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大明
(云南磷化集團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600)
云南磷化集團礦山測量機構的優化組合
田大明
(云南磷化集團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600)
礦山測量的任務、性質和作用決定了其在礦業開發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對云南磷化集團下屬礦山地理位置、交通優勢、測量資源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對礦山測量組織機構進行優化組合的設想,指出優化組合后的礦山測量部門勢必能發揮最大的服務效益。
礦山測量;測量資源;組織機構;優化組合
礦山測量是開發礦業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技術工作,其工作任務包括:
(1)建立礦區控制網和測繪大比例尺地形圖;
(2)礦山生產建設中的施工測量;
(3)測繪各種采掘工程圖、勘探剖面圖、礦山專用圖、礦體幾何圖;
(4)對資源利用及生產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
(5)觀測與研究由于開采所引起的地表及巖層移動的基本規律,進行露天礦邊坡的穩定性監測、復土植被測量,尾礦壩監測、變形觀測;
(6)參加編制季度和年度采礦計劃及礦區遠景規劃。
顯然,礦山測量是為采礦生產服務的,在均衡生產方面起保證作用;在充分開采資源和開采質量方面起監督作用;在安全生產方面起指導作用。其具有先行性,直接產品是電子地形圖、各種圖紙資料。
綜上所述,礦山測量是采礦工程中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是礦山生產和建設的組成部分,磷化集團要使礦山測量產生最大的服務效率和生產效益,則有優化礦山測量組合的必要。
云南磷化集團是中國最大的露天磷礦石采選企業,下屬 4大磷礦采選單位分別是昆陽磷礦、晉寧磷礦、海口磷礦、尖山磷礦,聚會在“高原明珠”滇池之濱。昆陽磷礦是我國大型磷礦基地之一,素有磷都的美譽,1960年代中期建礦,已有 40多年的歷史,海口、晉寧、尖山 3礦是繼昆陽磷礦之后,從 1960年代末以后陸續建起來的。4個礦區地理位置見圖1。

圖1 4礦區地理位置示意
其中海口、尖山、昆陽 3礦在滇池的西南端,離滇池較近,最遠 10 km,最近 2 km。晉寧磷礦在滇池的東南端,離滇池稍遠,采區至晉寧縣城的交通距離為 35 km。以晉寧縣城所在地昆陽鎮為中心,到 4礦的交通距離為 10~35 km。在交通方面,已通的高海高速公路、在建的安晉高速、環滇公路、環滇輕軌鐵路,由晉寧縣城出發,1 h便可到達最遠采區作業點,通信聯系也十分方便,較利于 4礦測量的統一組織管理。
2.1 測量設備及人員
4個礦山的主要技術人員見表1、主要設備配置見表2。

表1 主要技術人員配置統計
4礦中,昆陽磷礦于 2004年底最早使用測繪成圖軟件 (南方 CASS)和先進的 GPS測量設備,打破了礦山傳統的作業模式,實現了數字化成圖,緊接著其他 3礦也實現了計算機自動化成圖,技術方面目前已能滿足測量任務要求。由表1、表2可看出,人力和設備資源分配不均衡,不能充分發揮最大的產能和效益。

表2 主要設備配置統計
2.2 組織機構
除昆陽礦測量由昆陽磷礦地質隊統一組織管理外,其它 3礦皆屬各礦生產科管理,屬基層生產部門地、測、采 3大技術的 1個分支。目前基層礦山測量存在以下不足:
(1)基層單位相互之間的技術人員缺少溝通交流,對測繪行業信息閉塞;
(2)基層單位對測量設備投入不足,直接影響礦山測量;
(3)基層單位測量規模小,受多頭職能部門指揮,測量管理不規范;
(4)學習機會有限,技術生命周期短。
機構的組織結構形式有以下 4種:
(1)直線制。其主要優點是組織機構簡單、權力集中、命令統一、職責分明、決策迅速、隸屬關系明確,缺點是實行沒有職能部門的“個人管理”,要求領導通曉業務、多種知識技能,成為“全能”式人物。
(2)職能制。主要優點是加強了目標控制的職能化分工,能夠發揮職能機構的專業管理作用,提高管理效率,減輕領導負擔,缺點是直線指揮部門人員受職能部門多頭指令,如果這些指令相互矛盾,直線指揮人員在工作中無所適從。
(3)直線職能制。優點是保持直線組織直線領導、統一指揮、職責清楚,另一方面又保持了職能制目標管理專業化的優點,缺點是職能部門與指揮部門易產生矛盾,信息傳遞路線長,不利于互通情報。
(4)矩陣制。優點是加強了各職能部門的橫向聯系,具有較大的機動性和適應性,把上下左右集權與分權實行最優的結合,有利于解決復雜難題,利于工作人員的業務培養。缺點是縱橫向協調工作量大,處理不當會產生矛盾。
綜上所述,4礦測量組合后的機構采用直線制形式,組合后的測量技術部接受公司管理,原各礦的測量技術組由測量技術部統一領導指揮 (見圖2)。

圖2 4礦測量組織機構
(1)充分利用地理位置和交通優勢,實現 4礦測量統一組織管理;
(2)技術人員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同時也有利于了解最新的測繪行業信息和行業發展動向;
(3)測量資源均衡分配,充分發揮技術人員和挖掘設備的最大潛力,實現服務效益最大化,解決了基層單位人員和設備投入不足的矛盾;
(4)具備一定的規模,只接受一個部門領導指揮,測量管理及生產規范化;
(5)利于組織培訓,技術生命周期延長。
優化組合后的礦山測量是一種生產函數,是把所有測量的生產要素組合起來,為企業帶來新的“生產利潤”。它也是一種體制的創新,打開了資源、人才、技術的“瓶頸”,充分發揮了地域、交通優勢,解決了人才的“多余”與“不足”、人才的培養與穩定問題、有效的資金平衡與投入、先進技術與先進設備的潛力挖掘等諸多問題,因此,組合后的礦山測量最終帶來的是最大的“服務效益”。
[1]張國良.礦山測量學[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6.
[2]趙國杰,等.工程經濟學[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3.
[3]王革非.戰略管理方法[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
[4]《全國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用書》編寫委員會.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第 2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5]陳步尚,陳國山.礦山測量技術[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9.
[6]米蘭.庫布爾.管理咨詢專業指南 (4版)[M].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
[7] GB/T50326-2006.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范[S].
2010-10-15)
田大明 (1973-),男,云南曲靖人,工程師,主要從事工程測量應用研究,Email:84244364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