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學研究會會長奇朝魯做轉型的先行者
專家學者從經濟、社會、文化、產業經濟等諸多方面建言獻策,將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動鄂爾多斯轉型實踐的良策之中

奇朝魯
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也是西部大開發邁入新十年的起步之年。鄂爾多斯市正處在加快推進富民強市進程、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機遇和挑戰并存,加快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任重道遠。錯綜復雜的現實環境、難以擺脫的路徑依賴,甚囂塵上的各種保守和威權論調,令鄂爾多斯的轉型之路步履蹣跚。
資源型城市的經濟轉型與可持續發展,是一個世界性的課題,也是現階段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凸現出來的一項新課題。作為鄂爾多斯市委、市政府的智囊團,鄂爾多斯學研究會發揮智慧與善謀的優勢,于2011年5月26日舉辦了“鄂爾多斯市轉型與發展研討會”。數十余位專家學者為鄂爾多斯轉型與創新,從經濟、社會、文化、產業等諸多方面建言獻策,將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動鄂爾多斯轉型實踐的良策之中。
鄂爾多斯市委巴建光副書記的主題報告介紹了鄂爾多斯歷史文化和“十一五”發展成就,重點詮釋了鄂爾多斯“十二五”轉型發展富民強市的戰略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
與會專家從各自研究領域出發,對鄂爾多斯轉型實踐進行詮釋與建言,經歸納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鄂爾多斯已完全具備了規劃、構建中國西部金融服務中心、金融要素中心、金融交易中心、私募股權交易中心的時機與客觀條件,藉轉型契機,依托豐富的能源和雄厚的資本優勢,打造一個區別于滬、深的第三大證券交易中心,使之成為西部的金融硅谷。
二、鄂爾多斯經濟轉型應確立三大目標:力爭成為全國傳統能源轉型樣板城、中國西部新能源示范城、塞上文化名城,打造包括鄂爾多斯盆地文化園、陜甘寧蒙能源基地博覽園、鄂爾多斯市歷史園于一體的鄂爾多斯文化城。
三、鄂爾多斯經濟結構需要把提升第一產業明確納入轉型內容。鄂爾多斯生態脆弱性并未根本改變,“三農”弱勢地位并未根本改變,且在大規模的生態建設中對荒漠化的科學利用不夠。提升第一產業就是要建設包括農、林、草、海(水)、沙五大產業在內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大農業,實現三效(經濟、社會、生態)統一,三增(沙漠增綠、農牧民增收、企業增效)同步,三生(生產、生活、生態)良性循環,形成種、養、加、科、工、貿一條龍式的產業鏈。
四、鄂爾多斯應當確立文化創意旅游產業為其經濟轉型的支柱性產業,搭建“文化、創意、旅游、產業”四位一體產業集聚框架,調動一切可調動的人力、物力、財力,促進鄂爾多斯文化創意旅游的崛起。
五、城市主題文化是經濟轉型升級、社會科學發展的內在靈魂和動力。轉型發展,文化創新,最終都要遵循規律,道法自然。因此,鄂爾多斯城市主題文化應該是:集成創新,道法自然。
六、文化轉型是相當漫長而復雜的過程,不是徹底的拋棄和顛覆,而是基于傳統基礎的創新。鄂爾多斯文化轉型,一是在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中融入“振興中華”的新要素;二是現代建筑中融入民族符號;三是鄂爾多斯傳統歌舞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中融入時尚元素;四是挖掘并繼承陜蒙復合式文化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