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冰
阿強想在網上給兒子買件新衣服。網上店家繁多,正當阿強不知選擇哪家時,他發現了一家店,叫做“盜亦有盜”。店家的網絡標語是:無耐克,不開店;無李寧,準不行。阿強一看,來了興致:名牌啊!于是,他就在網上和賣家開始了交談。店主表示:“我們的店里有許多名牌,如耐克-阿迪、李寧-銳步等。歡迎進來看看,過冬上衣最低99元起。”
這一說,還真把阿強給打動了,心想:99元的名牌上衣,夠便宜,買的話就賺大了!于是,在賣家“如有盜版雙倍退款”的承諾下,阿強心滿意足地交上了99元,成功地完成了這筆交易。
六天后,阿強就拿到了賣家發來的貨,他一檢查,在商標處,發現了貓膩:這件衣服居然有兩處商標,一處耐克,一處阿迪達斯。阿強差點兒沒氣死,于是趕緊給賣家打電話:“喂,你們的破衣服,怎么還有兩處商標?肯定是盜版貨,不給我雙倍退款,等著我上消費者協會舉報你們吧。”
電話那頭,賣家一點也不害怕,他不溫不火地解釋:“我們是自創的品牌,耐克-阿迪,中間是橫杠,不是頓號。不信你可以查查聊天記錄啊。”阿強一查,果真如此,他差點兒氣昏過去:“我說這件衣服怎么這樣便宜啊,原來是這樣啊。”
阿強掛了電話,他現在知道了,盜亦有盜原來是盜版中還有盜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