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隆卉 指導:蔡小蓀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醫院,上海市芷江中路274號,200071)
蔡小蓀教授是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婦科主任醫師,首屆全國繼承老中醫學術經驗導師。蔡教授從事婦科臨床、教學60余年,學驗俱豐,筆者有幸侍診,茲將其治療不孕的學術精華和臨證經驗論述于下。
1.1 腎虛為病機核心 中醫學認為不孕與腎氣和沖任二脈有極其密切關系。蔡教授認為:稟賦虛弱,腎氣不足,沖任虧損,氣血失調是不孕癥的內因。腎精是卵子發育成熟所需的基本物質,腎氣是排卵的內在動力,腎所藏之精為先天之精,是腎主人體生長發育與生殖機能的物質基礎,為生殖之本,天癸之源,陰陽之宅。生殖之精,均源于腎,精又能化氣,腎精所化之氣為腎氣,腎精是腎氣的物質基礎,腎氣是腎精的功能體現,腎氣的盛衰主宰著天癸的至竭。若腎精不足,腎氣虧損,則腎所主的生殖功能會發生異常而無子。五臟之中,肝藏血,腎藏精,精血互生,肝腎同源,乃沖任之本。女子以血為本,經、孕、產、乳均離不開血的源泉,任何一方異常都可傷及陰血導致血虛。血賴于氣方行,精血的攝藏有賴于腎氣的充盛,腎氣充盛,血海盈虧有期,胞宮肥腴有時,月事才得如期來潮,從而具備孕育的能力。如果腎氣不足,精血虧虛,就可影響生殖功能,導致不孕癥的發生。
1.2 創導育腎調周法 古代文獻記載治療不孕的歷史悠久,但無促排卵之說。《女科要旨》云:“婦人無子,皆有經水不調?!N子之法,皆在調經之中。”蔡教授治療不孕從腎入手,率先調經,補腎填精治其本,適從婦人月經規律,強調周期用藥恢復月經周期,再則促排卵,健黃體。采用以補腎調周之基礎,配合相關因素調治,辨證論治終不失為之主流。
1.2.1 種子率先調經 種子先調經,嗣育之道主要之理。大多不孕癥患者有月經不調的癥狀,而經水不調大都為腎氣不足,調經應本著“經本于腎”和“腎主沖任”。蔡教授指出補腎是基礎,調經是關鍵。腎司二陰,女子胞宮系于腎,沖任之脈導源于肝腎,腎藏生殖之精,腎虛則陰精不足,生殖功能低下,月經不按期而至,沖任不足,胞脈不榮,則月經失調,不能攝精成孕??梢?,腎主宰著婦女“腎-沖任-天癸-胞宮”之間的平衡。調經時以調腎為主,常用理氣養血之法,調理月經周期。
1.2.2 分期助孕論治 蔡教授提出月經周期的四期生理特點和調治思路。認為治療不孕癥以調經為首要,而調經之道,在于明審月經周期之節律,根據不同時期的陰陽生理特點,進行適時適當治療。女子生理隨著陰陽消長,氣血盈虧而出現月經期、經后期、經間期、經前期的變化。治療中將四期生理和婦科諸疾的病理特點有機結合,促排卵,健黃體,倡導周期調治法,并制定出治療不孕癥之“育腎助孕周期調治法”。常以測量基礎體溫作為辨別腎氣充盈的參考指標,指出基礎體溫單相者臨床上大多為無排卵者,尤以偏腎陽虛者為多。因黃體產生孕酮似是一種致熱源,孕酮分泌不足,致使基礎體溫后期低于正常水平而影響受孕。排卵期是腎中陰陽轉化時期,此時溫煦腎陽,興旺命火,可提高雌激素水平,故用溫腎助陽的藥物,溫暖子宮,驅除寒邪,益腎可促排卵,健黃體。
1.2.3 辨證辨病相合 治不孕蔡教授強調必須進行全面檢查,明確原因,既辨病又辨證,病證合參,有針對性地調治,在育腎調周法的基礎上,結合辨病治療。如腎陽虛,檢查屬排卵障礙者,可加入肉桂、附子,并酌情增入烏雞白鳳丸、紫河車膠囊等血肉有情之品。如痰濕瘀滯,檢查屬多囊卵巢綜合征者,前方去黃精、熟地黃等滋膩之品,增石菖蒲、白芥子、姜半夏、蒼術、制南星、香附、枳殼等。濕熱瘀滯,檢查屬盆腔炎者,去滋膩溫陽之品,入敗醬草、紅藤、鴨跖草、赤芍、薏苡仁等。輸卵管阻塞不通者,增皂角刺、地龍、川芎、月季花、王不留行子。如生殖系統結核者,經凈后服用抗癆方:丹參12g,百部 12g,王不留行子 9g,山海螺 15g,魚腥草12g,功勞葉 15g,夏枯草 12g,皂角刺 12g,懷牛膝 9g,大生地9g,路路通9g,10劑,然后再行辨證分型論治。如經血瘀滯,檢查屬子宮內膜異位癥合并不孕者,另設內異I、內異Ⅱ、內異Ⅲ三方。內異I方用于經痛劇烈者;內異Ⅱ方用于月經過多者,隨癥選用其一,于經前3天起連服7劑,凈后即服用內異Ⅲ方10劑,以化瘀散結。病情好轉后,可按需選用孕I、孕Ⅱ方,育腎調理。從整體上協調機體的內分泌環境,改善體質狀態,強調辨證論治的精華,隨證加減。
1.2.4 男女雙方同治 從發病機理而言,蔡教授認為受孕關系到夫婦雙方的生殖功能,必須雙方進行檢查,明確病因所在,不失治療時機,進行針對性調治?!陡裰掠嗾摗吩啤澳胁豢蔀楦?,得陽道之虧者也;婦不可為母,得陰道之塞者也”,概括了不孕與夫婦雙方有關。人是一個有機整體,既有自然軀體,又有復雜的心理活動。心理和社會因素,情緒障礙,可直接影響內分泌及生殖功能。從治療過程而言,夫婦同治,既重視了生殖功能的的調節,又注意了心理社會因素的影響。在藥物、開導、松弛、暗示等綜合療法下,讓雙方減少焦慮,穩定情緒,增強對疾病治療的信心。
1.2.5 關懷心理疏導 明代萬全《廣嗣紀要》寡歡篇云:“女子貴平心定意”,強調心情的怡養是重要的一環。情志對不孕癥來說有一定影響。不少病例,因婚后多年未育,或自身年齡較大加以家庭環境及周圍輿論的壓力、焦急、憂慮等因素,導致肝郁氣滯。肝主疏泄,脾主運化,功能正常,則氣機調暢,心情開朗,氣血充沛,易于受孕。如肝氣郁結,氣機不暢,引起陰陽失去平衡,氣血不調,臟腑經脈功能失常,聚濕生痰,甚則絡道受阻,影響受孕,給治療帶來不利因素。因此,心情舒暢、憂急緩解、氣血調和、臟腑經脈功能恢復正常、絡道暢通為受孕創造了有利條件。
1.2.6 注意生活因素 交接合時,至為重要,還須有所節制,《廣嗣紀要》云:“交之有時,不可縱之”“故求子之道,男子責清心寡欲,所以養其精”。蔡教授臨診時,重視詢問其行房時間。以婦女基礎體溫為依據,在非排卵期應避免同房,排卵期的前后一周內行房2~3次。但須注意應有節制,倘若求子心切,頻于房事,則擾亂子宮,傷精耗液,不適時機,導致不孕。隋代巢元方云:“故凡初交之后,最易將息,勿復交接,以擾子宮?!彼^清心寡欲即指節制性欲,適時種子。精氣充盈,略予助陽,星星之火,即可燎原。
2.1 經驗方 月經期予以四物調沖方:炒當歸10g,大生地 10g,川芎 5g,白芍 10g,柴胡 5g,制香附 10g,懷牛膝10g。理氣養血,調理沖任。經后期予以育腎通絡方(孕Ⅰ方):云茯苓12g,生地黃、熟地黃各10g,懷牛膝10g,路路通10g,炙甲片9g,公丁香2.5g,淫羊藿12g,石楠葉10g,制黃精12g,桂枝2.5g。育腎填精,助陽通絡。全方陰陽并調,疏通胞脈,以備受孕。每月經凈后始服7劑。經間期予以育腎培元方(孕Ⅱ方):云茯苓12g,生地黃、熟地黃各10g,紫石英12g,熟女貞10g,蓯蓉 10g,仙茅 9g,淫羊藿 12g,巴戟肉 10g,麥冬12g,鹿角霜10g,育腎培元,溫煦助孕。全方補腎助陽,健全黃體,以利孕育。約至排卵期服12劑。
2.2 慎審“一月墮胎” 有患者常自稱不孕,實則并非,相反其有生育能力,而且是多次受孕、屢孕屢墮的習慣性流產者,即所謂“一月墮胎”?!蹲C治準繩》云:“惟有一月之內墮胎,則人皆不知有胎,但知其不受妊,不知其受而墮也?!駸o子者,大半是一月墮胎,非盡不受妊也?!币辉聣櫶ゲ粌H患者不知,醫者也極易疏忽。在診治不孕癥時,尤其對習慣性流產中腎虛及黃體功能不全者更需重視,以防止一月墮胎,主張患者測基礎體溫配合觀察,防止早期流產的發生和漏診,盡早作出妊娠診斷。有滑胎史,且經前諸癥有異于尋常,有似一月墮胎之兆,即予育腎和養之品。自擬補腎健脾并重的育腎健脾安胎湯:菟絲子12g,炒杜仲12g,炒川斷12g,桑寄生12g,炒黨參12g,炒白術 10g,云茯苓12g,大生地10g,蘇梗10g,苧麻根10g。此方可滋腎固胎,益氣防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