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繼寧
《我要贊美我如花的祖國·關廣富花鳥畫展》觀后
文/董繼寧

關廣富
中國的讀書人無論朝顯野藏,大多有翰墨丹青的余事雅好,案牘勞形或青燈黃卷之暇,都好在尺幅楮絹中寄寓心志,明清以降尤甚。無論是位極人臣的文湖州還是末品小吏鄭板橋,都曾以書畫名世,幾掩其政聲。書畫之于讀書人,無疑是一種值得承傳的、有益的、健康的業余生活。
關廣富先生主鄂有年,政事辛勤,頗多建樹。雅好文史,余事丹青。致仕后更是傾意其中,樂此不疲。繼去歲山水畫展及作品集后,今又有《我要贊美我如花的祖國·關廣富花鳥畫展》及作品集面世。
人們在欣賞關老的作品時,總會發出這樣的感慨:作為一個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在肆意揮灑中為什么會有幾筆像吳昌碩或齊白石;墨色運用又有幾分像黃賓虹或朱屺瞻,甚至偶然間還與某些西方印象派或色彩表現主義大師不期而遇。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人類的智慧是相通的”。如同許多哲學的、宗教的終極關懷大致相通一樣,藝術的情感表達有時也會殊途同歸。問題是,作者是不是一個智者。
智者,并非只是聰明而已。智者能從現象直指本質,能與天地相通,即全方位關照與之相關的事物及其規律。這種“相通”又是建立在“與天地共往還”的基礎上的,即對世間美好事物無限熱愛所致。近年來的關老,于榮辱毀譽,泰然不驚,寄意丹青,潛心創作。他在作品中對祖國、對人民、對世間萬物保持著一種真誠的、赤子般的愛戀。對社會、自然和諧發展寄予了深切的關懷。所以,關老又是一位仁者。
孔子曰:“智者樂、仁者壽”。
關老以他滿腔的熱情,將對如花祖國的謳歌獻給了“十二·五”的第一個春天。
我們衷心祝愿關老藝術之樹常青。衷心祝愿這位追求著真、善、美的前輩藝術家快樂、健康、長壽!
(作者:湖北省美協副主席、湖北省美術院院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