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蘇桂云

▲北京市雙橋燕京中藥飲片廠廠長蘇桂云在GMP復驗現場
《首都醫藥》雜志“傳統中醫藥”欄目開辦已經兩年了的北京市雙橋燕京。在此期間,筆者介紹了一些筆者所在的北京雙橋燕京中藥飲片廠具有代表性的炮制品種,展示了雙橋燕京中藥飲片廠在中藥飲片炮制方面豐富的經驗和規范的炮制操作。通過這個欄目還與同行及醫療單位展開交流,從中得到感悟與收獲。
中藥飲片是中醫藥療效的基礎,中藥飲片炮制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在中醫診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中藥飲片市場魚目混珠,造假摻假現象時有出現,現狀堪憂。為降低生產成本追求利潤最大化,不按照規定的炮制方法操作,忘卻醫者仁心,不把患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這不得不讓人深思,近些年出現的對中醫理論的動搖、懷疑,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為什么在過去屢試不爽的名方、驗方到了現在卻療效不顯著?歸根到底,這與在混亂的行業背景下生產出的中藥飲片質量不無關系。基于此,筆者深切地認識到中藥飲片對于中醫理論的支持是多么重要,要想做到藥到病除,中醫理論和優質的中藥飲片缺一不可。
那么該如何提高中藥飲片的質量呢?筆者近兩年參加“傳統中醫藥”欄目活動了解到,中藥飲片的質量控制是多方面的,化學檢驗并不是控制質量的唯一標準,并不是按照檢驗方法一一檢驗就能把中藥飲片的質量提升一個檔次。中藥飲片之所以能治病救人,在原料的采收加工、產地、等級規格、加工炮制、儲藏等方面都是有嚴格要求的,這些是我國勞動人民從幾千年的實踐中總結的精華,僅一味地從化學檢驗方面控制質量是不妥當的。
在化學檢驗之外,仍要按照中藥傳統的標準掌握飲片的采收加工、產地、等級、規格等因素,這在控制中藥質量方面相當重要。例如,根類藥材必須控制是三年生長期或是五年生長期,要嚴格按照生長年限來采收,生長期限不夠的,其療效勢必也大打折扣。
此外,中藥的采收季節也與中藥質量密切相關,如花類藥材應取花蕾,那么開花的就應去掉,有些花類藥材在花朵開放后其有效成分大量降低。全草類藥材應在花期前采收,那么花期后采收的就不能做藥用,俗語說“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砍了當柴燒”。再如,根類藥材三七,根據采收季節不同分為“春七”和“冬七”,“春七”根飽滿,質量好,“冬七”根較松泡,質次之,采收時間對于中藥飲片意味著什么由此顯而易見。
現在北京市雙橋燕京中藥飲片廠應用的每個品種都有嚴格的采收時間,等級規定。例如,三七以在云南文山州紅土地種植出來的質量最好,為地道藥材,按個頭大小分為不同等級,一等(20頭),每500g20個以內,依次是30頭、40頭、60頭、80頭、120頭、160頭、200頭等。個頭的大小表明三七的生長年限的長短和生長條件的好壞,也代表三七療效的優劣。
在中藥飲片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為了利益最大化,“掛靠”、“貼牌”、“走票”等畸形生意滋生。燕京人沒有把追逐利潤的最大化放在第一位,而是將患者的健康放在首位,真正做到了嚴格把關、去偽存真,選用地道藥材規范炮制。在生產過程中,將傳統與現代工藝相結合,炮制經驗與炮制規范相結合,總結出每一個品種的生產工藝流程,形成雙橋燕京中藥飲片廠的炮制特點。如在炮制阿膠珠時,原料要采用山東東阿生產的優質阿膠丁,炮制出來的阿膠珠圓潤、氣香、補血功效上佳,貨真價實。在生產直接服用珍珠粉、三七粉等系列產品時,選用優質地道藥材通過一系列操作在潔凈車間生產,質量上乘。
無論復雜還是簡單的炮制,都要做到規范,不為降低成本提升利潤空間而降低原輔料的質量和添加配比,縮減炮制工藝,始終嚴格按照規范來執行。雙橋燕京人始終如一的精神,受到了各方領導的好評。如今,雙橋燕京中藥飲片廠已開創出屬于自己的“食味草”品牌,還在一些炮制品,如黃芩、酒山茱萸、熟地黃、酒女貞子等用上了區別于傳統牛皮紙包裝的特色包裝袋。確保中藥飲片質量,用地道藥材規范炮制是雙橋燕京人永不懈怠的追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