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建國
一、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觀念上不斷創新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沒有新思想、新觀念、新思路,就沒有新的行動。觀念創新必須沖破“禁區”,倡導創新思維,實現思想再解放、觀念再更新、思想再突破:徹底打破“唯書、唯上”這種固定單一的思維定式,向“唯實”轉變。對企業來說,凡是有利于發揮黨的政治優勢、有利于推動企業改革和發展、有利于團結員工群眾、有利于增強企業凝聚力的思想政治工作觀念和方法,都應大膽地嘗試和采用。要根據本單位、本部門的實際需要確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力求工作上有獨創性、超前性和開放性。使思想政治工作不斷適應環境變化的需要。
二、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上不斷創新
隨著經濟的發展,經營機制在變,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和任務相應也要變化。這就要求我們與時俱進。自覺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不斷充實和拓展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一是要開展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三義”教育。二是開展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觀”教育。三是開展科學知識教育。四是開展形勢政策教育。五是開展民主法制教育。六是開展誠信教育。七是進行企業文化教育。企業應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企業文化建設有機地融為一體。在員工中大力灌輸企業理念和企業精神。以企業的共同利益為基礎,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平等和諧的人際關系,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和發展環境,推進企業的全面進步。
三、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上不斷創新
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環境、任務、內容、渠道和對象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在這種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也迫切需要加以改進和創新。第一要改變以往主要依靠灌輸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把思想政治工作內容滲透到紛繁復雜的經濟活動中,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滲透到群眾性的創建活動中,以收到潛移默化的效果。例如,通過開展各種競賽活動培養員工的集體主義精神;通過提煉、培育、弘揚企業精神培養員工的歸屬感和自豪感;通過對各種企業發展案例的了解,培養員工的社會責任感等等。第二要由“單向性”向“多向性”轉變。首先要努力形成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發動企業和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投入思想政治工作,擴大覆蓋面,增強實效性。其次要創新思想教育的方法,當前應重點加強對網絡的運用,有針對性地開展網上宣傳,把網絡辦成聯系職工群眾的渠道,使網絡成為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載體。第三要由“重點覆蓋”向“全面覆蓋”轉變。形勢的變化往往會使思想政治工作出現一些覆蓋不到的“盲區”,為了擴大覆蓋面,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對不同的問題采用不同的辦法。比如有些問題要通過個別教育的方法才能解決的,就用個別教育的方法;對老同志采用一些老辦法是可行的,對年輕人則要用新辦法,不能用一個模式硬套。總之。在方式方法上要努力做到切合實際,靈活多樣,富有針對性。
四、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機制上不斷創新
思想政治工作的運行機制,是由保證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正常有效運轉的各要素、各環節有機構成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系統整體。做好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有強有力的機制作保障,由此逐步實現制度化、規范化,形成良性運行和長期效應。
建立健全堅強有力的領導機制。一是推進黨群組織建設。按照成熟一個建一個的原則,在各類企業中組建黨群組織,努力擴大覆蓋面;對已建立的黨群組織加以鞏固,堅持以創新精神開展工作。在增強工作的有效性上下工夫:對建立黨組織條件暫不成熟的企業。可以讓工會、共青團等組織先介入,利用群眾團體特有的相融性與親和力。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二是組建一支兼職的、齊抓共管的大型政工隊伍。黨組織應領導和聯合企業中的工會、共青團等群眾組織,形成一種齊抓共管型的大政工模式,建設一支業務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雙肩挑、各部門負責人交叉兼任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三是建立各類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各級黨委應定期召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交流會,通報各類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經驗體會、碰到的具體困難、采取的對策措施等,集思廣益,使各類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取長補短、互助共進。
建立健全方法靈活的操作機制。從目前企業工作節奏快、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間緊的實際情況出發,思想政治工作在具體操作中應堅持“一個面向、三個為主、兩個結合、三個不”的原則,即:面向生產經營,以分散進行為主、以小型活動為主、以業余時間為主,把相對集中教育與分散自學結合起來,把脫產學習與業余教育結合起來,使思想政治教育既保持經常性、連續性,又簡明扼要、具有實效,力求做到不影響企業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不削弱企業內部的組織管理,不搞勞民傷財的形式主義活動,讓員工滿意、業主歡迎。
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考評機制。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考評,應堅持精神成果與物質成果、近期效益與長遠效益、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統一的原則。必須明確各類企業中黨組織的工作職責和任務,建立目標責任制,突出工作重點,制定企業黨建規劃和思想政治工作年度計劃,并將年度工作目標分解到企業黨組織的職能部門,責任到人,平時由分管領導督促檢查,年終對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同時,把考核結果與干部的使用和利益等直接掛鉤,并且作為吸收職工加入黨團組織的考察內容和評選先進的重要依據。
建立健全規范有效的保障機制。一是有政策保障。制定領導、組織、協調、規范各類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相關政策,以保證黨委、政府、群團組織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工作合力,推動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開展。二是有制度保障。深刻認識憲法、工會法等重要法規所賦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地位,并與本企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制定出有法規效力的、與生產經營等管理制度同等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制度,使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能夠長期開展,常抓不懈。三是有經費保障。在企業設立思想政治工作專項資金,并列入年度財務預算,確保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有可靠的經濟保障。
(編輯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