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溫斯頓·丘吉爾]
原子彈爆炸的前因后果
[(英)溫斯頓·丘吉爾]


溫斯頓·丘吉爾,政治家、畫家、演說家、作家以及記者,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獲獎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曾于1940年~1945年及1951年~1955年期間兩度任英國首相,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被美國雜志《展示》列為近百年來世界最有說服力的八大演說家之一。
7月17日震動世界的消息來了。下午史汀生到我的寓所里來訪問,把一張紙放在我的面前,上面寫著:“孩子們滿意地生下來了。”看他的神色,我知道有樁非常的事情發生了。
他說道:“這意思表示墨西哥沙漠里的試驗已經進行了。原子彈已是一個實在的東西了。”當第一次的正式原子爆炸在進行試驗的時候,沒有一個負責任的科學家敢預言將產生什么結果。這些原子彈是否沒有用處呢,還是有毀滅性的?現在我們知道了。這些“孩子們”已經滿意地生下來了。
總統邀我立即跟他會談。跟他在一起的有馬歇爾將軍和李海上將。到目前為止,我們只打算用可怕的空中轟炸和大量軍隊的進攻來攻擊日本本土。我們所想到的是日本人以武士道的精神,拼命抵抗,到死方休。
要一個人一個人地消滅日本人的抵抗,一寸土一寸土地征服那個國家,很可能需要喪失一百萬美國人和五十萬英國人的生命——如果我們可以把更多的人運到那邊,損失還要大,因為我們決心要同美國共患難。現在這一個可怖的夢境已經完全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在一二次劇烈震動之后整個戰爭結束的景象——似乎真是光明而美麗。我立即想起素以勇敢使我敬服的日本人,自從這種幾乎不可思議的武器出現以后,或許會從中找到一種借口來挽回他們的面子,并且脫卸他們戰至最后一人的責任。這時候,以海、空軍對日本作殲滅性的襲擊仍在繼續進行。列為主要目標的是現在四散躲藏在內海里面的日本艦隊的殘余部分。我們對大軍艦一艘一艘地加以轟炸,因此到了7月底日本海軍實際上已經不存在了。
此時,日本本土陷于混亂,已經瀕于崩潰。職業外交家們深信只有奉天皇之命,立即投降,才能夠使日本免于土崩瓦解,但是權力差不多依然全部掌握在一個軍人集團手中,他們決心寧可全國集體自殺,而不甘承認失敗。這個瘋狂的特權階級面對著驚魂落魄的毀滅,無動于衷,還繼續宣稱他們相信某種奇跡會幫助他們轉危為安。
在幾次單獨同總統或有他的顧問在場時的長談之中,我談到應該怎么辦。那一星期的開頭,斯大林曾秘密告訴我,當他的代表團將要離開莫斯科的時候,由日本大使送給他一份沒有抬頭稱呼的電報。內容說,日本不能接受“無條件投降”,但是準備在其他條件上妥協。斯大林曾答復道,電報中既然沒有明確的提案,蘇聯政府不能采取什么行動。我向總統解釋,斯大林不愿直接告訴他,是恐怕他要認為俄國人試圖影響他,使他傾向議和。同樣,我想只要美國認為應該打下去,我們應當避免說這些話,使人家以為我們不想把對日戰爭打下去了。
不過我詳細談到,如果我們一定要使日本人接受“無條件投降”的話,美國人生命的巨大損失,以及在較小的范圍內英國人生命的損失。這是讓總統去考慮,是否可以換一種說法,既使我們可以得到將來和平及安全的主要保障,又讓他們在滿足戰勝者一切必要的保障之后,還可以保留一些軍事榮譽的外觀,并且得到國家生存的一些保證。總統直截了當地回答道,他認為日本自從珍珠港事件以后,就不顧什么軍事上的榮譽了。我只能說,無論如何他們為了某種理由,多么愿意慷慨就義,而我們對于這一項,或許還不像他們那樣重視。
于是他變得十分同情,并且談起像史汀生所說過的,他負著使美國人無限流血的可怕的責任。
我覺得除了為世界和平和未來的安全,以及懲罰罪惡陰謀的行為所必需的事情以外,不一定要嚴格地堅持“無條件投降”。史汀生先生、馬歇爾將軍和總統顯然心中也在推敲盤算,因此我們不必去催促他們。我們當然知道日本人已準備放棄在戰爭中所得到的一切。
最后決定發出一個最后通牒,要求日本軍隊立即無條件投降。
在實行試驗以前,英國對于這種武器的使用,已經于7月4日在原則上表示同意。現在做最后決定的,主要在于擁有這個武器的杜魯門總統;但是我始終沒有懷疑過他會做出什么樣的決定,事后也從沒有對他做法的正確性表示過懷疑。對于應否使用原子彈來迫使日本投降的決定,從來就沒有人提出爭議過,這是一個永不改變的具有歷史意義的事實,后代必然會加以判斷的。至于在當時的會議桌上,大家是一致地、自動地和毫無異議地贊同這樣做法;我也從來沒有聽到有人做過絲毫的暗示說我們不應該這樣做。
美國空軍顯然已經準備好用尋常的空中轟炸來對日本的城市和港口做大規模的襲擊。這些城市和港口當然可以在幾個星期或幾個月內遭到毀滅,但誰也不能說平民在生命上將遭到多少慘重的損失。
現在,用了這種新的手段,雖然我們所毀滅的或許不限于城市,但是許許多多朋友和敵人的生命卻都可以保全。
在對日戰爭收場的時候,我已離職,我只簡單地把它們記下來。8月9日,繼廣島一彈之后,第二顆原子彈落在長崎市。次日,日本政府不顧一些軍閥極端分子的叛亂,表示:如果不損害天皇作為一國元首的特權,同意接受最后通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