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在遼寧的傳播

編者按:時光荏苒,今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將迎來90周年誕辰。90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zhàn)勝種種艱難險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實現(xiàn)復興的奮斗凱歌。

俄國十月革命后,馬克思主義迅速在中國傳播開來。遼寧一批具有先進思想的知識分子受到巨大鼓舞,他們以極大的熱情,通過各種方式到工人群眾中傳播馬克思主義,喚醒工人階級,為中國共產黨在遼寧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連是馬克思主義在遼寧傳播較早的地區(qū)之一。大連《泰東日報》主編傅立魚,是最早將十月革命介紹到遼寧的人。他利用《泰東日報》宣傳和介紹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觀點,先后刊登過李大釗、陳獨秀、李達、瞿秋白等人的文章。1919年10月至11月間,傅立魚在《泰東日報》先后發(fā)表了《匈奴勞農政府經濟實況》和《六個月的李寧》 (李寧即列寧)等文章,比較系統(tǒng)地介紹了俄國十月革命和俄匈兩國人民的革命精神以及無產階級政黨的力量,贊揚了列寧的卓越功勛。這些文章不僅反映了當時遼寧地區(qū)像傅立魚這樣的一些先進知識分子在十月革命后的振奮心情,也表達了他們要改造社會、拯救國家的強烈愿望。
進步青年是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主力軍。1923年春,奉天基督教青年會成員郭綱從廣州帶回一批宣傳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革命的書籍,如《共產黨宣言》、《列寧傳》、《社會主義史》等。北京大學學生任國楨翻譯了《蘇俄的文藝論戰(zhàn)》,受到魯迅的高度評價。他回到遼寧家鄉(xiāng)向愛國學生和社會進步人士系統(tǒng)介紹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北京大學學生李秀實也回到家鄉(xiāng)本溪宣傳馬克思主義。
發(fā)行出版刊物是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有效途徑。大連中華青年會出版的《新文化》會刊,經常刊登介紹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文章;《向導》、《中國青年》等新書刊,在大連通過“大中印書館”進行出售傳播。據(jù)當時的營口縣行政公署檔案記載,僅1919年出版?zhèn)鞑サ目铮陀小陡锩枷朐诟锩小贰?/p>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本刊與中共遼寧省委黨史研究室共同策劃、編輯了遼寧黨史上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件大事,以展現(xiàn)遼寧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建設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社會主義與工團主義》、《國家與革命》、《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等幾十種之多。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積極在全國開展馬克思主義傳播活動。李大釗負責指導北方的建黨工作,派人到沈陽、大連等地,在工人群眾中介紹全國革命形勢,宣傳馬克思主義。1923年以后,中共唐山地委先后派鄧培、歐陽強等到錦州、溝幫子一帶,在鐵路工人中傳播馬克思主義。1924年,中國工人運動領袖鄧中夏受中共中央委托,到大連指導工人運動。他倡導工會組織多辦工人夜校,給工人上文化課、科學課和馬克思主義課,宣傳共產主義和共產黨的主張,提高工人覺悟。
馬克思主義在遼寧的傳播,促進了各地進步團體的成立。1920年7月成立的大連中華青年會,是東北地區(qū)最早成立的愛國進步團體。該會設置的“星期講壇”,經常邀請進步人士宣傳民主思想,傳播馬克思主義。其會刊《新文化》,經常刊登馬克思主義哲學、經濟學和政治學的文章。大連中華青年會還通過舉辦演講、創(chuàng)辦刊物等形式,向青年學生和工人進行文化知識教育和新思想的宣傳,會員曾發(fā)展到3000多人。1922年,沈陽也成立了進步團體,其中“星期三會”在當時頗有影響,一時成為進步青年傳播新文化和馬克思主義的活動中心。1919年下半年,在李大釗的幫助下,建平籍青年韓鱗符、陳鏡湖在天津建立“新生社”,1920年又成立“向明學會”,并創(chuàng)辦半月刊《向明》雜志。“向明學會”會員利用假期回到建平宣傳革命思想和馬克思主義,使建平成為馬克思主義在遼寧傳播的又一個早期陣地。
馬克思主義在遼寧的傳播,也極大地推動了各地工人進步組織的建立。1923年成立的大連中華工學會,通過開辦夜校等活動,對工人進行思想教育,不斷提高工人覺悟。工學會還以工會形式開展福利救濟,同時通過工會的力量迫使資本家提高工人福利待遇,以罷工的形式爭取和維護工人的經濟利益。工學會的活動深得工人們的歡迎,使組織不斷擴大,會員發(fā)展到4000多人,遍布大連20多個工廠。后來在共產黨的影響下,一些工會會員加入了黨組織。而由大連印刷工人組成的大連中華印刷職工聯(lián)合會,則通過創(chuàng)辦《工會月刊》和《曙光》刊物,傳播馬克思主義和啟發(fā)工人覺悟。印刷職工聯(lián)合會的先進分子,很多人成為大連黨團組織的骨干,印刷工人關向應后來成為黨和人民軍隊的高級領導干部。此外,像沈陽的“東三省民治俱進會”、“木鐸社”、“白楊社”等進步團體,在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過程中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總之,馬克思主義在遼寧的傳播,有力地促進了遼寧人民的新覺醒,推動了工人運動的高漲,更為黨在遼寧的建立和發(fā)展提供了思想、組織和干部準備。
(文/劉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