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由于醫院病房床位緊張,病人只能躺在急診大廳
縮短住院日是衡量醫院醫療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金指標,無論從經濟角度考慮,還是從病人角度考慮,醫院和行政部門都希望可以縮短住院日。目前,北京市醫療機構的醫療水平和管理水平都在全國居于領先地位,但其在縮短住院日的進程中,仍遇到不少阻力。近日,記者就如何解決縮短住院日中的遇到的難點,如何處理存在醫療糾紛病人的住院問題等,采訪了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副院長花寶金及醫療行業的資深人士。
不久前,記者在2011年北京市衛生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北京市醫療機構的平均住院日為13.88天,預計今年內將縮短到12.88天。醫院縮短住院日后,可以在不增加醫療機構總床位的基礎上,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住院難的問題,增加醫院收益。目前,各大醫院主要通過優化服務流程和工作流程、提高部門工作效率等方法縮短住院日。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卻遇到病人不愿意出院的情況。
花寶金認為,我國目前的醫療體制不夠完善,病人出院后,沒有康復醫院、護理醫院負責病人的康復治療,特別是中風偏癱的患者。此外,我國社區醫院的治療水平和技術設備也比較落后,按常理說,一些病人病情穩定后,可到社區醫院進行康復治療,但大多數患者卻不愿意,仍然占著醫院的床位,這給縮短住院日帶來困難。
為了縮短住院天數,醫院往往將病人的檢查放在住院前做,如果病情復雜、嚴重的患者,住院后也是盡快完成理化檢查,加快治療。這樣做,既讓病人得到及早的治療,減少住院費用,又能提高床位周轉率,縮短住院天數,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看病難、住院難的問題。多數患者入院時,是可以在短期內得到有效治療的。但對于那些病情較為復雜的患者,特別是一些慢性病患者,只能在階段時間內改善病情,不可能完全治愈。患者不滿意治療效果,就選擇繼續留在醫院治療。
花寶金告訴記者,北京市的醫保制度規定,某些慢性病人可以住院90天。但病人入院時,需自費繳納一定金額的起付金,起付金按住院次數繳納,且未納入醫保支付范圍。一些病人擔心出院后病情復發,需再次繳納起付金,于是選擇長期住院,直至完全康復。
隨著我國醫保報銷制度的逐步完善落實,很大程度上減輕了病人的住院負擔。花寶金介紹,北京市醫保報銷比例較高,有些癌癥病人一年可以報銷30萬元的費用。一些外地省市的醫保制度規定,在北京市醫院看病的醫保病人,只為其報銷住院費用,不報銷門診費用。而且病人住院費用的報銷比例大于門診的報銷比例。因此,使得一些病人選擇入院治療,并延長住院時間。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些老紅軍、老干部,由于身患重病,不得不常年住院,甚至在醫院里終老。這種情況在北京一些知名大醫院,并不少見。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些病人欠費是每個醫院都無法回避的問題。醫院無法收取病人費用,又擔心病人出院后,無法討回所欠住院費,只好讓病人在醫院留住,于是出現了一些病人“被住院”的情況發生。此外,醫院有時會收治一些上訪戶、“三無人員”、流浪兒童病人,這些病人入院后,由于醫院無法聯系到病人的親屬,只能收留病人。
花寶金講述這樣一個例子,2006年,廣安門醫院心血管科收治了一位病人,該位病人子女為其雇傭一位保姆,占用一個單人病房,并在病房里放置廚具做飯。醫院多次欲與病人子女交涉,但他們避而不見。醫院無奈之下,向法院提出申訴,法院經過調查得知,病人的子女把父母的房子出租后,把父親送到北京宣武醫院治療,母親送到廣安門醫院治療,但拒交住院費,醫院也無法與病人子女取得聯系。法院4次判決病人出院,但卻未得到執行。最后,廣安門醫院把這件事上報首都綜合治理辦。首都綜合治理辦認為,這種情況可能造成安全隱患,于是,將病人強制送走。但時至今日,廣安門醫院的工作人員仍未見到病人的子女,老人的住院費仍然拖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