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立章 王會軒 張德華 王俊峰
磁共振成像在腰椎外傷中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脂肪抑制技術的應用,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圖像對比技術,能清除脂肪的高信號,清楚顯示有骨髓水腫的椎體,為患者傷情鑒定提供一種新的客觀標準。
1.1 一般材料 本組30例病例均有腰椎外傷史,損傷時間1 d至半月不等,男20例,女10例,年齡20~60歲,所有患者均有常規X線及CT平片,未見骨折征象,臨床表現疼痛及活動受限。
1.2 儀器與方法 采用GE公司Signa 0.2 T永磁性低場磁共振掃描儀,使用Body Flex L線圈,掃描方式主要為常規自旋回波序列:SE T1WI TR/TE=320 ms/25 ms,快速自旋回波序FSE T2WI TR/TE=2450 ms/120 ms,脂肪抑制術序列(STIR)T2WI TR/TE/TI=3100 ms/110 ms/75 ms,層厚 5.0 mm,層間距1.0 mm,矩陣256x160,掃描位置,主要行矢狀位和橫斷位。
30例中,常規X線及CT平片均未見骨折,而磁共振檢查腰椎有一個或幾個椎體不同程度骨挫傷,單發的22例,多發的有8例。
骨挫傷的磁共振表現,常規SE序列T1WI呈等、低信號,FSE序列T2WI呈等、稍高信號,與正常骨髓信號相差不明顯,而行脂肪抑制術(STIR)T2WI后呈高信號,骨挫傷形態主要表現為不規則片狀或地圖樣,邊界清楚,與周圍被抑制的正常骨髓組織對比清楚。

圖1 胸12、腰3椎體外傷性骨髓水腫在SET1WI及FSE T2WI上顯示不明顯,在STIR T2WI上顯示明顯
骨挫傷指直接或間接外力所致的骨髓出血、水腫和骨小梁的微骨折,而相應的骨皮質正常。由于骨挫傷引起的病理改變不能構成病灶與正常骨組織密度的對比差,骨挫傷時未見骨骼輪廓和骨皮質斷裂等形態變化,因此,普通X線或CT檢查表現為陰性,而磁共振是檢測骨髓水腫的敏感成像方法,可合理解釋臨床表現的疼痛和活動障礙等癥狀。
MRI常規序列能顯示病變區水腫,但因椎體骨髓中有較多脂肪組織,特別是老年人,其MRI上在T1WI、T2WI上均為高信號,而骨髓水腫在T1WI上雖呈低信號,但對比不明顯,本組病例T1WI上呈低信號的僅12例,T2WI更難顯示水腫信號,使用脂肪抑制序列既能抑制骨髓中脂肪的高信號,又能顯示骨髓水腫的高信號,骨髓細胞外液增多的程度和數量決定水腫所致異常信號的強弱和范圍(如下圖)。骨髓水腫是骨挫傷的一種常見病理表現,是一種非特異性病理現象,磁共振在發現骨髓病變方面最敏感,但又最缺乏特異性,診斷腰椎外傷性骨髓水腫必要時結合臨床或動態觀察,以除外其他原因所致骨髓水腫。
STIR序列對磁場的均勻性依賴程度低,隨著低場磁共振在基層醫院的運用,在腰椎骨挫傷的診斷中,對骨髓水腫的檢查,水腫與正常組織的對比及水腫的范圍和強弱較常規序列有明顯的優越性。因此,脂肪抑制術應成為腰椎外傷磁共振檢查中的常規檢查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