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治國
侯馬市地處臨汾盆地南端,東與曲沃為鄰,西與新絳接壤,南靠紫金山與聞喜相連,北隔汾河與襄汾相望。土地總面積220 km2,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山西南部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處于我國隴海交通干線歐亞大陸橋中樞部位,境內鐵路、高速公路、一、二級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隨著區位優勢的突顯,新興產業——冶煉行業迅猛發展,近年來已在市區北部形成了侯北工業園區,包括有色金屬冶煉、水泥制造等近二十家企業。這些企業除每年為財政上繳利潤,給社會創造財富的同時,也給自身和周邊環境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解決、減緩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受到普遍的關注。而景觀綠化既可以減少污染又能起到降低噪聲、防風固沙的功效,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隨著世界經濟指數、人口和人們平均消費水平的迅速提高,全球氣候開始變暖、能源需求緊張、環境污染加劇。1991年,由世界自然保護同盟、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共同發表了《保護地球——可持續生存戰略》。近年來,我國也大力倡導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國家啟動六大造林工程、生態環保工程,山西省五大造林工程也正式啟動。由此可以看出,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身邊增綠、見縫插綠、創建園林企業、園林單位和園林城市的重要性。
我們知道,綠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并具有濾毒殺菌、凈化空氣、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等功能。試驗表明,每平方米草坪每小時可吸收1.5 g二氧化碳,每公頃垂柳在生長旺季每月可吸收10 kg二氧化碳。噪聲通過枝葉繁密的綠化帶比通過等距離的空曠地要減少6 dB。此外,園林樹木含有多種揮發性有機物質,能夠殺死部分細菌。據計算,每公頃松柏在24 h內能分泌60 kg殺菌素。依據近年來對侯北工業園污染區域綠化種植結構的調查研究,發現應主要針對以下幾大污染進行綠化設計和施工。
有色金屬冶煉、水泥等工業在生產過程中常常排放或逸出各種有害于人體健康、植物生長的粉塵、煙塵、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物質,使空氣、水、土壤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這些在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和管理條件下還不可能杜絕。燃燒石料產生的二氧化硫遇水形成硫酸霧與雨雪。酸雨被稱為空中“死神”,它使土壤、河流酸化,影響降雨,直接作用于植物,對植物器官產生腐蝕性危害。植物上附著煙塵顆粒,影響植物蒸騰作用和光合作用。煙塵顆粒含有溶于水產生酸性的物質,經雨水沖刷,進入土壤產生腐蝕性作用,改變土壤理化性質。高大廠房建筑、管道、皮帶、廊架等傳輸設施遮擋陽光,影響植物光合作用。2008年4月初,在匯豐水泥廠粉塵顆粒較多的區域發現栽植兩年的側柏長勢不良,有的甚至不能萌發新芽而枯死。因此在這些廠區宜栽植自身抵抗力強,且起到抑制空氣惡劣的對應樹種。
噪聲在60 dB以上就可以干擾人們工作,95 dB~100 dB就影響人們聽力。侯北工業園區某些高爐等設施周圍噪聲已完全影響聽力,而植物和防護林可顯著降低噪聲。因此,在噪聲強的區域應選擇生長迅速、抗污染能力強、樹冠矮、分枝低、枝葉繁茂的灌木與喬木間植,形成多層次的混交樹群,吸納噪聲,降低噪聲的強度。宜選用大葉黃楊、連翹、石榴、小葉女貞、紅葉李、木槿、紫藤、櫻花、蜀葵、檜柏等與刺槐、泡桐、榆樹、懸鈴木、白蠟、梧桐、冷杉、云杉等喬木間植。
侯北工業園區各廠區基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熱污染問題。2008年,中華寰達焦化廠傳輸軌道周邊草坪在4月中旬還是一片枯黃,而距離焦化廠傳輸軌道較遠的地方草坪綠意盎然。熱污染致使某些本地植物生長態勢減緩,甚至死亡,同時也改變了本地樹種的生長周期,但是也為南方樹種提供了必需條件。因此可選用能吸收大氣污染物、緩解熱島效應的喜陽植物,如毛白楊、饅頭柳、火炬樹、臭椿、國槐、刺槐、白臘、法桐、銀杏、欒樹、千頭椿等。
總結以上談到的污染特點,工業廠污染區域在綠化設計及綠化施工中應遵循的原則可簡要歸納為幾點:
1)樹種選擇——適地適樹是關鍵。a.要適地適樹,選擇鄉土樹種。選擇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的樹種,尤其是對有害物質抗性強或凈化能力較強的樹種。b.要注重樹種配置。樹種選擇要注意速生和慢生相結合,常綠樹和落葉樹相結合,喬木、灌木相結合的原則,以滿足近遠期綠化效果的需要,冬夏景觀和防護效果的需要。c.選擇抗性強、耐瘠薄的樹種。沿海的工廠選擇綠化樹種要有抗鹽堿、耐潮、抗風、抗飛沙等特性的樹種。d.選擇病蟲害較少易于管理的樹種。2)種植結構——復層綠化種植結構。要充分利用土地,選擇多種植物,追求綠量最大化。宜選擇復層綠化種植結構,形成喬木—灌木—地被結構模式。這種結構便于因地制宜栽種植物,充分利用綠地中光照、水濕、溫度、土壤肥力、酸堿性等方面的生態條件,形成綠化植物多樣性的基本條件,有效地防治多種環境污染因子,全面保護環境,減少污染。喬、灌、藤、草多層混交,更近似自然群落融合一體的較穩定的植物群落,有利于植物自身的生長,還可以有效地降低過大的風速,形成微風,從而對許多生態因子起到有益的輔助作用,防止大風對植物生長所必需的濕度、溫度等生態因子的破壞作用。提高了葉面積指數,從而提高了綠地凈化污染、減弱噪聲、改善氣候、保護環境的綜合效益。3)種植形式——主要采用環廠林帶的模式,可采用間距2 m×2 m密植型多種樹種進行2層~3層環廠林帶的栽植,每層林帶寬度不小于10 m,其他模式根據實際條件靈活選擇。
[1]黃 波.淺論園林綠化工程施工技術[J].山西建筑,2010,36(26):34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