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對華心態復雜:邊學邊防

在中國大使館門前喊口號的越南人
6月12日,幾十名年輕的越南大學生高舉越南國旗,聲嘶力竭地喊著口號,聚集在中國大使館外。他們手舉“堅決保衛長沙(即中國南沙群島)和黃沙(即中國西沙群島)”的標語,抗議“中國侵犯越南在東海(即中國南海)的主權”。
吃著漢堡包,聽著HIP-HOP長大的越南年青一代,逐漸淡忘了美國、法國上世紀對本國的侵略,反而對曾經幫助他們獲得民族獨立的中國惡語相向。此前的6月5日,數十名越南民眾同樣在中國大使館前舉行了示威。
這一幕幕場景,在中越交往過程中十分罕見,當然是令中國人為之痛心與需要深刻反省的。
在歷史以及文化上,越南對中國夾雜了不少抵觸情緒。但在現實的交往中,越南人出于利益的考量,尤其是其國內經濟發展的緊迫性,他們樂于跟中國發展經貿關系。不僅如此,他們還毫不掩飾地借鑒中國的發展經驗。據說,越南高層要求,只要中國出臺了關于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政策,越南相關部門要在第一時間將政策內容整理、翻譯出來,供越方高層參考。事實證明,中國黨和政府有關“三農”問題、國企改革、完善社會保障和環保等方面的重要措施一經出臺,越南媒體就會迅速加以報道和解析,而以這些措施為樣本的適合越南國情的政策也會在不久后出臺。
在學習中國的同時,越南很清楚自身的發展水平與中國還有很大的差距,而且由于國力不同,政策實施效果也存在差距。事實上,越南與中國的經濟發展差距不是在縮小,而是在逐漸拉大。近年來,越南的經濟增速低于中國,而通貨膨脹水平卻遠高于中國,民眾的生活壓力增大。不僅總是跟在后面學習中國,而且成績還不那么理想,這讓不少越南人感到些許自卑和無奈。于是,一些有關中國的負面新聞往往引起越南人更多的關注和興趣。因此,當地一些媒體對中國經濟、社會領域的負面新聞經常進行大篇幅的報道,有的還加以大肆渲染。
學習中國而又不甘心總是學習中國,這就是相當多越南人的矛盾心態。也許正是這種心態,使得相當多的越南青年將中國視為經濟上的強者,同時是與越南爭奪海洋權益的對手甚至強敵。對于中國,他們中相當多的人認同“強鄰須警惕”的說法,甚至成為“中國威脅論”的贊同者。越南大學生小阮說:“現實的南海主權爭議給越南人的印象是,近在咫尺的中國比遠隔萬里的美國更具威脅?!?/p>
(文/常 河 據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