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琦媛 陳少軍 謝春榮
(北京市懷柔區中醫醫院神經內科,北京市懷柔區后橫街甲1號,101400)
腦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為臨床的常見病、多發病,而腦梗死急性期最常見的證型為風痰瘀阻型。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們在現代醫學規范化治療基礎上加用加味化痰通絡湯治療風痰瘀阻型腦梗死患者51例。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102例均為我院神經內科住院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51例,男33例,女18例;年齡38~73歲,平均(63.2±8.4)歲;6h<病程 <72h;神經功能缺損評分5~27分;伴高血壓41例,糖尿病27例。對照組51例,男31例,女20例;年齡40~72歲,平均(62.9±7.9)歲;6h<病程<72h;神經功能缺損評分5~27分;伴高血壓43例,糖尿病25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現代醫學診斷標準:符合中華醫學會第四次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1]中腦梗死的診斷標準,并經頭顱CT或MRI證實為急性腦梗死。2)中醫診斷標準:依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腦病急癥協作組制訂的《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試行)》[2]診斷為中風病,符合風痰瘀阻證診斷標準。
1.3 納入標準 符合現代醫學診斷標準及中醫證候診斷標準,疾病分期屬腦梗死急性期。
1.4 排除標準 有意識障礙者;中醫辨證不符合風痰瘀阻證者;有嚴重血液疾病、腫瘤及心、肺、肝、腎疾病。
1.5 治療方法 2組均采用現代醫學規范化治療,并配合靜脈滴注活血化瘀中藥注射液,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環及神經保護治療。具體用藥:靜脈滴注:丹紅注射液(菏澤步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6866)30mL加入生理鹽水250mL中,每日1次;吡拉西坦氯化鈉注射液(山東魯抗辰欣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5019)250mL,每日1次。口服拜阿司匹林(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080078)每日0.1g;并根據血壓、血糖、血脂、心臟情況,予以控制血壓、血糖、調節血脂及對癥治療。治療組同時加用加味化痰通絡湯。藥物組成:半夏9g,茯苓15g,白術10g,膽南星 6g,天竺黃 9g,天麻 10g,香附 9g,生大黃(后下)10g,丹參 15g,赤芍 15g,桃仁 10g,紅花 10g。日1劑,由我院煎藥房煎制,每次200mL,早晚2次口服。2組均以14d為1個療程。
1.6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3]、臨床中醫證候積分[4]變化。
1.7 療效標準 按照全國第四次腦血管會議制定的《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進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基本痊愈: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0%,病殘程度0級。顯著進步: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 ~89%,病殘程度1~3級。進步: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 ~45%。無變化: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或增加<18%。惡化: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增加>18%。以基本痊愈、顯著進步及進步統計總有效率。
1.8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軟件,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1 2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 見表1。2組患者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差異亦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治療組神經功能缺損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s)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51 16.67±5.27 10.02±5.71*△對照組 51 16.80±5.34 13.39±5.66*

表2 2組患者臨床總療效比較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痰證評分比較(s)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痰證評分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51 19.94±2.69 10.06±3.14*對照組51 20.49±2.54 13.86±2.74
表4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瘀證評分比較(s)

表4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瘀證評分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51 20.76±2.92 13.67±2.48*對照組51 19.84±2.86 15.33±2.53
2.2 2組療效比較 見表2。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4.1%,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8.2%,2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2.3 2組治療前后痰證評分比較 見表3。治療后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其痰證的積分有明顯改善。
2.4 2組治療前后血瘀證評分比較 見表4。治療后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其血瘀證的積分有明顯改善。
2.5 不良反應 2組治療前后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心電圖均無明顯變化,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改變,腦梗死的發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該病屬中醫之中風范疇,其證型有風痰火亢、風火上擾、痰熱腑實、風痰瘀阻、氣虛血瘀等,而急性期以風痰瘀阻型最為常見。治療組所用加味化痰通絡湯以半夏、茯苓、白術健脾燥濕,治生痰之本;膽南星、天竺黃清熱化痰;天麻平肝熄風;香附疏肝理氣、調暢氣機;丹參、赤芍、桃仁、紅花活血化瘀;大黃通腑瀉熱兼能活血逐瘀。全方共奏化痰熄風通絡之功。
臨床觀察結果表明,在現代醫學規范化治療基礎上加用加味化痰通絡湯治療風痰瘀阻型腦梗死,能有效改善神經功能損害,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同時患者痰證及血瘀證的評分也得到明顯改善,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治療的優勢。
[1]中華醫學會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S].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腦病急癥協作組.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試行)[S].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6,19(1):55 -56.
[3]陳海棠.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及臨床療效評定標準[S].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81-382.
[4]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腦病急癥協作組.中風病辨證診斷標準(試行)[S].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1,17(3):64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