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云濤 ,李長松 ,李 林 ,庾 琴 ,趙曉軍 ,周建波 ,郭貴明
(1.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2;2.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山東濟南250100)
胡蘿卜(Daucus carota L.)屬傘形科胡蘿卜屬,其肉質根富含蔗糖、葡萄糖、淀粉以及大量的胡蘿卜素,是營養極其豐富的根菜類蔬菜。近年來,我國胡蘿卜栽培面積較大,2005年栽培面積已達 45.3萬 hm2,約占全世界栽培面積的42.0%,已成為世界胡蘿卜第一生產大國和主要出口國,其中,山東省出口量和出口額分別占全國的42%和47%[1]。
根結線蟲病(Meloidogyne spp.)寄主廣泛,是多種蔬菜上的重要病害。它在胡蘿卜連作地發病嚴重時,可導致減產達50%以上,并且嚴重影響產品品質[2],是一類為害胡蘿卜生產十分嚴重的病害[3]。本研究選擇了一些中低毒、安全性好的殺線蟲劑,如生物源類阿維菌素及其衍生物甲維鹽、生防菌制劑淡紫擬青霉、康地蕾得等在大田中對胡蘿卜根結線蟲病進行田間藥效試驗,以期能篩選出適宜在生產中推廣應用的防治根結線蟲病的理想藥劑。
本試驗設在山東省萊西縣店埠鎮雙河村胡蘿卜地進行,試驗地土壤為沙壤,土壤肥力狀況和排水條件良好,有機質含量為1.65%。該地塊上季發生過根結線蟲病,各小區肥水等管理條件一致。
供試品種為紅富7寸,是從日本引進的鮮食及加工用品種,抗病性強,產量高。
供試藥劑:5億活孢子/g淡紫擬青霉菌顆粒劑(黑龍江強爾生化技術開發有限公司);1%甲維鹽微乳劑、1.8%阿維菌素乳油(浙江海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80%攻線1號水劑(山東阿波羅肥料有限公司);0.1億cfu/g康地蕾得細粒劑(上海澤元海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20%丁硫克百威乳油(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
1.3.1 藥劑處理及施藥方法 試驗設5個藥劑處理,施藥劑量如表1所示。按照試驗處理設計要求,播種前將藥劑對水稀釋后溝施,一次性用藥,試驗期間未噴其他殺菌、殺蟲劑。小區面積為22 m2,試驗設4個重復,隨機排列,每公頃藥液用量為1 250 L。空白對照不進行任何處理,播種后按田間生產正常管理。

表1 試驗設計
1.3.2 調查及統計方法 收獲時,挖出胡蘿卜調查防效,調查時間為2010年11月17日。每小區隨機2點取樣,每點1 m2,記錄挖出的全部胡蘿卜總數、發病數和病情程度,并計算病情指數和防效。分級標準為:0級,根系無蟲癭;1級,根系少量小蟲癭;3級,2/3根系布滿小蟲癭;5級,根系布滿小蟲癭并有次生蟲癭;7級,根系形成須根根團。
病情指數和防效計算公式為:病情指數=Σ(級數×同級株數)/(總株數×7)×100;防效=(對照區病情指數-處理區病情指數)/對照區病情指數×100%。
采用Duncan’s新復極差法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不同藥劑對胡蘿卜根結線蟲病的防治效果如表2所示。試驗結果表明,5億活孢子/g淡紫擬青霉菌顆粒劑、1%甲維鹽微乳劑+80%攻線1號水劑、1.8%阿維菌素乳油、0.1億cfu/g康地蕾得細粒劑和20%丁硫克百威乳油5個不同藥劑處理對胡蘿卜根結線蟲病的防效分別為78.34%,73.53%,77.16%,61.77%和 75.57%。統計分析結果表明,康地蕾得處理對胡蘿卜根結線蟲的防效極顯著低于其余4個藥劑處理,而4個藥劑處理的防效之間無顯著差異。
試驗期間,各藥劑處理均對胡蘿卜無藥害癥狀,亦無明顯促進其生長作用及其他不良影響。

表2 不同藥劑對胡蘿卜根結線蟲病的防效
胡蘿卜根結線蟲病為近年來發生為害逐年加重的一種病害,嚴重影響了我國胡蘿卜的生產[1]。本試驗結果表明,淡紫擬青霉菌顆粒劑、1%甲維鹽+80%攻線1號、1.8%阿維菌素乳油、20%丁硫克百威對胡蘿卜根結線蟲病都有較好的防效,可有效控制胡蘿卜根結線蟲病的發生和蔓延,尤以淡紫擬青霉菌顆粒劑的防治效果最好。淡紫擬青霉菌屬于一種內寄生性真菌,是植物寄生線蟲的重要天敵,能夠寄生于卵、幼蟲和成蟲,而且其代謝過程中能夠產生具有殺線蟲的活性物質,抑制線蟲卵的孵化,并強烈抑殺2齡幼蟲,是新型純微生物活孢子制劑,具有高效、安全、無污染、無殘留等特點[4],該藥劑也登記用于防治番茄根結線蟲病[5],因此,建議在生產中推薦使用該低毒藥劑防治胡蘿卜根結線蟲病。
另外,康地蕾得的防效亦達到60%,該藥劑為新型、高效微生物農藥,其有效成分為多粘類芽孢桿菌,能產生廣譜抗菌物質,可有效防治植物細菌性和真菌性土傳病害[6],對環境及生物安全,其處理土壤防治根結線蟲病值得進一步研究利用。
[1]莊飛云,歐承剛,趙志偉.胡蘿卜育種回顧及展望[J].中國蔬菜,2008(3):41-44.
[2]蘇定昌,張友明.胡蘿卜根結線蟲病的防治措施[J].安徽農學通報,2010,16(17):128-129.
[3]歐承剛,莊飛云,趙志偉,等.胡蘿卜主要病害及抗病育種研究進展[J].中國蔬菜,2009(4):1-6.
[4]孫漫紅,劉杏忠,晉治波.淡紫擬青霉對大豆胞囊線蟲卵及2齡幼蟲的影響[J].植物保護學報,2002,29(1):57-61.
[5]劉剛.關于蔬菜線蟲病防治藥劑使用的幾個問題[J].農藥科學與管理,2005,26(3):22-23.
[6]魏鴻剛,李淑蘭.防治作物青枯病和枯萎病的微生物農藥——0.1億cfu/g多粘類芽孢桿菌細粒劑[J].世界農藥,2008,3(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