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周勵
公司
9月3日,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共同主辦的2011中國企業500強發布暨中國大企業高峰會在成都召開。會上發布了2011中國企業500強、中國制造企業500強和服務業500強。數據顯示,7成強企分布在東部,而西部僅占一成,所以西部企業更應從榜單中讀出差距和機遇——
和2010年一樣,全國共有29個省區有企業進入2011中國企業500強,只有西藏、寧夏沒有企業入圍。
細看2011中國企業500強名單,東部地區有365家,占73%,比上年增加11家;中部地區56家,占11.2%,比上年減少3家;東北地區24家,占4.8%,比上年減少5家,西部地區55家,占11%,比上年減少3家。中部和西部地區比例均有所下降,而7成企業集中在東部,西部地區僅占一成。
東部地區:浙江44家、山東52家、廣東37家、江蘇49家、河北20家、北京100家、天津22家、上海30家、福建9家、海南2家。
中部地區:河南15家、安徽12家、湖南7家、湖北8家、江西5家、山西9家。
西部地區:重慶9家、四川10家、云南8家、陜西8家、廣西4家、內蒙古6家、貴州2家、甘肅3家、新疆4家、青海1家。
東北地區:遼寧16家、吉林2家、黑龍江6家。
10年來,我國大企業發展都存在地區間的發展不平衡問題,主要特征是大企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的經濟發達地區,中西部、東北地區的大企業發展緩慢,數量少,尤其民營企業的培育和發展能力弱。從2002年中國企業聯合會第一次發布中國企業500強以來,東部地區的大企業數量都占70%以上;這種格局近十年來沒有大的變化。
中國企業500強排名前5位的是: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制造業企業500強前5位是:中國石油化工公司集團、東風汽車公司、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服務業企業500強前5位是:國家電網、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人壽保險股份集團公司。


名稱 企業數 營業收入(億元)全國 500 363155.58北京 100 184865.72山東 52 17964.77江蘇 49 16497.16浙江 44 14165.7廣東 37 24152.17上海 30 22688.3天津 22 10666.13河北 20 8632.51遼寧 16 6344.64河南 15 5677.27安徽 12 4646.59四川 10 3434.73重慶 9 1945.39山西 9 6654.79福建 9 3491.33陜西 8 3137.5湖北 8 7744.01云南 8 2540.84湖南 7 3117.26黑龍江 6 2201.96內蒙古 6 2080.73江西 5 2056.66廣西 4 999.67新疆 4 1186.44甘肅 3 1645.76吉林 2 3147.14貴州 2 362.49海南 2 917.99青海 1 189.92
2011中國企業500強展現了哪些新特點?對此,本刊記者采訪了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證券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馮濤。
馮教授表示,中國企業500強上榜企業已經具有一定的穩定性,而中國企業500強的規模從整體上看也是在逐漸壯大,2011中國企業500強入圍門檻提高到了141.98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了28.11%,這也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增幅最大的一次。
在換榜方面,2011中國企業500強共有60家企業換榜,其中26家因為500強門檻提高未能入圍,12家企業被兼并重組。
目前中國企業500強前10名和后10名差距仍然很大,后10名資產總額僅為前10名的0.28%,這說明500強企業之間的規模差距也是十分巨大,其次是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平均規模差距懸殊,此次500強企業國企就占了316席,而從平均資產總額和平均利潤總額看,國有企業的擴張與民營企業相比更加突飛猛進。
從行業特征上看主要有以下特點:
1. 500強企業在36個行業的市場地位相對穩定。
2011中國企業500強的76個行業分類中,與上年相比,共有36個行業的500強企業數量沒有變化,占47.37%。這說明,500強大企業在這36個行業中的市場地位已經相對穩定,也說明這些行業中的后來者想要取得“中國企業500強”資格的難度已經相當大了。
這36個行業共分4類:一類農林牧漁業,多年來只有1家企業上榜。
二類采礦業,有1個行業的上榜企業沒有變化,即“石油、天然氣開采及生產業”(3家)。
三類制造業,共有15個行業的上榜企業數量沒有變化,分別是“農副食品及產品加工業”(5家)、“釀酒制造業”(4家)、“煙草加工業”(9家)、“肉食品加工業”(3家)、“醫藥制造業”(5家)、“建筑材料及玻璃等制造業”(8家)、“工業機械、設備及零配件制造業”(4家)、“農林機械、設備及零配件制造業”(1家)、“電梯及運輸、倉儲設備與設施制造業”(1家)、“軌道交通設備及零部件制造業”(2家)、“黃金冶煉及壓延加工業”(4家)、“電子元器件與儀器儀表、自動化控制設備制造業”(3家)、“計算機及零部件制造業”(3家)、“航空、航天、核工業與兵器制造業”(5家)、“綜合制造業(以制造業為主,含有服務業)”(13家)。
四類服務業,共有19個行業的500強上榜企業數量沒有變化,分別是“道路運輸、城市公交及輔助、服務業(3家)、“港口服務業”(3家)、“航空運輸及相關服務業”(4家)、“郵電通信業”(4家)、“物流、倉儲、運輸、配送服務業”(6家)、“礦產、能源內外商貿批發業”(5家)、“化工產品及醫藥內外商貿批發業”(1家)、“機電、電子產品內外商貿及批發業”(2家)、“生產資料內外貿易批發、零售業”(6家)、“金屬內外貿易及加工、配送、批發零售業”(4家)、“電器商貿批發、零售業”(3家)、“醫藥專營批發、零售業”(3家)、“商業零售業”(10家)、“連鎖超市”(2家)、“商業銀行業”(12家)、“財產保險業”(1家)、“旅游、旅館及娛樂服務業”(2家)、“公用事業、市政服務、公共設施經營與管理業”(2家)、“綜合保險業”(2家)。
2.鋼鐵行業連續10年上榜企業數量最多。
眾所周知,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逐漸進入重化工業化發展階段,其主要特征就是鋼鐵、建材、煤炭、石油、機械、電子等重化工業市場的高速擴張和重化工企業的高速發展。2011中國企業500強中,共有55家“黑色冶金及壓延加工業”即鋼鐵企業上榜,雖然比上年減少了3家,但仍然是中國企業500強中上榜企業數量最多的行業。并且,鋼鐵企業已經連續10年在中國企業500強排行榜上占據最多的位置。
3.建筑業和房地產業企業上榜數量10年來呈上升趨勢。
我國重化工業化階段是以居民收入增長和消費升級為根本驅動力的。消費升級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居民居住、出行需求的滿足,其結果直接體現在我國房地產行業、交通設施和建筑行業的高速擴張,以及對鋼鐵、建材、家電、工程機械、電子、輕工紡織等行業的帶動上。房地產投資的高速擴張也是我國投資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的主要組成部分。這一經濟現象體現在歷年中國企業500強排行榜中,就是建筑業企業的上榜數量連續10年居第二位,并且10年來總體上呈上升趨勢。
4.商業銀行業以55.38%的資產實現了30.93%的利潤。
2011中國企業500強中共有12家商業銀行,2010年共實現營業收入22738.75億元,較上年增長了31.44%,占500強營收總額的6.26%;共有職工數量168.83萬人,較上年增長了4.91%,占500強職工總數的6.19%;共有資產總額598729.62億元,較上年增長了20.43%,占500強資產總額的55.38%;實現利潤總額6445.04億元,較上年增長了38.63%,占500強利潤總額的30.90%。
5.行業之間的效益與效率存在顯著差異。
2011中國500強企業有6個行業的平均收入利潤率超過10%,分別為“互聯網傳媒、商務、娛樂服務業”、“商業銀行業”、“港口服務業”、“釀酒制造業”、“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物業及房屋裝飾、修繕、管理等服務業”、“飲料加工業”。其中,“互聯網傳媒、商務、娛樂服務業”的平均收入利潤率最高,達41.31%。平均收入利潤率不到1%的有4個行業。
2011中國500強企業有8個行業的平均資產利潤率超過10%,分別為“互聯網傳媒、商務、娛樂服務業”、“飲料加工業”、“農林機械、設備及零配件制造業”、“釀酒制造業”、“通訊設備及其他電子設備、元器件制造業”、“研發、科技交流與推廣和地勘、規劃、設計、評估、咨詢及總承包等服務業”、“工程機械、設備及零配件制造業”、“肉食品加工業”。其中,“互聯網傳媒、商務、娛樂服務業”的平均收入利潤率最高,達22.65%。平均資產利潤率不到1%的有4個行業。
從資產周轉率看,2011中國500強企業的行業資產周轉率也有顯著差異。76個行業中,有10個行業的資產周轉率超過2次,其中以蘇寧電器、國美電器為代表的“電器商貿批發、零售業”的資產周轉率最高,達到了6.41次/年。10個資產周轉最快的行業中,其中6個都是商貿流通領域的服務業,說明我國商貿流通領域的高效的商業模式。76個行業中,資產周轉率最低的10個行業都是服務業,包括房地產業、電力生產業、港口服務業、保險業、通信業、商業銀行業等。
根據報告,2011中國企業500強的總體規模與經濟效益大幅增長。其中營業收入總額達到36.31萬億元,與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29.80萬億元的比值已經達到91.3%。凈資產利潤率為12.19%,高于世界企業500強的11.56%,也高于美國企業500強的11.81%。
“這是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企業500強的凈資產利潤率連續第三年保持領先水平”,馮濤說,也說明了中國企業500強與美國企業500強的差距大幅縮小,在世界大企業中的地位大幅提升;而且中國內地入圍世界500強企業數量取得歷史性突破,但同時也應看到,2011中國企業500強的平均壽命僅為23年,人均營業收入只相當于世界企業500強和美國企業500強同類指標的45.6%、45.7%,與跨國企業存在較大差距,仍然缺乏核心競爭力,還要加強自身“修煉”,尤其是西部企業。
馮濤分析,提高產業集成度,促進集中、集群、集約發展,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是西部企業面臨的首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