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文 武建斌
袁純清 再造一個新山西
◎文/韓文 武建斌
山西正處在發展的關鍵階段,
如何實現一個能源資源大省的發展轉型,是最現實最緊迫的課題——

“治晉”半年多,密集基層調研,整頓人事,志在“再造”。
“山西大有可為!”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有感而發,用六個字表露心跡。
從2010年5月31日上任,奉行“多干少說”的行事原則,袁純清先后兩次深入山西省11地市的農村和工礦企業。一次是上任伊始的全省密集調研;另一次是10月份的全省觀摩檢查。兩次“快節奏、高負荷、大面積”的“摸底”,讓袁純清“再造一個新山西”、“轉型跨越”的思路更加明朗、清晰。
在外界看來,袁純清此時“治晉”,既要“回頭看”——總結回顧山西“十一五”得失,也要“極目遠眺”,高起點布局“十二五”,為這個能源大省“把好脈”、“領好路”。
事實上,無論是官方層面,還是坊間百姓,均對袁純清“只爭朝夕”的工作風范和切中要害的“治省良方”報以不少掌聲。
2010年12月13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的第二天,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發布會,發布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設立“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下稱“轉型試驗區”)的相關問題。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彭森在會上表示,這是我國設立的第9個國家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也是我國第一個全省域、全方位、系統性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中央將賦予山西“改革先行先試的試驗權”。
此前,國務院已批準設立了上海浦東新區等8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試點主題包括統籌城鄉發展、“兩型”社會建設等,而以“資源型經濟轉型”為主題尚屬首次。
由于山西長期高強度的資源開發,導致支柱產業單一粗放、生態環境破壞嚴重、資源利用水平偏低、安全生產事故多發、資源枯竭問題逐漸暴露,資源型經濟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日益突出,因而受到中央層面的高度關注。
社會普遍認為,設立“轉型試驗區”后的山西,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機遇期”。發布會當日,滬深股市山西個股表現活躍,多只股票漲停。
“獲批‘轉型試驗區’是山西自建國以來獲得的最大綜合優惠措施。”山西省發改委主任李寶卿如此描述。
山西省發改委相關人士之前也曾表示:“預計財政轉移支付金額每年將超過100億元,轉型發展基金超過100億元。”
對此,袁純清并不諱言:“‘轉型試驗區’是山西科學發展的‘指路標’與‘路線圖’, 還是山西含金量最高的品牌,在政策方面必然會得到更多支撐,是山西轉型跨越發展的‘助推器’。”
2010年7月29日,袁純清在“全省領導干部大會”上首次提出“轉型跨越發展”。在袁純清看來,“轉型跨越發展”濃縮了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集體智慧”,是經過廣泛調研與論證后審慎提出的,特別是專門對19個重大課題進行了調查研究、開了7個專家座談會。其中,袁純清領題調研山西推進城鎮化戰略課題。
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長潘云用“如虎添翼”來形容“轉型試驗區”落地,“省委、省政府出臺的一系列舉措,本身就有極強的針對性與操作性,轉型跨越發展在全省也已形成共識、合力,此次獲批是又增加了一個‘引擎’。”
從2010年2月山西正式向國家發改委上報申請方案,到獲得國務院批復,審批之順利超出許多人的想象。
山西省發改委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視、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大力支持,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努力,三者缺一不可!省委袁書記到任后與省長王君專門到國家發改委做過溝通匯報。”
“讓肯干事的受尊重、讓能干事的有舞臺、讓干成事的有位置。”2010年11月30日,在山西省委九屆十一次全會上,袁純清態度鮮明。
一周之后,山西省委組織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山西省推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6條意見和7個“一批”措施(簡稱“6+7”組合拳)。
其中,關于優化領導班子結構和加強干部交流力度成為亮點。干部年輕化、打破論資排輩傳統等舉措,將極大改變山西干部群體的現有生態結構。
干部隊伍建設一直被袁純清視作轉型跨越發展的關鍵,幾乎每會必談。山西省委組織部新聞發言人朱先奇亦表示:“轉型跨越發展既對各級干部提出新要求,更為大家干事創業提供了大舞臺。”
省委全會后的第三天,山西部分省直部門、事業單位和4戶省管國有企業面向全國公開招聘副職的消息出現在國內各大媒體,“6+7組合拳”率先在機關和國企“開打”。
選人用人新機制讓各級官員為之一振的同時,整頓干部作風這把 “達摩克利斯之劍”依然高懸上方。
有著中紀委工作履歷的袁純清,對待歪風邪氣習慣性“過敏”。2010年8月28日,在“全省興起學習弘揚右玉精神新高潮大會上”,袁純清專門告誡全省干部杜絕“三風”——閑話風、吃喝風、玩樂風。在隨后的省委全會上,袁純清將“三風”深化為“庸俗風氣、不良風氣、惡劣風氣”,并再次發出警示。
“我希望處理的干部越少越好!”對倒在“三風”上的干部,袁純清頗為痛心,“每個人都要珍惜山西發展的良機,珍惜自己、家庭,以及人民賦予的權利,不要觸‘紅線’”。
而在之前的兩次調研、觀摩中,袁純清也刻意作出安排,力求開創風清氣正的工作方式。
“嚴禁喝酒,要求吃自助餐,省級領導不準帶秘書!白天看‘點’,晚上開會,會議常常開到晚上10點后。”參與觀摩的一位廳級官員向記者描述了幾個細節。如今,山西大部分官員已經適應了這種新方式。
陪同觀摩檢查的某工作人員表示:“觀摩點評,袁書記要求講短話,少說表揚的話,多說不足之處。廳局長點評不能超過五分鐘,省領導也只有八分鐘,要做到言之有物。”
在眾多人眼中,袁純清對干部的要求有些“苛刻”——世界的眼光、戰略的思維、“結合”的本領、敢闖的勇氣、學習的自覺、高尚的操守……
半年中,袁純清向全省干部“三次薦書”。有媒體稱,其意在讓官員解放思想、打破官場陋習。此舉也印證了袁純清對干部有著更高要求——“外樹形象”的同時要“內煉素質” ,轉型跨越需要“鐵軍”。
在西安擔任市委書記時,袁純清曾向機關干部推薦《把信送給加西亞》一書,要求人人學做“送信人”,以提高工作中的執行力。
而在山西薦書,袁純清保留了《把信送給加西亞》,另外增加了《五百年來誰著史》和《公司的力量》。前者與山西相關,利用歷史唯物主義解讀了中國近代落后之根本所在,袁純清推崇的是年輕作者看待問題的視野與角度;后者則是希望培養山西干部的世界眼光和市場觀念。
北京大學教授、《五百年來誰著史》的作者韓毓海獲知袁純清推薦自己作品后,頗為震動。“袁書記薦書之舉,進一步表明了其‘學習者智,學習者勝,學習者生存,學習者發展’的觀點。”
“跟老百姓面對面,不如和老百姓肩并肩”,在2010年11月30日召開的山西省委全會上,袁純清引用小崗村第一書記沈浩的話,詮釋了群眾工作事關轉型跨越的成敗。
袁純清要求,2011年起,從省委常委做起,各級黨政群機關和事業單位領導干部每年都要安排幾天到農村、企業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特別是要到最困難的地方去,到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開的地方去,與群眾坐下來共同破解難題。
山西省委辦公廳隨即發出通知,通知要求:參加干部下鄉住村活動的重點是各級領導干部。在時間安排上,省級領導班子成員每年下鄉住村原則上不少于3天,市級領導班子成員和省直部門主要領導不少于5天,縣級領導班子成員和市直、縣直部門主要領導不少于7天。

山西省將實現農村體育場所全面覆蓋
“我會找個適當的時間,選一個困難的村子,帶頭先下去!”袁純清主動表態。
記者了解到,袁純清在陜西任職期間,如果沒有重要安排,他幾乎每周都要到基層轉一轉,形成了定期“下鄉”的慣例。
袁純清對此深有感觸:“很多經驗來自基層,可以激發思維,提供決策依據,同時增進與群眾的感情。”
在許多公開場合,袁純清毫不掩飾自己的“農民”身份,“我原本就是老百姓,在農村入的黨,高中畢業后回鄉做基層干部,還是個‘老三屆’。”
“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解決好民生問題被袁純清視作群眾工作的第一要義。在省委全會上,袁純清直言,“為老百姓解決生產生活問題,花多少錢都應該、都值得!”
對于送上門的群眾工作——信訪工作,袁純清同樣重視。2010年12月6日,袁純清專門到山西省信訪局調研,他強調,當前正處于發展黃金期和矛盾凸顯期,要把信訪工作當成解決群眾困難的“金鑰匙”。
從陜西到山西,因重視網絡輿情,袁純清廣受兩地網民追捧。袁純清坦言:“工作太忙,只能晚上回家上上網。關鍵是要重視網絡媒體,要有一套制度,我要求相關人員必須積極對網友予以回應。”
閑暇時會在人民網、新華網等網站瀏覽時政新聞,袁純清說:“偶爾也會上百度‘度一下’。”
在“十一五”這五年中,山西發展所取得的成就與周邊及中部其他省份相比,雖慢了半拍,但袁純清認為“總體上達到了預期”。
在袁純清看來,山西在遭遇國際金融危機嚴重沖擊的情況下,GDP總量、增長速度、城鄉居民收入以及節能減排等各項指標都取得了難能可貴的成績。
“產業結構單一化、初級化、重型化問題突出,經濟發展方式粗放,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節能減排和安全生產壓力較大,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社會事業發展和民生改善欠賬較多,對外開放程度較低,干部思想解放程度不夠……”《中共山西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客觀描述了山西“十二五”所面臨的形勢。
面對不利形勢,袁純清似乎只有一個選擇——迎難而上,勇往直前。下一個五年,山西提出“主要經濟指標實現翻番”的目標。 有人用“背水一戰”形容袁純清。
“哪里沒有困難?關鍵是取決于一個人對待困難的態度!”雖然山西“背負沉重”,但袁純清篤信“事在人為”。他告誡山西全省領導干部,“信念是事業之炬,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在看到困難與挑戰的同時,更要發現蘊藏的“天時、地利、人和”。
袁純清剖析,山西“十一五”發展慢了半拍,客觀上蓄積了很大的潛能;另外,山西距環渤海經濟圈等發達地區較近,近年來基礎設施發展飛速,區位優勢會更凸顯;特別是山西高舉轉型跨越旗幟,及“轉型試驗區”帶來的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等政策支撐,在全省形成了轉型跨越發展的強大合力和濃厚氛圍。
此前,袁純清提出了“再造一個新山西”的目標。這個“新”,新在工業新型化、農業現代化、市域城鎮化、城鄉生態化;新在循環經濟的綠色發展路徑;新在安全生產、清潔生產;新在綠化山西、氣化山西、凈化山西、健康山西。
袁純清堅信,在“十二五”期間,他的“新山西”目標完全可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