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廣軍]
不給撒切爾夫人面子的牛津學者
[彭廣軍]

一個在英國留學人員寫文章,記述上世紀90年代一樁舊事,他說:“前幾天聽說撒切爾夫人又去牛津要榮譽博士的頭銜了,這次牛津以738票反對,319票贊成,一如既往地否決了給老夫人戴榮譽博士的帽子。雖然誰都清楚以撒切爾夫人在英國的威望和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會給牛津帶來怎樣有形的無形的利益。但20多年來,學者們因為鐵娘子在任的政策給學術界帶來的損失絕不放過她?!?/p>
這是文章中的一小節,但至少給了我兩點信息,一是撒切爾夫人十分看重牛津大學,一門心思想要撈個牛津的榮譽博士頭銜;二是牛津校方并未一門心思傍大人物而讓本校學者票決,學者們做得更絕,20多年來一次次堅持不讓撒切爾夫人稱心如意。就此兩點,讓我等生活在不同語境中的人來看,實在有些難解,因為這是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的事情。撒切爾夫人這老太太在許多中國人眼里形象或許不是太正面,在香港回歸的中英談判中,有“鐵娘子”之稱的她制造了諸多掣肘,很有些殖民主義的余味兒。有回她在人民大會堂臺階上摔了個趔趄,看新聞的時候我就大笑起來,幸災樂禍地笑得很開心?,F在時過境遷,想想覺得自己真有些不夠厚道,那么一個老太太掌管著一個日頭快要下山的帝國,真難為她了。
不過聽說她在英國以及西方世界頗得人氣,尤其在許多女人眼里那就是“誰說婦女不如男”的象征,據說還被譽為“20世紀最杰出女性”啥的。她當了三屆首相,使英國的經濟得到復蘇,她影響了工會,并使英國重新成為經濟強國。但對她的爭論也從未停止,她在任期間,英國失業率攀升,社會動蕩,一些批評聲指責她不當的經濟政策致使失業率明顯增加。她1990年卸任后的一項英國民意測驗表明,52%的英國人對她的總體評價是滿意的。而2008年《每日電訊報》的另一項調查更稱,英國人視她為“二戰”之后最偉大的英國首相,丘吉爾還名列其后。不過,她到底什么政策不利于學術,因何得罪了牛津學者,我查了半天資料也沒有結果。
而在我想來,當過這么大干部的人不說是退下來了,就算是犯了錯誤依然是有著許多剩余價值可資開發利用的。就連西門慶一類的渣滓都突然多出了許多孝子賢孫,恨不能把他弄回家當祖宗供起來……可以想見,如果撒切爾夫人在我們這邊,只要她高興,恐怕每所大學都會送她一頂博士帽,不要說榮譽的,大概真帽子也愿意送,或者可以堆滿她家客廳。這不,女主持人能做教授,快男能當副教授,高官可以做碩導博導……并不是這些人已經具有相應職位的學術水平,而是他們有名兒有資金,讓他們掛個名學校就有了響亮的招牌,雙方相當的綠豆對上王八眼兒。
這些人與撒切爾夫人相比,無論是名氣還是影響力幾乎有云泥之別,所以我敢推測,如果撒切爾夫人當時如有意向在中國大學中搞個榮譽博士頭銜戴戴,恐怕又要引起校長暗暗較勁了,或者送她個名譽校長也不在話下。要知道,大學如能與撒切爾夫人扯上關系,必定會要名有名,要錢有錢,一下子就能躋身名牌大學行列??上У氖牵銮袪柗蛉酥魉坪鯊膩頉]這種想法,這也是令人不大好意思的事情。
盡管撒切爾夫人在英國頗有人氣,但在牛津的學者看來,她的政策給學術界帶來了損失,這就是學者們不給撒切爾夫人面子的直接原因,但實質是學者們骨子里那種不媚權貴的品德,這大概與心胸氣度無關,也與“秋后算賬”無關,只與學術尊嚴有關。這事兒,我聽來幾乎是一個久遠的故事,在犬儒盛行的社會中更是不可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