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桂梅
產后排尿困難和尿潴留是產科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尤其是第二產程延長和器械助產的產婦發生率更高。一旦發生,充盈的膀胱影響子宮收縮造成產后出血,留置尿管不但給產婦增加了痛苦和不便,而且增加感染機會,嚴重者更是會造成腎積水和腎盂腎炎,極大的影響了產婦的身心健康。一般藥物治療對產后尿儲留的效果欠理想,筆者在臨床上采用超短波治療婦女產后尿潴留及產后尿失禁,均取得了滿意療效[1]。
1.1 一般資料 患者均為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之間我院婦產科的產婦發生的產后尿儲留病例,平均年齡27.3歲,平均孕周39,其中第一胎38例,第二胎12例,在排除了精神障礙性方面的疾病,嚴重的內科合并癥,泌尿系統的器質性疾病,以及嚴重的產道和尿道損傷等引起的合并癥后,產后4~6 h不能自行排尿的,膀胱明顯充盈,經會陰沖洗、聽流水法、小腹按摩熱敷療法、肛門注入開塞露等物理療法無效者。
1.2 方法 產婦在膀胱充盈的情況下,取舒適的平臥體位,勿需暴露治療部位(可將所著衣物計算在輔墊之中),超短波選用波長7.7米,頻率38.96MH2,電極放于患者膀胱位,對置(需注意的是:電極不能直接接觸皮膚,電極與患部之間用干毛巾和棉墊隔開),取微熱,治療時間為20 min。在高頻電場的作用下,機體中的分子降離子將在其中平衡位置劇烈振動,同時相互摩擦產生熱效應,使機體的表層和深層組織都能較均勻地受熱,從而起到治療作用。
一般于超短波治療后,5~30 min能自解小便,遲者需要60~90 min的時間,首次排尿量在300~500 ml的為有效,以后在1~2 h內可繼續有便意,排尿量大約在300 ml以上,24 h內即恢復正常的排便功能。50例患者經治療后的情況見表1。

表1 50例尿儲留患者在超短波治療后排尿情況(min)
30 min內首次排便者為33例;60 min內首次排便者為10例;90 min內首次排便者為4例;120 min內首次排便者為3例。將30 min內顯效者視為敏感,60 min內顯效視為中度敏感,90 min內顯效者視為有效,120 min者視為無效,總有效率達90%。
3.1 產后尿儲留主要是因為分娩時,第二產程延長,胎兒較大,難產造成膀胱及尿道過度受壓,導致膀胱黏膜水腫、充血、腹壁松弛、肌張力降低、對膀胱內壓敏感性下降;會陰切口疼痛、以及不習慣臥床排尿等重要原因,容易出現殘余尿增加;患者產后疲勞,精神緊張,害怕疼痛等因素,也使產婦產后不愿意排尿,以上所述均是導致產婦產后尿儲留的主要原因[2]。
3.2 超短波治療機理 超短波治療儀是利用電容式電極所發出的高頻電場的電能來進行治療的理療儀器,具備電場強、熱度均勻、輸出穩定、散熱良好等優點。由于超短波作為生物效應能量,使組織內極性分子隨著超短波頻率高速振動,其中離子所帶的膠狀粒隨超短波產生熱能,因此可利用超短波的這一原理,對患者下腹部進行透熱療法。通過溫熱的良性刺激,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營養狀態,提高新陳代謝以利于炎癥的吸收和消退,對于黏膜水腫的膀胱平滑肌有很大的作用。且超短波有一定的局部止痛作用,使側切后的疼痛有所減輕,有利于患者大膽排尿,減少了尿儲留病因中的心理因素[3]。也是超短波治療有效率高的又一重要因素。用超短波治療產后尿儲留簡便易掌握,起效快速,效果明顯,且又具有方便、無痛苦、無不良反應的優勢,值得推廣。
[1]賈傅琦,孫忠民,等.現代臨床使用手冊.第二版,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1-832.
[2]范自修.通尿湯治療產后尿潴留30例.湖北中醫雜志,1989,01:25-25.
[3]邱艷,王玉琴.62例產后尿潴留分析與護理.全國婦產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