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躍
工程定額是我國承發包計價定額的主要依據,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定額計價對我國工程造價的管理作出了較大貢獻。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企業之間的差異日益明顯,如果繼續采用定額計價,技術管理水平高的企業將無法發揮其優勢,因而他們改進技術管理的積極性比較低,那么繼續用下去將影響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因此,工程量清單計價應運而生,它有利于打破過去由政府造價管理部門統一定價的做法,讓承包商發揮自己的價格和技術優勢,推動競爭,也便于與國際慣例接軌。
那么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工程造價計價方法,清單計價與定額計價最根本的不同就在于清單計價是市場形成價格。工程量清單計價就是招標人在招標文件中列出擬建工程的工程數量表(也稱工程量清單),投標人按工程量表、招標文件要求自主報價,通過評標競爭確定工程造價的形式。雖然工程量清單計價形式上只是要求招標文件中列出工程量表,但在具體計價過程中涉及到造價構成、計價依據、評標辦法等一系列問題,這些與定額預結算的計價形式有著根本的區別,所以說工程量清單計價又是一種先進而且全新的計價模式,這種計價辦法提高了招標投標的透明度和公平性,滿足招標投標法的低價中標要求。符合價格法中“市場形成價格”的規定,能反映出企業個別成本是與國際上通用的FIDIC條款做法相似。
相比于定額計價,清單計價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它的競爭性,清單計價的成功之處就在于引進了競爭機制。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是社會得以前進的動力,在建筑市場同樣需要公平競爭。清單計價的競爭性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
清單計價中人工、材料、機械沒有規定具體的消耗量,投標單位根據自身的生產效率、消耗水平、管理能力以及企業的定額和市場價格信息公開進行投標價,同時“措施項目”一欄具體采用什么措施由投標人根據企業的施工組織設計,視具體情況定價,因為這些工序在企業間各不相同,是留給企業的競爭空間,如模板、腳手架、垂直運輸、施工排水等具體內容都由施工企業自行確定。在這種情況下技術和治理水平高的承包商自然能獲得更多的利潤和機會,同時技術治理水平較低的企業為了生存也必須努力改進,對整個行業的發展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我曾做過的一個項目:烏魯木齊市廣播電視技術中心,合同價款約 3 400萬元,為清單計價工程。在結算工作中我對原始清單做分析研究,對所有施工過程中的變更索賠資料進行落實整理,哪些項目可以重新組價,哪些項目可以調整單價都做了詳細考慮,確保每一項變更合理合法,最終結算價達到4 000多萬元,原本利潤保平的工程項目在清單計價模式操作下,變成了較大盈利的項目,施工企業在允許的競爭空間中獲得了最大效益。
工程量清單計價的本質是要改變政府定價模式,建立起市場形成造價機制,只有計價依據個別化,這一目標才能實現。工程量清單計價分項工程單價一般為綜合單價,除了人工、材料、機械費,還要包括管理費(現場管理費和企業管理費)、利潤和必要的風險費。采用綜合單價便于工程款支付、工程造價的調整和工程結算,也避免了因為“取費”產生的一些無謂糾紛。綜合單價中的直接費、費用、利潤由投標人根據本企業實際支出及利潤預期、投標策略確定,是施工企業實際成本費用的反映,是工程的個別價格。綜合單價的報出是一個個別計價、市場競爭的過程。
良好的市場競爭要求有更多優秀企業的參與,但在當前建筑行業有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在一個地區的建筑大多由本地或周邊地區的施工企業承包,外地企業很難進入。這其中有許多主觀或客觀的原因,但采用定額計價是一個較為重要的因素。以前采用定額計價每一地區都有不同的定額,定額是唯一的計價依據,外地企業由于不熟悉當地的定額,因而投標價會有較大差距,這無形中為它們的進入設置了障礙。清單計價規范中,地方定額作用降低,工程量根據全國統一的標準計算,計價則主要依據本企業的定額,外地有實力的企業進入投標競爭的障礙將會大大減少,參與投標的企業將會有較大增加。2009年下半年,西北地區一家最具競爭實力的路橋建設企業就成功競標獲得湖南炎汝高速公路一個標段的施工。
我們知道業主總是期望其工程價值的最大化,換句話就是實現三大目標的最優組合。而在工期和質量得以保證的情況下,就會追求成本的最小。采用工程量清單招投標,招標人不僅提供圖紙,還要提供工程量清單,清單對于每個企業來說都是共同信息,實行的是企業自主報價,合理低價中標的評標原則,招投標活動透明度增加。讓更多的人參與投標是招標人的利益所在,同時競爭人數的增加使優勝劣汰的規則得以體現,也會給企業提高競爭力的激勵。有利于企業擺脫對定額的依賴,建立起企業內部報價及管理的定額和價格體系,這樣就有效地減少了施工企業之間的不規范競爭。各企業公平競爭,他們會著手投標價的確定以及施工方案的不斷完善,工程招投標中的弄虛作假、暗箱操作也會得到有效遏制。清單招投標,確保了雙方都是贏家,都獲利。
工程量清單計價作為計價體制改革的一項具體措施,雖然不具有強制性,但是一種趨勢,價格體制改革、入世后與國際計價慣例接軌的要求都使得清單計價形式的推廣顯得必要和迫切,建筑產品價格體制不能總是落后于市場經濟體制、違背市場經濟規律。當然工程量清單計價需要一個統一的規則,但其基本思路是一致的。造價管理部門、各計價主體都要了解、掌握、運用這種計價形式,盡快建立、完善市場定價的運行機制,使工程量清單計價盡量做到量準價實??傊?,工程量清單計價,有利于企業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企業技術進步,從而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充分發揮市場中競爭和價格的作用,對規范建筑市場秩序,起到了治本的作用。
實現工程量清單有利于實現從政府定價到市場定價,從消極自我保護向積極公平競爭的轉變;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后,工程造價的管理以量為主體,有利于實現風險合理分擔。工程各方參與者假如能在實施清單計價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種計價模式將會對行業的發展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1] GB 50500-2003,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S].
[2] 賈 薇.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投標策略和風險防范[J].山西建筑,2009,35(9):261-262.
[3] 付紅陽,溫道云.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3(8):56-67.
[4] 翁志堅.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分析和對策研究[J].建筑經濟與治理,2001(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