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克
(北京科技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北京市海淀區,100083)
中國煤炭戰略儲備適度規模的確定
李金克
(北京科技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北京市海淀區,100083)
介紹了煤炭資源戰略儲備的背景及其概念,利用三點估計法來估計了中國煤炭戰略儲備的適度規模,對我國亟需解決的煤炭戰略儲備有一定參考價值。
煤炭 戰略儲備 適度規模
中國是世界上對煤炭依賴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富煤、少油、有氣”的資源稟賦決定了煤炭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在中國一次能源結構中仍處于主體地位。煤炭持續、可靠的供應是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的資源保證,是我國能源安全的基石。同時,中國又是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全球氣候變化加劇了極端氣象災害的頻率和強度,重大突發事件時有發生。2008年我國南方地區突遭嚴重雪災,受多重因素的影響,煤炭的有效供應被大大壓縮,造成南方多省電力告急,煤炭供應的脆弱性再次暴露無遺。在冷靜地思考和研究此次雪災煤炭供應暴露出來的問題的同時,不少學者認為要保障煤炭的有效供給,就應該建立我國的煤炭戰略儲備體系。
山西、山東、河北、湖北等地區已經試點建立煤炭儲備基地,中國神華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在重要港口與煤炭消費集中區域,建立國家、區域和地方三級煤炭動態儲備庫或儲備中心,意味著我國煤炭戰略儲備正式浮出水面。近期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印發的 《國家煤炭應急儲備管理暫行辦法》,提出將委托煤炭、電力等企業,在重要煤炭集散、消費、關鍵運輸樞紐等地建立煤炭儲備點,這也是我國首次提出的建立煤炭應急儲備基地。
煤炭儲備是國家、企業或其它經濟組織為應對戰爭、自然災害、經濟發展等方面突發危機的需要,對煤炭資源采取一定規模的儲存行為,以保證未來生活、生產和社會正常運轉。
(1)按照儲備對象分類,可以分為資源儲備、產能儲備以及現貨儲備。煤炭資源儲備一般指原煤及其主要制品的實物性積累,是蘊藏在地下而尚未改變原始狀態或尚未開采出來的煤炭資源。煤炭產能儲備是煤炭行業在既定的組織技術條件下,所能生產而尚沒生產的煤炭資源的數量,與產能過剩類似但不盡相同。煤炭現貨儲備主要是指儲備開采出來的原煤與商品煤。目前國內只有煤炭現貨儲備,主要是為了應對煤炭市場出現突發性的波動,維護市場的穩定。但是,從煤炭產業長遠的發展來看,我們更應該及時建立起完善的煤炭資源儲備以及煤炭產能儲備。
(2)按照儲備主體可以分為政府儲備和企業儲備。政府煤炭儲備是指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利用地方財政資金或財政資金支持建立并由地方政府直接掌握的煤炭實物性積累。一般來說,煤炭相關企業在正常的生產經營中總是要保持一定的庫存量,用以應付企業生產經營中可能遇到的意外事件,如船期延遲、生產事故、自然災害等,這就是企業正常庫存量,超過部分即為企業儲備。
(3)按照儲備的功能可以分為戰略儲備、運營儲備和預期儲備。運營儲備 (operational reserve)是指為了保障煤炭部門長期運營而儲備一定數量的煤炭,這部分儲備的數量可由庫存控制檢測得到。預期儲備 (speculative reserve)是指為預防價格波動而預先儲備的一定數量的煤炭。運營儲備和預期儲備的數量通常依賴于庫存成本、庫存方式和煤炭價格。戰略儲備 (strategic reserve)是指國家為了應付戰爭和其他意外情況,保障國民經濟正常運行和國防需求,而在平時有計劃地建立的一定數量的煤炭資源。
運營儲備、預期儲備及戰略儲備雖然在實質上都是儲備一定數量的煤炭,并且可以相互流動,但戰略儲備通常是緊急情況下及時的長時間供給的安全保障。因此,煤炭戰略儲備的數量不僅是庫存成本、庫存方式和煤炭價格的函數,而且還是缺貨成本以及當煤炭供給短缺造成其他損失的函數。
建立煤炭戰略資源儲備的目的在于保證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和應付自然災害或戰爭等意外事件。然而,一個國家所持有的戰略儲備,并不是越多越好,它須與國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相適應。一般來說,從安全的角度考慮,戰略儲備的規模越大越好;而從經濟的角度考慮,庫存越少、周轉越快越好。戰略儲備規模過大,超過現有的財力,勢必增加財政負擔;規模過小,又達不到戰略儲備的目的。因此,確定一個科學的、合理的和有效的煤炭戰略儲備規模,對國民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及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
對于煤炭儲備規模,國內進行的研究較少。呂濤從煤炭消費量、自給率、運輸條件和經濟實力4個方面劃分各省區的儲備規模,劃分為10~15天用量、15~20天用量、20天以上用量3個等級。這種劃分具有較大的主觀性。為此,本文在此基礎上,借鑒三點估計法來估計中國煤炭的適度規模。三點估計法就是把儲備量分別估算為以下3種儲備量:最樂觀儲備量a,最可能的儲備量m,最悲觀的儲備量b。
根據2009年各省區的煤炭消費量和自給率,劃分其對應的儲備等級,將自給率低的省區規劃為最悲觀的儲備量 (20天以上用量),自給率高的規劃最樂觀儲備量等級 (10~15天用量),根據三點估計法服從正態分布的假設,將自給率劃分為<0.15、0.15~1.0和>1.0三個區段,如圖1所示。

圖1 各省區自給率頻次分布
儲備規模計算方法見式 (1)。將各省區的儲備規模計算,如表1所示。

式中:Ri——第i地區的儲備規模;
ai——第i地區的樂觀儲備規模;
bi——第i地區的最可能儲備規模;ci——第i地區的悲觀儲備規模;Di——第i地區的年消費量。
目前建立煤炭戰略儲備的國家非常少,可借鑒的經驗有限。與加速推進實施的石油戰略儲備相比,煤炭戰略儲備是一個相對新興而又富有挑戰性的課題,應繼續加強對其最適規模和調節機制的研究。

表1 中國各省區儲備規模
[1]金智新,于紅,李金克等.我國亟待實施優質煤炭資源儲備戰略 [J].中國煤炭,2005(12)
[2]錢平凡.淺談建設國家煤炭儲備體系的必要性 [J].煤炭經濟研究,2010(1)
[3]濮洪九.關于我國雨雪冰凍災害期間電煤供應緊張問題的思考 [J].中國煤炭工業,2008(4)
[4]李敏.國家煤炭儲備體系建設構想 [J].煤炭經濟研究,2009(8)
[5]李東衛.建立煤炭戰略儲備勢在必行 [J].中國投資,2008(5)
[6]盛福杰,劉金平.中國煤炭儲備研究綜述 [J].中國煤炭,2010(12)
[7]李金克.我國煤炭戰略儲備研究 [J].煤炭經濟研究,2009(10)
[8]呂濤,聶銳.煤炭應急供應的儲備機制研究 [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8(12)
China's strategic coal reserve and its optimum size
Li Jinke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hool,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Haidian,Beijing 100083,China)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background and the concept of strategic coal reserve in China.The paper also estimates the optimum size with three-point method to provide decision support for China's strategic coal reserves.
coal,strategic coal reserves,optimum size
TD-9
A
李金克 (1974-),男,河南南陽人,北京科技大學在讀博士,山東工商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煤炭經濟、系統工程方面研究。
(責任編輯 張大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