡單和超長壽命的特點,設計使用100 F/54 V超級電容作為風力發電的前級能量采集,可大大提高風能利用率和風力發電機的效率。
2)太陽能專用蓄電池。根據超級法拉電容和免維護蓄電池不同的優勢,本次采用250F/54V作為前級的能量采集器,配以高性能的DC-DC開關電源升壓模塊,大大提高了風力發電機和太陽能的利用率。即使在微風或陽光不充足的情況下,仍可將風力發電機和太陽能產生的毫安級弱電流儲存在超級電容中,經升壓模塊將超級電容中電能轉換后,對后級的儲能裝置充電。
1)風力發電風場選擇。風速分布有很強的地形依賴性,不同的地形可加速或阻礙空氣的流動。為獲得較高的風能資源,在利用常規氣象資料計算風力資源的總體資料外,還需結合施工地點,科學選擇風力機安裝場址。
根據現場勘察,蒙陰縣蘇家溝屬于地形復雜的山脊隆升地形和山谷低凹地形。綜合考慮風向、地形等多種因素,將風力發電機、太陽能電池方陣、充電控制器、匯流保護裝置,安裝在山肩的蓄水池附近,通過電纜送至泵房的混合儲能裝置、潛水電泵控制器和電泵。風力發電機組安裝于高7.5 m的鐵塔架頂部、太陽能電池方陣固定在鋼支架上。2)太陽能電池方陣安裝。太陽能電池方陣支架采用三角鐵結構,基礎為混凝土底座,太陽能電池板面向南方,傾斜角為41°。3)潛水電泵安裝。為方便運行管理,在水源處建設小型泵房1處,水泵及有關控制部件均安裝在泵房內。4)風力發電機安裝。風力發電機豎桿為220 mm鍍鋅錐形塔架,管長7.5 m,壁厚4 mm,底座直徑460 mm。底座基礎嵌入堅硬的基巖中,埋入地下不小于1 100 mm。5)其他設備安裝。其他設備安裝應滿足水利機電工程安裝的規范性要求,施工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資質,持證上崗,工程安裝質量符合ISO9001質量體系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