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群眾工作大文章,共創更加美好新生活
在“人民檢察為人民”的思想引領下,近年來,江蘇省檢察機關深入推進三項重點工作,積極創新執法理念和工作機制,不斷改進工作作風、方法,著力強化法律監督職能,為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日前,江蘇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徐安做客本刊編輯部,就檢察工作與人民群眾的關系,以及檢察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務和保障民生,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談了個人的見解主張。
《檢察風云》:胡錦濤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強調,要高度重視并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項權益。在今年年初的全國人代會上,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強調,“十二五”時期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過程中,切實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努力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我們注意到,您多次在公開講話中提到檢察工作和服務群眾的密切關系。能否請您具體闡述這一觀點?
徐安:正如胡錦濤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講到的,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脫離群眾是我們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我們是人民檢察院,檢察權來自人民,必須服務于人民,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的本質屬性。從這個意義上說,檢察機關既是法律監督機關,也是群眾工作機關,必須始終堅持立檢為公、執法為民。但是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由于長期執政和檢察隊伍成分的變化,目前檢察機關中群眾觀念缺失、宗旨意識淡薄、不善于做群眾工作等問題不同程度地存在,極個別人還有耍特權、抖威風,損害群眾利益的現象。如果我們對這些問題不引起足夠的警惕、不及時加以解決,必將削弱檢察機關的公信力,影響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江蘇檢察機關始終注重人民檢察為人民的宗旨,自覺把群眾工作貫穿于各項檢察工作之中。近期,省院出臺了《江蘇省檢察機關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群眾工作的意見》?!兑庖姟芬笕z察機關要自覺服務大局,積極參與和創新社會管理,把執法為民要求落實到檢察工作全過程,不斷加強和改進群眾工作,更加全面充分地履行檢察職能,為江蘇在新的起點上又好又快推進“兩個率先”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檢察風云》:“服務于人民”是個相對寬泛的提法,那么基于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職能,在維護人民群眾利益方面,具體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對檢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機制、新的作風。
徐安:檢察機關做好群眾工作,最根本的是要立足檢察職能,強化法律監督,不斷深化落實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在“十二五”時期,江蘇省檢察機關將緊緊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公共安全、公平正義、權益保障等問題,進一步突出法律監督重點,加大工作力度。
一方面,必須著力維護人民群眾利益,努力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嚴厲打擊黑惡勢力犯罪、嚴重暴力犯罪、多發性侵財犯罪,依法嚴懲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特別是有毒有害食品藥品等犯罪。要加強對多發高發犯罪的分析,查找社會原因,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開展綜合整治工作,有效預防和遏制這些犯罪的發生。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還要堅持寬嚴相濟,對一些輕微犯罪涉罪人員,依法實行輕緩處理,最大限度地增加社會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社會對立面。
同時,要根據人民群眾的期待,堅決查辦危害民生民利的各類職務犯罪,尤其要依法懲處在征地拆遷、社會保障、就業招生、環境保護等領域因貪污受賄、瀆職失職而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嚴重損害的大案要案,并加大對行賄犯罪的懲處力度。同時,要大力加強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深入開展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的專項預防,利用各類警示教育基地,對各級領導干部和公務人員進行廉政警示教育,努力從源頭上減少職務犯罪的發生,力爭使江蘇成為全國最少發生職務犯罪的地區之一。
近年來,人民群眾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越來越強,對司法公正的期望越來越高,同時執法不嚴、司法不公的問題在各地、各執法部門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法律監督是檢察機關的重要職能,要敢于監督、善于監督、規范監督,有效糾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罰代刑、違法立案、重罪輕判、枉法裁判、侵犯當事人人身權利等問題,維護國家法律的統一正確有效實施。對監督中發現的共性問題,要加強分析研究,及時與有關部門溝通,適時提出檢察建議,促進建章立制,提升公正廉潔執法水平。
《檢察風云》:您提到的這些工作的確是民眾當下尤其關心的問題,那么在新形勢下,要把這些工作落到實處,您認為需要哪些根本保障?
徐安:“檢察機關既是法律監督機關,也是群眾工作機關,必須始終堅持立檢為公,執法為民?!?/p>
徐安: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對檢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機制、新的作風。
近年來,江蘇檢察機關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理性平和文明規范執法的新理念。同時,要堅持機制創新,進一步完善執法辦案機制,堅持依法辦案與調解優先相結合,積極開展輕微刑事案件和解、民事申訴案件和解、涉檢信訪和解工作,促進案件以平和的方式結案息訴。
當然,在先進理念和科學機制基礎上,還要不斷改進工作方式和作風。在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檢察機關這方面也必須與時俱進。比如,要更加注重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切實改變怕群眾信訪、想方設法堵群眾上訪的做法,著力在“疏導”上下工夫,認真傾聽群眾訴求,引導群眾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要以熱情、謙和、務實的良好作風,樹立起檢察機關親民、愛民、護民的良好形象;要自覺接受群眾對檢察執法辦案活動的監督,真正使檢察權在陽光下運行等等。
《檢察風云》:有關機制創新,據我們了解,在這方面江蘇省檢察機關做了很多嘗試,能否請您具體介紹一下?
徐安:2010年以來,我們全面推行了“檢調對接”、社會風險排查研判等24項創新機制,取得了良好成效,得到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充分肯定。
江蘇檢察機關高度重視“檢調對接”機制建設,目前全省已經形成了檢察機關與社會大調解機構多層次對接的工作制度,涵蓋輕微刑事案件和解、民行案件息訴和解、涉檢信訪案件息訴和解,檢察機關在調解中起到了引導、指導、監督的作用。通過“檢調對接”程序,2010年全省檢察機關促成息訴和解4700余件,最大限度地化解了矛盾,促進了社會和諧。
推行社會風險排查研判工作機制,也是我省檢察改革創新中的一個亮點。2009年,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江蘇省檢察機關開始探索社會風險排查研判工作,以發揮檢察機關的獨特作用。2010年,我們制定了《江蘇省檢察機關風險排查研判工作意見》,對風險排查研判的形式、范圍、工作要求作出明確規定。在全面落實社會風險排查研判機制過程中,我省檢察機關緊緊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辦理的案件進行綜合分析研判,及時排查發現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以及社會建設、社會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隱患,積極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預防對策建議,強化源頭防范,努力減少和預防社會不安定因素。
總之,群眾工作是一篇大文章,也是社會管理的基礎性、經常性、根本性工作。檢察機關要始終堅持人民性,把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作為履行檢察職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重要體現,切實抓緊抓實抓出成效?!?/p>
采訪:盧勁杉 lusiping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