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里
因城市軌道公司所施工的暗挖隧道多處于淺埋、地表建筑物較多、圍巖情況復雜不穩定、地下水豐富、施工難度大、安全事故多發段。本文結合規范要求和隧道施工方面的經驗,提出了暗挖隧道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勞保用品包括工作服、安全帽、安全帶、勞保皮鞋、高溫手套、帆布手套、口罩、面罩、雨衣、膠靴等。
1)隧道開挖前就必須考慮隧道通風的問題,選用合適型號功率的通風機十分重要,必須保證隧道里面的通風,防止空氣流通不通暢引起的安全事故和職業病危害(主要是塵肺病)。通風機安裝后必須保證機械設備的完好性。
2)隧道必須有充足的照明措施。一般采用每 15m設置一照明燈,每 30m設置一應急燈以備停電使用,電工要加強巡查和監控來保證照明燈和應急燈的完好性。
3)隧道施工臨時用電必須按照JGJ 46-200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要求安裝規范。
保證豎井樓梯設置的質量,坡度、踏步寬度等要考慮周全合理,樓梯做好防護網,確保不留一個死角,防止發生墜落。并做好安全出口導向牌,保證導向清晰醒目,各種標識牌需經常維護,損壞要及時更換。規劃好安全通道,安全通道范圍內嚴禁堆放物料和機械,必須保證安全通道暢通,及時清理阻礙安全通道所有東西。
1)爆破采用導爆管非電毫秒延期雷管分段引爆;起爆藥包的裝配必須在洞口 50m以外加工房進行,并由經過專業培訓持有爆破操作合格證的專職爆破工攜送進洞。
2)加強對爆破作業的安全管理,制定嚴格的安全檢查制度(尤其是對裝藥量的控制),設立專職的安全檢查人員,一切爆破作業必須經安全檢查員檢查簽字后才能實施。
3)爆破作業要統一指揮。每日放炮的時間、次數要根據施工條件有明確規定,放炮的信號要統一,并要讓隧道作業人員都清楚。
4)進行爆破時所有人員撤至不受有害氣體、振動及飛石傷害地點。在特殊的地段設置護欄等特殊防護措施,以防飛石對其他工程部位和施工機械的損壞。
5)在兩個開挖面距離 200m內時,爆破必須提前一個小時通報,以便另一頭作業人員撤離險區。
6)爆破必須經過通風排煙后,15m in以后檢查人員方可進入工作面檢查,檢查有無瞎炮或可疑現象,有無殘余炸藥或雷管,頂板及兩幫有無松動石塊,支護有無松動和變形。
加強火工品的管理,特別是火工品庫房安全、賬物相符和領用退庫情況,以及庫房設置是否經過地方公安部門審批、庫房管理人員是否持證、人數是否滿足要求,火工品庫房是否超容存放,各種壓力容器是否經過檢驗合格、存放是否符合要求等。
1)錨桿施工安全措施。為了錨桿施工的安全,應加強觀察,及早發現危險征兆。為防止因地下水的影響使錨固用的材料流失,得不到足夠的錨固力,從而導致因錨桿滑脫造成的人身事故,應指定專人,定期檢查錨桿抗拔力。
2)注漿施工安全措施。在注漿作業開始前和結束后應認真檢查、清洗機械管道和接頭,經試壓運轉方可正式作業。當發生堵塞管路時,應在消除壓力后方可拆卸和維修;注漿人員必須按規定佩戴防護用具(膠皮手套、防塵口罩、防護面罩、眼鏡等)。
3)噴射混凝土施工安全措施。a.在噴射混凝土作業開始前,仔細檢查圍巖受噴面,徹底清理危石;b.根據噴射方式(濕噴)、混凝土配合比等條件,采用合適的降塵措施,控制空氣中粉塵的含量。對從事噴射作業的人員,定期進行健康檢查;c.進行噴射作業時,必須佩戴防護用具(膠皮手套、防塵口罩、防護面罩、眼鏡等);d.當拌合機設在洞內時,應對拌合機以及其他機械的回轉部分予以覆蓋,防止產生卷夾傷人事故。必要時,應在拌合機所在位置附近設置集塵機,搞好局部空氣凈化;e.在開始噴射作業前,應由專人仔細檢查管路、接頭等,防止在噴射時發生因軟管破損、接頭斷開等引起的事故;f.當采用人工噴射時,應配備輔助噴射支架,防止在發生管路堵塞時因噴嘴劇烈振動而引起的危害。當轉移噴射地點時,必須先關閉噴射機,在噴嘴前方不得站人;g.在處理管路堵塞時,噴頭應有專人看護,以防消除堵塞后噴頭擺動噴射傷人;h.為避免供料、拌合、運輸、噴射作業之間的干擾,建立各工序之間聯絡信號和聯絡方法。噴射作業應由班組長按規定的信號、方法進行指揮,防止因噴射手和機械操縱人員聯絡不佳造成事故。
4)鋼架施工安全措施。在進行鋼架的頂部連接作業時,高處作業較多,故作業人員應佩戴安全帶。所采用的升降設備(作業工人站立的臺車等)應備有扶手或欄桿。
洞內運輸根據斷面的大小采取有軌和無軌運輸。運輸車輛必須嚴格按照規范限速行駛,在各路口必須鳴笛提醒車輛和行人。保證照明能及時發現障礙物及來往行人,防止發生車輛傷害,確保行人和車輛安全。垂直運輸采取的井架提升設備必須保證質量,首先要到相關部門進行報裝備案,有相應出廠合格證和檢驗合格報告,確保井架提升設備質量和設備的完好性,防止發生設備傷害。井架操作司機和司索工必須持證上崗作業,司機操作與司索工協調作業。做好設備維修保養工作,鋼絲繩、掛鉤等主要構件要經常進行檢查。
許多隧道里面發生的火災事故都是由于防水板、盲管引起的。為防止火災事故發生,應做到:
1)需要配備足夠的消防設施(主要有滅火器、消防水管等);
2)加強對防水板、盲管的管理,合理配置,隧道里不要放太多防水板、盲管等易燃易爆物品;
3)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的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落實到位。
1)根據通過模板臺車內部車輛的限界,加適當的安全富余量,以確定模板臺車內部的凈空尺寸。大型車輛在調車人員指揮下通過模板臺車。此時,在臺車內部作業的人員應回避,不得站在模板臺車內部;2)模板臺車上應有足夠的照明設施;3)灌注二次襯砌混凝土的作業人員應站在穩定的腳手架上,并佩戴安全帶;4)應防止異物混入混凝土料斗中,當有異物進入料斗中時,首先應使機械停止運轉,然后方可取出異物;5)當泵送混凝土的管路、接頭發生堵塞時,首先應消除管道中的壓力,然后拆卸接頭,進行疏通作業。此時,在接頭前方(依混凝土壓送方向確定)不得站有其他作業人員。
購買合格的氣體檢測儀,氣體檢測人員戴好防毒面具,做好相關防護措施,每天經常對隧道內氣體進行檢測,做好氣體檢測記錄,發現異常通知相關人員撤離。
1)采用TSP系統、物探和水平鉆探的方法,做好超前地質預報,根據預報地質情況,提前制定方案,慎重施工。
2)對于可能出現大涌水的地段,預打超前探水鉆孔,探測涌水大小、流速和規模,宜排不宜堵,可用暗管、涵洞、小橋等設施渲泄涌水。
3)斷層破碎帶施工除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外,還必須采取一系列的預加固措施,如預注漿、超前錨桿、插板、管棚等輔助措施。
4)在巖溶地段施工爆破時,應盡量做到多打眼,打淺眼,并控制藥量。
5)施工中對溶洞頂部經常檢查,及時處理危石。當溶洞較高且頂部破碎時,應先噴混凝土加固,再在靠近溶洞頂部附近打入錨桿,并設置鋼筋網和支架。
操作人員在工作中不得擅離崗位,不得操作與操作證不相符合的機械,不得將機械設備交給無本機種操作證的人員操作。操作人員必須按照本機說明書規定,嚴格執行工作前的檢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觀察及工作后的檢查保養制度。
1)消防系統的完善。主要配備的消防器材有滅火器、消防帶、消防水槍、防毒面具等;
2)預警系統齊全到位。預警系統主要形式有吹口哨、擴音器喊話、報警燈報警系統等;
3)配備足夠的通信系統用于應急報警。主要是安裝固定電話,每 300m設置應急電話交換機和配備對講機;
4)應急照明系統的完善。主要應急照明系統有正常照明、應急燈、手電筒、反光背心等;
5)救援逃生系統完善。下井翻牌登記制度或者打卡制度落實到位,應急救援系統人員和應急物資的保障;逃生線路標識反光材料清晰并保證暢通,以及急救站建立和應急藥品的準備、醫院聯系等。
[1] JGJ 46-200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S].
[2] JGJ 59-9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S].
[3] JGJ 33-2001,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S].
[4] JGJ 88-92,龍門吊及井架物料提升機安全技術規范[S].
[5] JGJ 80-91,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