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西部農業之困
編者按:
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初,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就明確指出——“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現在看來,農業搞好了不僅能夠解決好億萬農民的吃飯問題,同時還能促進和擴大再生產的范圍,還能更好地解決為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就業等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農業是一個國家的基礎產業,更是支柱型產業。因此,農業的繁榮與發展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是否強盛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又是一個有著幾千年傳統農耕歷史文化的農業大國。在由農業向工業推進的過程,農業現代化的實現程度將從某種意義上反映出各級政府對農業、農村、農民利益的重視與關懷。然而,在加快城市化得發展進程中,卻恰恰忽略了對農業這一根本的重視和投入,甚至一度步入了“重工輕農”的怪圈。
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將是中國“十二五”規劃全面實施期。轉型與轉變將是這一時期的主旋律,摒棄之前的“工業大躍進”,走出一條綠色發展的全新之路,更需要重新重視農業,發展農業。為此《西部大開發》依據中國西部地理之特點,以“直面西部農業之困”為題策劃了這期系列報道。以期能給西部地區縣域經濟的決策發展與轉型謀變給予啟迪。
◎策劃:衛思宇 趙良峰 執行:張義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