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特派昆明記者 周 勵
昆明 智慧城建
◎文/ 本刊特派昆明記者 周 勵
在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區域性國際化城市的發展定位下,昆明城市建設就像一場接力賽,鋪開了壯麗畫卷——

昆明,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一月一小變三月一大變。昆明每個人每天早上起來都需要重新認識它。昆明,正以優美的環境、迷人的風姿,從二三線城市向國際化門戶和橋頭堡城市邁進。
這個城市已形成了一種傲慢的姿態——求“新”求“變” ……
多年來,城市無序發展帶來的城中村問題一直困擾著昆明的形象,有“春城”美譽的昆明一度被人戲稱為“村城”。
2008年初,昆明市委九屆四次全會作出實施城中村改造的決策,全面啟動了主城區336個城中村改造工程。
三年多來,這項最大的民生工程造福了大量參與改造的村民,也獲得絕大多數民眾的支持。更可喜的是,它在改善昆明人居環境、提升昆明城市品質、優化昆明城市功能、有效配置公共資源、完善公共服務設施等方面,都顯現出了巨大的效果。不僅彌補了昆明城市基礎設施的歷史欠賬,還為滇池治理特別是入滇河道整治作出貢獻,同時拉動了昆明的投資。
昆明市規劃局局長李亮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介紹,現在,昆明的城中村改造已初步形成自主改造為主,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帶動、產業項目帶動和“四退三還”、片區改造推動等多種改造模式并進的態勢。截至目前,已有86個城中村進入全面拆遷階段,37個城中村工程建設開工;已獲批準的106個城中村改造項目規劃,將匹配建起相應數量和規模的公共綠地、中小學、幼兒園、垃圾轉運站、公廁,以及多條城市規劃道路。
而且,昆明的城市品質還體現在綠地、園林之中。為彰顯春城特色,昆明市實施了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爭創聯合國人居城市獎、國家生態城市的“四創兩爭”工作。近三年來,主城區新種的350多萬株樹木已成長為一把把綠色大傘,更成為凈化春城空氣的龐大“肺葉”。目前,昆明已成功摘得國家園林城市桂冠,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工作已經通過技術評估,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正在沖刺。
清華大學博士后出身的李亮局長自信地說,力爭通過五到十年的努力,將現代新昆明建設成為以“一湖四片”、“一主四輔”為載體,集湖光山色、滇池景觀、春城新姿,融人文景色和自然風光于一體的森林式、環保型、園林化、可持續發展的高原湖濱特色生態城市。
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是城市建設的重要支撐。從2008年起,昆明持續展開“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年”活動,兩年多來始終保持了固定資產投資增幅持續超過GDP增幅兩倍以上。2010年,昆明市委、市政府提出要確保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100億元以上,其中市級重點基礎設施項目達到570億元。
讓昆明百姓記憶猶新的是,二環快速系統于2009年金秋在春城騰空而起,由二環建設者創造的“昆明速度”,至今仍在激勵著參與城市建設的人們,而現在的二環快速系統,也承擔起主城區超過50%的交通流量。
李亮局長說, 當前,昆明已初步形成“四環十七射”的城市路網格局,2011年底將實現“四環”全程閉合成環、“十七射”全部建成。

而在“十一五”期間,昆明城建還有兩項重大工程不可不提,一項是國際大通道構建。昆明除了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港外,還推進昆曼、昆河、昆仰公路,以及中越、中老、中緬鐵路和國際水路航運大通道的規劃建設。
特別是坐落在昆明國際航空港的昆明新機場,是國家“十一五”期間唯一批準的國際機場,定位面向東南亞、南亞,連接歐亞的國家門戶樞紐機場。2011年底,昆明新機場將投入運營。按規劃建成后,它將成為繼北京首都機場、上海浦東機場、廣州新白云機場后國內第四大機場,促使昆明成為連接中國與東南亞、南亞甚至更大范圍的重要空中門戶。
另一項則是昆明地鐵交通建設。2010年也實現了零的突破,正在建設的地鐵1、2號線首期工程,2012年底將全線貫通運營,2014年底將實現軌道交通十字骨干線網建成運營。
在塑造現代新昆明,實現區域經濟城鄉統籌發展,提升區域國際化城市輻射力和帶動力的進程中,一個新興產業正在蓬勃發展,它就是樓宇經濟。
目前,樓宇經濟發展已列入了昆明市“十二五”重點專項規劃,吸引世界500強、中國500強進駐昆明樓宇辦公,將是昆明今后發展樓宇經濟的重點。以全面提高商務樓宇入駐率和入駐企業質量為基本發展目標,至“十二五”末,全市樓宇經濟體系將基本完善。
至2012年,昆明將規劃建成5個特色樓宇經濟集聚區,培育稅收過千萬元的商務樓宇60棟、稅收億元樓10棟,樓宇稅收占市區稅收總額35%以上,市區主要樓宇入駐率提高到90%以上。圍繞滇池,形成以主城區-北城為核心,以呈貢新城-東城為次中心,以南城和西城為兩翼,特色鮮明、分片聚集的樓宇經濟發展格局。
“另外,國際物流中心建設也是現代昆明建設的一項重大工程。”李亮局長告訴記者,“十一五”期間,昆明以內陸口岸型國際物流體系、大宗物資區域集散型物流體系,以及特色產業基地型物流體系等為突破口,加快了國際物流中心建設。
從2010年起,昆明國際陸港被納入全市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至2013年,一期港區王家營國際陸港基本成型,屆時將發揮對國際國內貨物的聚散效應,實現昆明地區全社會物流總需求的近四分之一,進出口物流總量達40%以上,預計年運輸、倉儲集裝箱由30萬標箱增到100萬標箱。
而在南亞東南亞市場頗具影響的昆明螺螄灣國際商貿城,則是繼義烏國際商貿城之后中國又一個大型國際性專業批發市場。該項目2009年底開業,全部建成后,將有5萬余個商家進入市場經營,引進1500家以上的生產加工企業到加工園區生產,新增就業60萬人。
接下來五年,昆明城建還要投多少錢?數字顯示,“十二五”期間昆明計劃實施重點基礎施舍項目330個,總投資6713億元,計劃投資5423億元。中央和省在昆明實施項目共36項,總投資1872億元,“十二五”期間計劃投資1498億元,市級主導的項目共124個,計劃完成投資2293億元,接下來還有開發(度假區)和縣(市)區主導重點基礎設施項目170個,計劃完成投資1632億元。
“十二五”就在眼前,昆明正煥發著大都市的活力,逐漸顯現國際化門戶和橋頭堡城市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