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娃
“星級管理”植入平安園區
文/艾娃
2011年5月27日,在上海市綜治辦召開的“社會管理創新綜合試點工作交流推進會”上,來自奉賢區現代農業園區黨工委書記陶建雄的交流發言,引起了與會代表的高度關注和好評。如何在創新理念的引領下,從解決源頭性、根本性、基礎性問題入手,創新和完善社會管理的體制機制和方法手段?這是社會發展新形勢下提出的新要求。對此,奉賢現代農業園區已然打好了“提前量”,他們通過幾年來的摸索和實踐,對外來人口實行管理項目化、系統化,創出了一套“多元化人口管理服務新機制”,堪稱典范。
一
6月20日,當記者隨同奉賢現代農業園區的政法書記鐘慧英等領導來到韓樹村一幢農民出租房時,不禁被眼前良好的居住環境所吸引,四周樹木環繞,地面整潔無一張紙屑,農用工具擺放整整齊齊,大門上方一塊印有“★★★出租戶”的標牌十分醒目。如此安寧和諧充滿田園氣息的居住場所,竟然安頓著8戶外來打工家庭,讓人很是驚訝。
“這兒人好,環境好,居住在這里安全而舒心!”一位年輕女子牽著小孩正在路邊悠然自得地溜達著,她操著湖南口音笑瞇瞇地對我們說。
當記者指著“★★★出租戶”的標牌好奇地問鐘書記時,她如數家珍般地告之,這是“多元化人口管理服務新機制”體系中對出租房實行“星級鼓勵式”管理的一種新模式。根據出租房屋結構及其附屬設施狀況,水電供應狀況、環境整治狀況、戶主遵紀守法主動管理狀況、承租人是否遵紀守法、證件齊全與否及友鄰關系相處情況等,逐月逐戶開展工作紀實,年內開展兩次“三星至無星四等級出租戶”評定活動,并將相應的星級張貼在出租戶標牌上,予以鼓勵。對主動提供信息和線索、積極配合督促區域內來奉人員登記辦證、積極參與調解矛盾的“三星”出租戶,年底由園區人口辦評選“一百戶”優秀出租戶并頒發證書和獎金,以資鼓勵。
這項機制的推出,其實就是發動組織群眾共同參與社會管理創新工作,形成齊抓共管創建平安園區、構建和諧社會的良好氛圍,同時也進一步密切了來奉人員與村民們的關系。
“掛上‘三星’,促使我有一種責任感充當老娘舅,幫助化解承租戶鄰里糾紛。”說起星級管理,村民老韓感觸頗深。他家有一幢三層的樓房,出租給8戶來奉人員家庭。今年5月的一天,有2戶人家為晾衣滴水產生口角,雙方互不相讓,越吵越激烈。眼看一場大戰即要爆發,老韓火速趕到。將雙方勸離后,分別與其交談,并最終促使兩家和解。
在來奉人員辦證中心,四周墻上掛滿了相關的辦證須知、操作程序及一系列的規章制度。盡管還未到上報時間,但兩位年輕工作人員正在對著電腦不停地輸入來奉人員變動數據。
園區人口辦主任康雄在旁說,自“多元化人口管理服務新機制”推行實施后,通過信息采集有償激勵機制,充分調動了園區綜治服務隊員、企業、建筑工地負責人等各層面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使其主動、及時反饋來奉人員、房屋租賃變動信息,從而實現三天內信息采集、登記到位,一周內辦妥居住證,及時上門送證。
二
建立“多元化人口管理服務新機制”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將服務貫穿于管理中,變“防范式管理”為“服務式管理”,凸顯人文關懷。園區著力于主動服務、跟進服務、上門服務、溫馨服務和現實服務等方面。切實提高服務水準,落實服務內容,以服務第一、無縫銜接的服務理念,突出一個“急”字;樹立有意識開展服務理念,培養開展服務的自覺意識,加大對轄區外來住人員的走訪頻率和指導上門服務的力度,及時掌握人員增減變動情況,以此展現一個“勤”字;樹立上門服務的理念,為外來人口辦理暫住證提供全方位便利服務,彰顯一個“快”字;通過打造窗口溫馨服務的氛圍,訴說一個“親”字;切實維護好來奉人員的合法權益,實實在在幫助他們排憂解難,打造一個“實”字。多重措施并舉,促進來奉人員更快更好融入園區及其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建設。
今年1月2日下午5時許,有人發現安徽籍農民工胡某摔死在工地上。經公安部門現場勘查及法醫鑒定,胡某系醉酒后高空墜落致胸、腹部損傷死亡。第二天一早,死者家屬帶了20多人到公司吵鬧,要求公司按照工傷死亡補償標準,賠償人民幣80萬元。公司方認為,胡某事發之日未上班,且又醉酒,不構成工傷死亡。胡某家屬情緒十分激烈,有人甚至要尋釁滋事。
園區調委會獲知后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調解員一邊做好防激化工作,一面收集有關證據及法律規定,引導當事人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要求公司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妥善解決問題。通過三天調解,促使雙方自愿達成調解協議:雙方確認胡某死亡排除他殺及安全責任事故,不構成工傷死亡;公司方愿意一次性補償胡某死亡喪葬費、供養直系親屬一次性救濟費、供養直系親屬生活困難補助費等各項費用共計人民幣8.3萬元;胡某家屬的食宿費用由公司方承擔。
1月8日,胡某家屬將其尸體火化并拿到了公司支付的補償金后,即返回安徽老家。雖然遭遇失親之痛,但對園區調委會及當地企業的人道撫慰與補助,他們深感滿意。
據統計,今年1-5月,園區及時化解調處來奉人員各類糾紛18起,幫助討回拖欠工資數額達84.3萬余元。
“園區待我們似家人,我們視園區為自己的家。當家人發生生命危險時,我們當然要挺身而出!”最近被授予“奉賢區見義勇為先進分子”的來奉人員丁盛鋼由衷地感慨道。今年元旦的早晨,家住園區金水苑的陳老太在河邊洗衣服時,不慎跌入冰冷的河中。當時周邊無行人,老人掙扎出水面后拼命呼救。住在附近的一位老人聞聲后第一個趕到河邊。他翻過河道欄桿,雙手死死抓住老太的手,終因其年邁體弱,無法將老太拉出水面。他就大聲呼救求援。在這危險時刻,剛買好早點的丁盛鋼聽到了呼救聲,飛也似的奔至現場,冒著隨時可能掉入河里的危險,毫不猶豫地爬上結了厚厚一層冰的河道水管,與他人一起奮力將老太救上岸。■
編輯:靳偉華 jinweihua1014@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