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平
DAI Jian-ping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100050
Tianta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0, China
值此本刊創刊1周年以及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我謹代表編委會和編輯部全體同仁向為本刊作出貢獻的朋友們以及關心本刊發展的廣大讀者致以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祝福!
回首2010年,《磁共振成像》雜志剛剛誕生,在衛生部、中國醫院協會的指導和海內外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下,本刊組織刊發了一系列海內外磁共振成像前沿論文以及普及和規范磁共振檢查的講座等共計100篇論文,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并被國內外重要相關數據庫收錄。也許大家還不知道,以上成績的取得凝聚了成百上千人的心血!每當收到一封海內外專家的建議信、每當收到一份認真填寫寄回來的讀者調查表、每當收到一篇專家來稿、每當收到一份翔實的同行評議意見、每當收到作者對修改意見的認真回復……,編輯部都認真總結分析、及時采納合理化建議、不斷探索優化期刊內容、提高選題策劃能力,所以說本刊是廣大作者、讀者和編者共同努力的智慧結晶。面對讀者朋友們的無限熱情和期待,我們打造國際品牌期刊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也更重了;在未來的日子里,本刊將按照“引領學術前沿、規范診斷路徑、普及磁共振技術、提高診治水平”的方針努力為讀者提供MRI學術大餐。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本刊2010年的欄目在悄然增加,這是我們聽取讀者意見進行的大膽嘗試和探索。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世間惟有“變化”是永恒的,正如2500年前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所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磁共振成像技術在不斷發展,廣大讀者的需求在不斷變化,期刊國際化發展要求也在更新,所以,雜志的欄目內容也必須緊跟讀者的需求,不斷作出創新。但是,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無論怎么變化,本刊 “一切為了讀者”的理念是永遠不變的!
磁共振成像技術被人們認為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從1944到2003年,從事磁共振研究的學者五次獲得了諾貝爾獎,這足以說明磁共振成像技術發展之快、影響之深。磁共振成像設備磁體和序列等在不斷優化,應用范圍也在逐步擴大,因此,磁共振成像臨床工作者應該不斷探索、努力鉆研專業知識、提高創新意識,為患者提供更優質服務,為世界磁共振成像技術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2011年我們精心為讀者準備了6期精彩內容,本刊第1期特邀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兒科學組組長朱銘教授幫助組織了胎兒、兒科MRI專題,接下來的幾期內容同樣精彩,希望讀者朋友們開卷有益。
2011年是充滿機遇與挑戰的一年,面對新的挑戰,我們斗志昂揚,讓我們抓住機遇在不斷探索中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