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大勇
作者通聯:錦州石化公司設備研究所 遼寧錦州市古塔區重慶路一段2號 121001
E-mail:sdy1972@126.com
大型三相異步電機廣泛應用于大型工礦企業,電機運行中常見輕重不一的氣隙不勻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電機零部件的加工精度不高、裝配尺寸存在誤差以及機殼變形等。輕微的氣隙不勻對電機不會造成大的危險,但比較嚴重的氣隙不勻就會影響電機的性能,引起很大的機器振動,更嚴重的氣隙故障會引起電機的定轉子鐵心和繞組的損壞甚至發生“掃膛”等故障。因此,如果電機發生此類故障時,要及時處理解決。應用振動頻譜分析可以比較容易地判斷電機氣隙不勻故障,但應注意與不對中故障相區分。以下介紹一起電機氣隙不勻故障的分析與處理過程。
錦州石化公司二熱電車間一臺多級離心泵,由鼠籠型三相異步電機驅動,電機型號Y500-2,功率1800kW,額定轉速2985r/min,電機與泵采用直聯式聯軸器剛性連接。在檢修后開機時振動突然變大。尤其是電機振動更為顯著,并且伴有周期性嗡嗡的聲音。用Enpac2500雙通道實時頻譜分析儀采集了電機和泵的振動值,發現聯軸器兩側的振動值最大,達到7.14mm/s,各測點的振動值見表l。采集電機振動頻譜時,分析儀最高分析頻率設置為1000Hz,譜線數為400線,采用加速度傳感器在軸承座上直接采集。
對采集到的振動頻譜進行分析,電機內側垂直方向的振動頻譜(圖1)振動分量主要集中在50.02Hz和100.07Hz處,其余各頻率振動峰值很小。因為最初認為電機額定轉速為 3000r/min,旋轉頻率為3000/60=50Hz,所以分析認為振動頻譜50.02Hz為電機的旋轉頻率,100.07Hz為電機2倍旋轉頻率。并且2倍旋轉頻率振動峰值大于旋轉頻率處的振動峰值50%以上,此為典型的不對中故障頻譜,因此建議復查電機與泵的對中情況。但是經過復查找正,各項找正數據均在標準范圍之內。重新開機后,電機振動依舊很大,振動頻譜與第一次基本相同。由于找正并沒有使振動值達到正常范圍,為了進一步確定振源,采用了Enpac2500雙通道實時頻譜分析儀的測相位的功能,對機組各測點進行相位測量(表l),電機與泵各測點同向的相位差并沒有在180°左右,因此排除了振動為聯軸器不對中所致。

表1 各測點振動值及相位

圖1 電機內側垂直方向振動頻譜
進一步分析時發現電機額定轉速2985r/min,電機旋轉頻率49.75Hz,2倍旋轉頻率應該是 99.5Hz,而不是 100Hz。且100.07Hz更為接近100Hz(2倍的電源頻率),由此推測,第一次的振動頻譜采集譜線數設置過低,導致頻譜的分辨率過低,致使2倍的旋轉頻率與2倍的電源頻率的振動峰值混疊在了一起。因此,對采集定義重新設定,最大頻率設置為1000Hz,譜線數增大到3200線,采用同樣加速度傳感器在軸承座上直接采集。

圖2 電機內側垂直方向的振動(細化頻譜)
對采集到振動細化頻譜(圖2)進行分析,發現100.07Hz處的振動峰值分解成99.53Hz和100.07Hz兩個振動峰值。99.53Hz為2倍的旋轉頻率,100.07Hz為2倍的電源頻率 (電源頻率為50Hz),99.53Hz處的振動分量只有0.026mm/s,而100.07Hz處的振動分量達到了7.14mm/s(依據ISO 10816—3振動標準,最大振動允許值為7.1mm/s)。可見,真正的振源頻率為2倍的電源頻率,由此可以判斷為振動和嗡嗡聲是由電機的氣隙不均勻引起。
引起電機氣隙不勻的原因有很多,但該電機在檢修以前振動是正常的,而且沒有嗡嗡聲,檢修之后才出現了上述情況,因此判斷問題出在了檢修過程中。在排除了因軟腳造成機殼變形之后,仔細核查電機的檢修記錄,電機在檢修時兩側均更換了新型的軸瓦,除此之外,電機沒有進行其他改動。此時,判斷造成電機振動增大的原因可能是軸瓦安裝過程中間隙有問題,電機兩側同軸度沒有達到標準要求,造成電機前后軸承不在同一直線上,轉子與定子同軸度偏差過大,導致電機氣隙不勻,振動增大,電流超標,并伴有周期性的嗡嗡聲。對電機兩側的軸瓦間隙進行復查,發現內側軸瓦間隙為0.04mm,外側軸瓦間隙為-0.05mm,均超出裝配標準(按制造廠規定一般要求球形軸瓦為±0.03mm)。重新按照標準要求進行裝配,開機后電機運行正常。
(1)在對電機進行振動頻譜分析時,當分辨率比較低,無法辨別振源時,要盡可能的增加譜線數(譜線數應當不低于3200線),或者通過測相位的方法進行辨別。否則,很容易將氣隙不勻故障誤判斷為不對中。
(2)在進行設備故障診斷時,不能僅僅依靠振動頻譜分析,要盡可能的多搜集相關設備信息,相互結合進行綜合判斷。
(3)要嚴格按照檢修作業規程進行操作,保證加工零配件精度,裝配精度,才能避免故障的產生。
1 沈慶根.化工機器故障診斷技術.浙江大學出版社,1994
2 虞和濟.設備故障診斷工程.冶金工業出版社,2001
3 盛兆順.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技術及應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