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君
(膠州市水利局,山東 膠州 266300)
近年來,膠州市水利局緊緊圍繞新時期治水思路,勇于探索,努力實踐,逐步形成了“注重四個預防、控制三個節點、完善四項措施”的水政執法新模式,開創了水政執法工作新局面。
1)注重宣傳教育成效,從根源上預防水事違法案件發生。大力組織開展水法規宣傳,通過發放宣傳畫、宣傳品,在電視、報紙上進行報道,在廣場、商業區設立宣傳板、咨詢站、懸掛標語,開展“水法進校園、進農村、進社區”等活動,使人民群眾的水法制意識逐步提高,水政執法環境逐步改善。2)構建三級防控體系,從體制上預防水事違法案件發生。2007年以來,膠州市構建了由市委、市政府協調、市政法委領導、水利局實施、公安和鎮村參與、齊抓共管的三級防控運行機制,完善專管和群管相結合的工作格局,不定期組織召開沿河村莊“兩委”干部、群眾代表座談會,察民情、聽民意,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形成了群防群治的治理合力。3)成立鄉鎮級砂石管理機構,從最基層預防水事違法案件發生。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在違法采砂行為多發的鄉鎮建立沙石管理機構,有效開展預防工作,把違法行為遏制在萌芽狀態。4)引入紀檢監察機制,從黨紀上預防水事違法案件發生。針對部分村支部書記利用職權從事涉水違法活動的現象,積極爭取市紀委的大力支持,要求村支部書記定期向市紀委報告本村情況,對涉案的村支部書記嚴肅處理,在基層組織中形成了極大的震懾力。
1)控制時間節點。每年冬春之交是水事違法活動的多發期。2009—2010年,膠州市均組織開展了春季水事違法行為專項整治活動,使水行政執法工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控制地域節點。近年來不法分子逃避打擊的能力有所增強,利用邊界區域管轄權問題規避水政執法管理的現象頻頻發生,水事違法活動多發于河道密集的鄉鎮和縣市交界區域,執法部門注重控制這些節點地區,使執法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3)控制人員節點。據調查,水事違法活動當事人中社會閑散人員所占比例極大。對此,爭取膠州市政法委和公安部門的支持,建立內部檔案,由公安部門對重點人員進行控制,必要時予以治安及刑事處理,有效避免了水事違法行為的發生。
1)強化組織領導。成立由水利、公安、城管、國土、交通等部門以及違法行為發生地人民政府組成的綜合治理違法活動領導小組,共同研究工作計劃,明確分工,落實責任。2)切實加強隊伍建設。采取集中教育和日常學習相結合,重點教育和全面提高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對水政執法人員的培訓、學習,并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組織開展了以執法實務為主要內容的業務培訓,使隊伍戰斗力明顯提升。3)全面推行執法責任制。將執法責任落實到個人,簽訂執法責任書。并以責任區為單位,量化管理目標,細化管理責任,實行“管理責任倒查”和“重大責任追究”制度,使層層感到有責任,人人感到有壓力,大大強化了執法監管人員的責任意識。4)主動強化自身監督。不斷加強內部執法監督體系,明確了監督檢查的內容、方式、整改程序等。開展和推行社會監督,公布監督電話,定期組織召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監督員、新聞媒體等參加的約談會,真正做到執法為民,在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同時,促進了水政執法行為的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