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峰 梁同波 石亮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南通衛生分院,南通 226007
衛生職業類院校
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的研究與探索
王云峰 梁同波 石亮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南通衛生分院,南通 226007
通過分析衛生職業類院校在江蘇省職業教育創新大賽上獲獎情況,以及調查衛生職業類院校學生對科技創新的認識和感興趣程度,探討了衛生職業類院校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的可行性,并對其科技創新活動的有效開展提出建議。
科技創新;創新大賽;衛生職業類院校
二十一世紀是科技創新的世紀,對人才的要求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底蘊,更應該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因此,世界各國都把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作為適應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職業技術學校作為專門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在培養創新型人才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力開展創新教育成為職業技術學校的迫切需求。
科技創新活動,是實施綜合素質教育的良好平臺,是培養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有效手段[1]。衛生職業類院校作為培養衛生服務型人才的基地,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服務型人才為主。由于其教學架構的特殊性,學生的知識架構與機械、電子類院校存在本質區別。再加上傳統教學模式中“創新”理念的缺失,使得衛生職業類院校在各類創新大賽中一直處于弱勢地位。江蘇省職業教育創新大賽從2006年開始到目前為止一共舉辦了四屆,通過對江蘇省四屆職業教育創新大賽獲獎項目的統計(表1)可以看出,衛生職業類院校獲獎項目數量少,每一屆創新大賽獲獎項目量均為個位數,四屆獲獎項目總和在創新大賽中獲獎比率只占1.0%。除此以外,衛生職業類院校科技創新項目范圍狹窄,除了“電話燈”、“三角出片器”、“氣囊式背帶”3件作品以外,其他12件作品均和醫藥衛生相關(表2)。由此可見,衛生職業類院校科技創新基礎薄弱,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有一定的難度。
但是,衛生職業類院校也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醫藥健康與人類社會活動密切相關,創新作品按學科類別劃分為13個學科,其中就有一個學科是“醫藥與健康學”(表2),而作為將來工作在醫療衛生服務第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對醫療領域的設施和改進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這就給衛生職業類院校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廣泛的空間。

?

?
為深入了解衛生職業類院校學生對科技創新的認識和感興趣程度,本課題組對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南通衛生分院的387名學生進行了專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1)91%的在校學生通過媒體對科技創新活動有一定了解,但無人進行過系統的科技創新理論知識的學習;(2)在校學生對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經歷較少,其中僅有3名學生曾有過科技小制作的經歷;71%的學生雖沒有過經歷,但想嘗試;(3)若學校成立發明創新社團,64%的在校學生表示感興趣并會積極參加。
由此可以看出,課堂教學中傳播科技創新知識的環節非常薄弱,學生缺乏系統性的創新知識的學習。但學生大多數都具備主觀創新意識,并表現出濃烈的興趣,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的主觀條件已具備。
綜上所述,雖然衛生職業類院校科技創新基礎薄弱,但開展科技創新活動仍有廣泛的空間。當然,這需要思想觀念、相關制度、專業課程、輔導教師等一系列因素的共同支撐。為了能夠在衛生職業類院校有效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形成持續創新的動力機制,本課題組提出以下建議:
傳統的“應試教育”嚴重束縛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同時也束縛了教師的主導性的發揮。目前,仍有很多教師和學生并沒有真正認識到科技創新活動在衛生服務型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作用,因此要進行大力宣傳,轉變觀念,在教師和學生中樹立“創新無處不在”的思想理念,為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掃清思想上的障礙。
完善的政策、制度和規范的管理能夠保證學生創新活動井然有序的進行,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充分發揮的空間。在此基礎上,把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納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標體系,并與獎學金評定、優秀學生選拔等評比活動掛鉤,從而調動主體和個體的積極性[2]。
目前,那些有科技創新意識和愿望的學生缺乏專業教師的指導,通過開設“TRIZ理論入門及實踐”,“專利檢索和專利申請”等相關課程,對學生進行科技創新理論知識的培訓,能夠深化科技創新的理念,用系統性的科學理論來指導具體的創新實踐。
這種以“科技創新”為中心的社團組織,是在學校團委的統一領導下、能夠為熱心于“科技創新”活動的學生提供有效的創新實踐場所和交流的機會。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創新性競賽活動,以及和兄弟院校的交流學習活動,促進社團成員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為鼓勵學生的創新熱情,形成長期的創新氛圍,衛生職業類院校要設立專項資金,對在科技創新、科技競賽和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的學生以及指導教師進行獎勵,對科技創新活動組織工作出色的團體進行表彰、宣傳和展示。
[1]周仲魁,夏菲,粱麗萍,等.建大學生科技創新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6(1):49-52
[2] 何萌,張宏.點擊創新時代——高校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指導淺論[J].科技信息.2009,19:121
[3] 張瓊,李富明.論高校科技創新教育的新思路[J].科技管理研究.2010,1:97-98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8.181
王云峰,研究生學歷,助教,主要從事醫藥教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