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明遠
百年女性流行發式
文/陳明遠

從我國各階層人群的服飾、發型文化,觀察時代演變的軌跡、社會進步的圖景,是一個饒有趣味的話題。
無論男女老少,每天清早起床后,除了穿衣吃飯,就是梳頭的事情。男子頭發雖然簡單,但不能漠然視之。至于女子的頭發更加重要,不管梳辮子還是剪短發,盤發髻還是披長發,是將頭發卷曲還是染黃,不斷變換的發式背后是社會潮流的涌動,還有情感的宣泄與個性的展示。
有人認為,女人梳何種發型,是關乎社會風化的大事。
20世紀以來,中國女子都留長發,大多數結辮子。小姑娘到十三四歲不再剪頭發,她們的長辮子,是滿頭蓄發編成的。從前未成年和未婚女子大多將長發盤成丫髻,就是將頭發向后梳,盤成兩個圓髻貼近耳后。年輕女子也有梳辮子的,梳一個大辮子,用“紅頭繩”扎起來。
過去女人都有個“木梳盒子”,里面裝著木梳、篦子、簪子、釵子,還有耳墜兒、手鐲等。盒子是木頭做的,或描畫,或雕刻,無論簡陋還是精致,都是女人的心愛之物。
20世紀初,孫中山先生領導了推翻清朝的革命,并帶頭剪辮蓄發。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男人們爭相剪去了辮子。1915年前后,一些婦女也開始剪短發,但時間不長,多數人又重新蓄發盤髻。那時期最流行的是“S”(愛思)髻,因形狀像英文字母S而得名,有豎S形和橫S形。還有一種叫“辮子頭”的發髻,先梳成辮子,再盤起來。這種發髻不易散,梳“辮子頭”的女性很多。
五四運動以來,隨著民主科學思潮傳入,一些知識女性接受了婦女解放思想的啟蒙,自我意識開始覺醒。“短發”逐漸流行。那時所謂“短發”是相對于原來的超長發而言的,其實也不算短,至少長到肩膀。城市的時髦女子大多用緞帶將頭發束起,也有用珠寶玉翠做成各種發箍套在頭發上。由于當時赴西方和日本留學的女學生很多,在留學生和進步女性中流行一種仿照日本婦女發式的“東洋髻”。
“劉海兒”也風行一時,最早流行的是“一字式”,長達2寸,一般蓋在眉間,也有的遮住兩眼;接著是“垂絲式”,將頭發分成圓角,成垂絲狀;后又有“燕尾式”,將額發分成兩縷,修剪出尖角,呈燕尾狀。民國初年還風行過一種極短的“劉海兒”,遠遠看去若有若無,美其名曰“滿天星”。
西風東漸,上海、北京、南京等大城市出現了燙發。可以燙卷或燙直,樣式也多種多樣,變化非常豐富,所以適應性很強。卷發可以讓人看起來更加的生動,而燙直發主要適用于自然卷發和想做新發型的人。
追求摩登的女人們,一窩蜂似地涌進理發店,將頭發燙成波浪式或螺旋式,當年上海月份牌上的時髦美女,大多是卷發的。那時天津的前門香煙賣不過上海的美麗牌香煙,原因之一是美麗牌香煙盒上畫的是燙卷發的時髦美人。有的女子甚至開始染發。中國人的頭發天生是黑發,但黑頭發會令人感到比較沉悶,所以當染發技術傳入中國后,很多人開始選擇改變頭發的顏色,染發成為一種潮流。
20世紀50年代,中國婦女流行一種“解放頭”,來自解放區女干部、女戰士梳的中短發。這種發型長度在肩膀以上,本色、自然、健康、朝氣蓬勃。剪短發比梳辮子省事利落,是代表“婦女翻身得解放”的發式,在革命宣傳的影響下逐漸推行全國各地,體現了新中國初期的時代特征。
城鄉婦女紛紛效仿“解放頭”。愛美的人又將“解放頭”略作修飾,有的別上個花卡子,有的在發卡上插朵小絹花。
但是年輕姑娘們還是喜歡梳辮子,不過從前流行的單辮變成了雙辮,長辮變成了中短辮。扎雙辮時,頭發向后梳,在腦后一分為二,編成兩條辮子。頭繩扎在辮梢,也有不扎頭繩兒扎橡皮筋、塑料筋,或束一綢布條的。雙辮兩條對稱,姑娘們活動時,辮子跟著舞動,那時人們贊美一個姑娘時,總會說“頭上梳著兩條大辮子”。
50年代中,燙發的婦女也不少,式樣多為大波浪。到了1957年“反右派斗爭”和1958年“大躍進”運動以后,在60年代初“國民經濟調整鞏固提高”的困難時期,逐步流行“運動頭”,婦女的頭發剪得更短,本來發梢與肩膀齊已經屬于“解放型”了,這時更進一步,發梢與耳垂齊,很少再有裝飾。這種剪發變得越來越短的趨勢,看來與頻繁的政治運動有關。
在1966年夏季開始的“文革”風暴中,女子發式首先被“革了命”:梳長辮子的人必須將辮子剪短,不許超過肩膀;燙發被視為“資產階級”的發式而銷聲匿跡;短剪發流行,成為革命者的標志。一些女紅衛兵在短發上梳一個偏向一側的小刷子,或者將頭發向后梳兩個小刷子,倒也利落省事,便于頭上再戴一頂造反派的標志——紅軍帽。
從70年代末開始,隨著社會政治環境的變化,城市婦女開始小心翼翼地進行著追求美的嘗試。單調、呆板的剪發已經不能滿足女性的愛美之心,燙發潮流再一次流行于全國,且日漸風靡,有爆炸式、長波浪式等式樣。燙卷的劉海兒也開始風行起來了。
到80年代,燙發已經是很平常的發型了。當時還有一種被叫做“清湯掛面”的披肩長發,深得青年女性鐘愛。伴隨著燙發的流行和發型式樣的多樣化,發卡、發帶、發油、發乳等飾發和護發的用品多種多樣。
瀟灑美麗,從頭做起。90年代后期的中國,婦女頭發的色彩逐漸靚麗起來。美發逐漸成為美容最重要的部分,頭發被看成是張揚自我個性的最具表現力的修飾。進入21世紀,美發美容與國際接軌,傳統的簡單護發已逐漸被深層的潤發所取代,以二合一洗發露為代表的各種洗發、護發產品琳瑯滿目。
如今婦女發式好像一個百花園。社會的開放使得女人們終于可以隨心所欲地選擇自己頭發的式樣。一個16歲的女孩把頭發染成胡蘿卜色、西蘭花色,一個20歲的女孩子將頭發剪得像男孩子一樣短,或者用發膠讓頭發像刺猬一樣直立在頭上,人們也不會大驚小怪了。無論什么年齡的女性都更加留意自己的發式,女性已發現頭發是她們改變自身形象、影響他人看法的重要體現。
新的時代賦予了女性張揚個性的權利和空間。女子發型的形式要與自身的氣質相適應,方能體現出女性的整體美。烏黑秀麗的長發乃是中國女性最有特色的美。這種東方美是優雅、含蓄、溫婉的,如同一幅清新的水墨畫。
社會學家注意到,女孩子通常以三種富于挑逗性的動作表示愛慕——抿嘴唇、歪腦袋和甩頭發。引人注目的美發具有特殊的感覺效果。
中國女性對發式越來越有寄托感。理發師在梳理發型時不僅運用新的技巧,而且注意顧客性格和藝術品位的展示。今天的發型更加漂亮,同時也更易于打理。如果你要追逐時尚和美麗,那么從“頭”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