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永根
(作者為中國重汽集團杭州發動機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
企業工會的職能發揮與制度完善
文/陳永根
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和民主政治的完善,必須對工會建設引起高度重視,使得工會真正成為企業民主管理的形式及協調勞資雙方的紐帶
與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企業工會組織相比,我國許多企業工會與公司行政后勤部門權責不分,工會的作用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工會在維護職工權益方面需要加強,工會組織制度同樣有待于完善。而加強工會在維護職工權益方面的意識,提高工會協調公司和員工關系的能力,對于構建和諧公司文化,提高公司員工的歸屬感、責任心和促進企業長遠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宣傳作用。企業工會組織可以充分運用各種宣傳教育陣地和載體,廣泛宣傳企業文化,在提高人的認識、統一人的思想、規范人的行為、塑造人的精神、凝聚人的力量上下功夫,使員工在企業文化建設上形成了共識,自覺關注,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自覺投身企業文化建設,真正發揮員工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同時把宣傳造勢作為組織員工積極參加創新企業經營理念活動的過程,培育企業共同的價值觀,提高企業凝聚力。
教育和培訓作用。工會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培訓活動,幫助員工不斷提高政治思想覺悟,提高科學文化素質,提高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采取多種方式組織、引導企業和員工大力培育,努力實踐企業精神。堅持與時俱進,從實踐和理論的結合上引導員工踐行符合時代特征、體現行業和企業特點的企業精神,加快企業的發展。
凝聚和紐帶作用。工會通過創辦員工之家等形式,建立員工交流的平臺,多了解每一個員工工作和生活,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給予與必要的心理疏導,溝通員工的思想和情感,使員工個人目標圍繞企業的共同目標,凝結成群體合力。同時,企業工會是聯系企業管理部門與職工的紐帶。工會深入基層,把員工的意見建議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可以成為企業管理部門與職工的紐帶。
民主管理作用。發動員工參與企業的民主管理,也是工會作用的重要體現。工會組織廣大員工參于企業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在涉及企業重大決策、經營方向以及關系員工切身利益等重大問題上,聽取員工的意見和建議,并形成制度,有效地推動企業健康發展。
協調勞資關系及維護職工權益作用。企業工會在調處勞動關系矛盾、構建發展和諧勞動關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斷推動勞動關系和諧穩定與良性發展,保護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應該看到,工會作為代表工人利益的社團組織,能夠為保護工人權益而制衡企業老板或企業管理者的權力,提供各種有益的幫助。


工會獨立性被忽視。在現行的工會制度下,企業工會的存在依賴于企業,以至于人們誤認為成立工會是企業的責任。事實上,工會是保護企業職工利益的自治性組織,是企業職工自愿加入而成立的社團組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方擁有比勞動者個人多得多的社會資源,在勞動力供大于求的市場上明顯把握主動權。在市場經濟的初始階段,很輕易形成資方為所欲為、勞動者方孤立無援的局面,不能說有了工會就一定能夠杜絕“血汗工廠”,但至少可以讓企業工人能擁有一定的主動權。
工人不信任工會組織。一個制度性的癥結在于企業工會主席的產生方式及其薪酬來源。如果工會主席的薪酬是由企業主發放的,拿了人家的手軟、吃了人家的嘴短,這個問題如何避免?不少工人因此擔心工會主席與老板 “坐一條板凳”。這也是許多工人不愿意加入工會、不信任工會的一個重要原因。
工會成為資方利益的代言人。許多侵犯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事實證明,勞動法律在執行中遇到了嚴重障礙。一些私營企業主獲得了超過法律規定的特權。某些部門在處理勞資糾紛時,屁股完全坐錯位置,儼然成為資方利益的代言人。在這種情況下,勞動者的權益自然是難以得到有效保護的。
各類企業工會狀況不佳。一些大型跨國公司要么以“在全球沒有組建工會的慣例”為由抵制建立工會,要么以“是否成立工會,決定權在員工”或“職工沒有成立工會的要求”為由公開拒絕組建工會,中國外資企業建立工會的比例不到40%。國有企業工會之所以出現軟弱渙散的狀況,是與國有企業的經營機制有關,通常工會主席只是公司黨委成員之一,而且根本沒有多少權力可言,更談不上維護職工的權益。民營企業絕大部分沒有工會,有的甚至連員工基本保障都沒有,有調查顯示,60%的民工選擇用反復找老板,直至給老板找麻煩的方式來討工資;10%的民工表示只能通過恐嚇等手段對老板形成壓力;另有15%的民工辛酸地表示,要不到錢就認命了。
工會要著眼于職工權益,充分發揮幫扶作用。工會組織要充分利用幫扶中心、就業服務機構等載體,在職工介紹、職工培訓、就業維權等方面為他們提供實實在在、力所能及的幫助。要利用工會組織開展的崗位練兵、技能培訓、繼續教育、職工夜校等多種活動,為職工群眾提供及時的業務幫助和指導,創造必要的鍛煉機會和條件。工會必須切實把解決困難職工生活困難擺在重要日程,確保對困難職工生活救助工作得到落實,推動工會幫扶工作的經常化、制度化和社會化。
加強企業工會和員工之間的溝通與聯系。在情感上工會要對困難員工多關懷,要通過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認真收集、及時掌握員工的思想狀態,傾聽職工群眾的呼聲,收集困難職工的情況,及時向公司報告,反映員工的意見和要求,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工會的政策主張和對策建議。
對企業來說,要充分發揮工會的職能,不應把工會當做公司董事會的下屬職能部門,而應加強與企業工會的溝通聯系,通過工會了解職工的需求和意見,并通過工會給予解決和答復,同時公司的各項戰略計劃和政策也可以通過工會在職工中宣傳貫徹。而發揮工會職能的基礎是給予企業工會一定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在管理和資金支持上給予傾斜。
對于政府部門來說,企業工會是解決勞資矛盾、減輕政府壓力的有力助手。必須大力支持企業工會的工作和其職能的發揮,尤其是政府部門應該成為國有企業工會民主管理的強大后盾,保證民主管理在企業能夠暢通無阻。同時,必須不斷完善勞動法、公司法等各種有關法律文件,使得工會職能發揮有依據、有保障,企業工會職能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在此基礎上,加大監管力度,完善監管體系,對于妨礙企業工會職能發揮和制度玩完善的行為進行有力整治。
企業工會一定要不斷完善自身的各項制度,為自身職能的發揮指明方向,在解決勞資矛盾、促進企業和諧以及實現民主管理中起到其應有的作用。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相比,我國工會在職能發揮以及制度完善上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和民主政治的完善,兩者的差距會不斷減小,但是必須對此引起高度重視,加強工會職能的發揮,完善各項工會制度,加強立法和政策制定,使得工會真正成為企業民主管理的形式及協調勞資雙方的紐帶。
(作者為中國重汽集團杭州發動機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