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云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建筑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然而,由于建筑行業牽涉面廣,其生產過程中人員流動大、工種多,管理復雜,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等特點,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安全隱患,建筑安全事故也因此成為繼道路、煤礦事故后第三大事故源。建筑工程安全事故也對建筑企業的經營成本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不利于企業健康發展。因此,加強施工企業安全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1)施工環境的影響,建筑施工場所一般多發生于露天環境,環境復雜、高空作業、特種設備作業等高危險因素多。自然環境的影響也是安全事故發生產生極為不利的因素,高溫、大風、嚴寒、降雨等惡劣自然氣候使安全事故頻頻發生。工程現場環境如光線不明,視線不暢,通風效果差,物料及器材工具擺放雜亂,道路不通暢等都會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
2)施工人員操作行為不當引發安全事故。在施工過程中,大量的勞動力聚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技術水平、工作能力、安全意識等觀念不一;各工種交叉作業,互為干擾,不遵守安全操作守則,任意而為;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薄弱,更缺乏有效管理,各級管理人員安全責任分工不明,缺乏責任心,對待事故發生抱有僥幸心理等各種因素都將對安全事故的發生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3)缺乏有效管理是造成安全事故發生又一重要原因,事實證明,多數的安全事故發生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管理責任,缺乏管理也是事故發生的根源。完善有序的管理是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有力武器之一,包括人員管理、設備管理、制度管理等。
4)機械設備維護不當,處于不安全狀態。對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不當,缺乏責任意識,設備只用不管,防護裝置形同虛設,機件老化不換等等,工地現場防護設施搭建不規范,甚至亂搭亂建現象嚴重,防護網破損嚴重等,都將對人員安全產生嚴重影響。
5)安全防護經費投入不足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之一。雖然在工程預算時都有一定的安全文明施工費,但是實際上這些費用往往被消減,或者克扣,造成安全保護用品質量差,數量少,起不到安全保護的作用。
6)工地現場水電管理不到位,在施工過程中,由于用電發生的事故也在逐年增加,電箱及線路缺少防護裝置,電器設備安裝不到位,有的未接地接零或缺漏電保護,電線老化、破皮、隨意牽扯等都將導致事故的發生。
7)消防設施缺少,不熟悉正確的消防設施使用方法,未經過嚴格的消防安全培訓或達到合格消防安全人員的要求,一旦發生火災,只能是望火興嘆,束手無策,導致事故發生延續。
8)政府監管、懲罰力度不夠,部門責任不清,造成了能管的部門無處罰權,而有處罰權的卻無法監管。
9)趕搶工期也是造成事故頻發的原因,有的項目往往只顧趕工期搶進度,最終導致了基層施工人員的安全防護意識降低,導致事故發生。
1)加強安全法規教育,嚴格按照《安全生產法》《勞動法》相關法規實施工程施工,總體控制安全事故的發生。結合工程項目的特點編制各項安全技術措施,對特殊作業(如深基坑、涵洞作業、起重吊裝、模板支撐、人工挖孔樁、臨時用電等)還需要編制各單項安全施工組織設計及安全防御方案,并按程序經審核批準。
2)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工作,用工單位必須對所有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對特殊工種進行操作規程和技術規范認證,實行持證上崗,沒有取得合格的操作許可證,不得從事相關技術操作。開展以安全檢查標準,增強安全技術規范為內容的考核制度,以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從源頭上解決安全事故發生的各種因素。施工人員要努力提高自我防范意識,明確自身的崗位職責,對不屬于或不熟悉的工作不可以擅自操作。
3)加強各項管理制度的制定實施,對項目負責人及相關執行人員,分清管理責任,落實到人,實行層層監管,實施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從施工人員進場自防開始,嚴格安全帽、防護服、防護靴、安全帶等防護裝置的佩戴,從小組安全監管到工地安全人員巡查,層層管理,堅決將安全事故的發生消滅于萌芽狀態。
4)加強安全生產檢查力度,從政府各監管部門到施工企業內部安全監管部門,實施強有力的安全檢查措施,具體到建筑工程、電氣、施工機械、消防等領域檢查,并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和安全督察員共同不定期自檢,防患未然。
5)加強機械設備的維護管理,設備充分保養,強化防護裝置,對于設備的管理實行專人專護,對操作人員實行持證上崗,杜絕違章操作。
6)切實保障安全防護經費的執行情況,必要時增加安全防護經費,以確保防護用具的更新、到位,起到安全防護作用。對于克扣經費的單位及個人要從嚴處罰,對于施工人員防護用具的佩戴要嚴格要求。
7)規范工程現場用電,實行專人專護管理。水電工持證上崗,重視“三級配電二級保護”和落實“一機一閘一漏一箱”,規范使用各種電力設施,注重防外電保護。
8)落實消防設施的配備及安裝情況,不定期進行消防安全培訓,實施安全防護預案,施工前根據現場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防護預案,隨時做好處理可能出現的安全事故的準備。在工地現場各醒目位置設置安全警示標牌等設施。
9)加大各部門監管力度,施工企業不定期實行自我監管,防患于未然。對于檢查出的問題要現場解決,對于責任人要做出嚴肅處理,并及時加以改進。
安全事故的發生雖然有著其偶然性,不可以完全避免,但是通過切實可行的預防措施,完全有能力去預防去控制它的發生,及時消除安全隱患,最大限度的消除其對人身安全的傷害,降低事故發生造成的各種損失。加強各部門安全監管,加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增強其安全意識,通過全方位的共同努力,千方百計預防事故的發生,使施工企業能夠健康有序的發展下去,為社會經濟建設做出高效服務。
[1] 劉志豐,胡 林,程華清.淺析施工現場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09,35(7):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