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翅2011
辭舊迎新,生機盎然的氣息更濃了。送走了奔虎,迎來了躍兔。2010年的結束,為浙江的“十一五”畫上了圓滿的句號,迎來了一個砥礪奮進的五年。
過去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浙江深入實施“八八戰略”和“兩創”總戰略,直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扎實推進富民強省的宏偉目標邁進。
過去的五年,浙江即使遭遇國際金融危機,也臨危不亂。擴內需、穩投資、調結構、惠民生、提附加值,一系列組合拳勾勒出一次絢麗的“V”型反轉,譜寫了浙江轉型升級與科學發展的新華章。
樸實的數據似乎更能說明浙江的成長。2006年以來,浙江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9%,生產總值邁上2萬億元臺階,人均生產總值突破6500美元。“十一五”期間,浙江的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年均增長13.4%,教育支出年均增長18.7%,城鄉社區事務支出年均增長20.8%。服務業年均增長14.3%,連續五年保持快于GDP增長的速度,推動三次產業結構向“三二一”轉變。
五年的奮斗,使得浙江發展轉型升級的資本愈發雄厚。但過去的已經成為歷史,進入2011年,浙江已經信心滿滿地準備振翅高飛。整個“十二五”期間,浙江將實現產業升級、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創業創新環境和保障改善民生“五個新突破”。
正如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在調研時強調的,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做好2011年的工作,對確保“十二五”規劃的順利實施,全面完成“十二五”各項目標任務意義十分重大。要加快推進自主創新,力爭取得突破性進展;加快推進“四大建設”,圍繞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海洋經濟、推進基礎設施現代化、建設都市區和城市群等方面抓落實;加快推進改革開放,圍繞優化發展環境、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欠發達地區發展、加快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和擴大對外對內開放深化改革。
作為“十二五”開局的2011年,宏觀走勢對于浙江發展的影響現在看來并不十分樂觀。發達國家的金融危機恢復已過興奮期,轉而進入平穩過渡時期,世界銀行普遍調低了今年對各經濟體經濟增長的預期。但經濟復蘇的進程還在緩慢延續,各主要發達國家仍然繼續實施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這一政策的效應除加速美元貶值、導致全球平均利率下滑、加劇全球通脹風險等之外,亦造成針對我國的“熱錢”涌動,人民幣持續升值的速度壓力在加大,對出口依存度較高的浙江經濟影響頗大。此外,2010年底以來,民眾對通脹的預期不斷攀升,綜合國內外各種因素,2011年國內宏觀調控政策預期將發生重大調整,貨幣政策進一步趨緊的可能性正漸增。浙江“低、小、散”的經濟結構,如若想振翅2011,對此還需多加警惕。
2011年宏觀變數不少,但內需的利好也是有的。一個明顯的例證就是個稅調整方案已上報國務院,如獲審議通過,將于2011年上半年提請全國人大審議。開局之年,全國范圍的稅制改革大戲即將上演。新的個稅改革方案一旦通過后推出,現行的9級稅率縮減為6到7級,同時適當擴大級距,最終使中低收入者只符合最低的一到兩級稅率。如此,收入分配的天平或將得到扭轉,內需的消費力進一步得到增強,而浙江企業在消費領域一貫具有不小的優勢。
振翅2011,浙江的腳步會越走越實!


卓勇良,1955年生,畢業于原杭州大學,現任浙江省發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長、研究員。1980年進入浙江省政府調研室工作,歷任省發展研究中心副處長、新疆自治區體改委主任助理以及省體改辦改革與發展研究所所長。1996-1997年在日本進修。長期從事浙江經濟研究,主持和執筆省內多個重大課題研究,多次獲省政府科技進步、優秀社科成果,以及省委省政府黨政系統調研獎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