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永軍
以滿腔熱血譜寫人生精彩樂章
——記忻州市紀委農廉室主任辛有旺
■華永軍

人物檔案:辛有旺同志從事紀檢監察工作22年來,先后在案件管理、案件審理、信訪等崗位工作過。從2006年起,辛有旺在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崗位上一干又是五年。五年來,他把自己的努力與農廉工作緊緊融合在一起,強化措施,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務求實效,創建了忻州市農廉工作的特色、品牌和新的模式,為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和保障。他工作扎實,業績突出,受到了各級領導和同志們的一致好評,先后獲得了“全省案件管理先進工作者”、“全省紀檢監察案件審理優秀工作者”、“全省三項治理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2011年1月,他又獲得了“全省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工作者標兵”稱號。
2006年,辛有旺還在市紀委黨風室任副主任的時候,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意見》,當時市紀委常委會指定他專抓這項工作。2009年,為了強化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省紀委要求各市紀委內部要增設農廉室。由于這是一個新的工作,又要面對基層、面對農村,所以,許多同志不愿意去干這項工作,當組織上委派辛有旺去當這個主任時,他沒有提任何要求,并且向領導表態,“我沒有任何個人想法,也沒有任何個人追求,但我會好好工作,竭盡全力工作”。還向領導立了軍令狀,“如果我工作做不好,明年就免去我這個主任。”
農村黨風廉政建設是近年來剛開展的一項工作,點多、面廣、線長,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鑒,需要從頭開創與探索。面對這項新工作,辛有旺同志經過認真思考,按計劃、分步驟展開了工作。一是深入基層搞調研。進村入戶與老百姓促膝交談,傾聽他們的困難、疾苦、愿望和呼聲;召開各種形式的座談會,聽取基層的意見和建議。調研讓他有了發言權,有了主動權,有了決策的依據。二是出臺了《忻州市關于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意見》。三是組織培訓。分批次對全市各縣(市、區)農廉辦主任、鄉鎮紀檢書記進行培訓。他把農廉工作的目標定格在兩個確保上——確保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得到有效落實、確保農民群眾的利益不受損害。四是探索工作模式。主要是抓制度建設,要求各鄉鎮要建立“財政核算中心”、“便民服務中心”、“信訪接待中心”三個中心;在農村推行“五個一”工程,即一欄、一卡、一審、一日、一點;要求各縣(市、區)、各鄉鎮、各行政村要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出臺相應的制度。在2009年全省農廉工作考核中,忻州市的農廉工作名列前茅。
辛有旺是一個熱愛工作的人。擔任農廉室主任以后,他對自己要求更高,決心要把忻州的農廉工作搞到全省一流的水平。他清醒地認識到,農村資金資產資源監管難、農民群眾辦事難和上訪群眾訴求難,是當時制約農村發展的三大難題。為了破解“三大難題”,他開始尋找“藥方”,到河南省洛陽市中站區、我省新絳縣等地進行了學習考察。在學習和借鑒外地先進經驗的基礎上,他提出了在全市推行農村“三資”管理委托代理制度的設想,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忻州市委、市政府下發了《關于在全市推行農村“三資”管理委托代理服務制度的意見》,同時提出,要對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和“信訪接待中心”的工作作進一步規范。為了穩妥推進,忻州市農廉工作實施了兩步走:一是于2009年在原平市搞了試點,很成功、很有成效;二是在原平試點的基礎上,于2010年要求按照一個標準、一個模式在全市所有縣(市、區)進行推廣。
根據“全省農廉工作信息化建設觀摩研討會”和“全省農廉網建設工作推進會議”要求,忻州市決心在農廉網建設上再打造全省一流水平。為此,辛有旺同志調查研究,爭取資金,多次組織召開會議安排部署。目前,全忻州14個縣(市、區)的農廉網絡已經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網絡通過開設的農廉動態、“三務”公開、熱點問題、來信來訪、農村“三資”等十多個欄目,在政府與群眾之間建起了一座連心橋,讓群眾有話可以說、有苦可以訴、有冤可以伸,拉近了干群關系,化解了基層矛盾,維護了社會和諧,使全市農村黨風廉政建設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辛有旺常說:“紀檢監察干部的形象在社會上影響力很大,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受到社會的關注,同時也影響著社會。我們應當低調做人,謹慎做事。”他還有一句口頭禪是:“不被收買是最高的政治品格。”他說到做到,嚴格恪守著忠誠、公正、清廉、嚴明的職業道德,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欲所動。
辛有旺同志在群眾中的口碑很好。基層的同志們講,有旺主任工作最認真、最辛苦、最守規矩,他從不伸手,從不張嘴,還很平易近人;對待工作,他一絲不茍,從不馬虎。他出生于農民家庭,心地純樸,性格直爽,對農民群眾懷有濃厚的感情。他說,對農民群眾的忠誠,就是對黨的忠誠。為了工作,辛有旺甚至敢和領導較真。正是由于他那種認真負責的精神,原則面前不讓步的精神,全市農廉工作才取得了良好的成績,有力地維護了農民群眾的利益,維護了政治穩定、社會和諧,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