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峰
用活“辯證法”解開“硬疙瘩”
□李繼峰

“唯物辯證法要求我們,對于事物既不能只講一面,也不能沒有重點,更要防止一個傾向掩蓋另一個傾向,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我們要善用辯證法,解開管理上的死疙瘩,提升職工的幸福指數。”3月16日,皖北煤電集團錢營孜礦礦長陳鵬在點評工作亮點時,要求全礦管理干部善用辯證法,讓職工感受到“春天般的溫暖”。
“嚴”與“松”在3213工作面移運輸機時,副隊長沈守宇對運輸機底槽逐一對齊不理解,認為這是浪費時間,完全沒有必要,于是憑著資格老找跟班的李勝部長理論:“我干綜采16年了,從沒有這樣做過,這是在做無用功。”
“每件事都要按標準來。底槽不對齊,生產時可能造成斷鏈條事故。”剛剛走馬上任的李勝根本不松口:“底槽不對齊,就是不符合要求,不能驗收。您的‘老經驗’也要改一改了。”
升井后,李勝主動“討好”沈副隊長,送上一支香煙,并為其點上,這讓老沈也有點不好意思了。“抓工程質量關鍵在細節、在平時。咱作為帶兵的人,可不能松勁呀!”李勝說:“如果出了事故,不僅會影響生產,職工的士氣也會受影響,那就晚了。”
在這個礦2月份的處罰公示欄里,綜采事業部僅有一條信息,是全礦最少的。平時嚴了,違章現象就少了,員工收入自然高,工作勁頭就更大。
“愛”與“罰”今年3月上旬,青工小張在井下乘坐人車時,隨手把安全帽摘了下來,并把腳放在車內的坐椅上。這個小細節被安監員逮個正著,于是他讓小張去學習班學習。小張認為是安監員故意找他的茬,當場與安監員發生爭執,并揚言要對安監員進行報復。
得知情況后,礦上的“心理醫生”劉迎春主動來到小張住的公寓進行“家訪”。作為安監黨支部書記,他把小張列為心理診療“患者”,進行多方位的幫助。經過心理咨詢,劉迎春了解到,小張是家里的獨生子,剛和女朋友鬧矛盾,情緒波動較大,所以面對處罰時說話比較偏激。他與小張進行心理溝通“診療”后,使小張解開了心中的疙瘩,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表示以后再不當“猛張飛”了,并主動向處罰他的安監員承認了錯誤。
礦里對“三違”行為也有剛性的一面:出臺的“一號文”讓違章者既丟票子又丟面子,并推行“三違”積分制,對年度內多次違章的人員累計積分,達到一定標準時給予離崗學習直至開除礦籍的處分。2010年,全礦有40多名職工因此被解除勞動合同。
“大”與“小”“孫工,再講一個……”有人喊。3月16日,在開拓事業部學習室,技術主管孫傳錦正在給職工講安全事故案例。聽說我來采訪,職工們搶著說:“單位每天給我們講安全故事,大家愿意聽,而且容易記,對平時的安全工作大有益處。”
為提高職工的現場安全防范能力,更好地落實安全確認工作法,開拓事業部要求值班人員平時搜集事故案例,在班前講給職工聽,并組織大家分析討論事故的根源和教訓,使職工的安全防范意識大大增強。
“自從領導開始講故事以來,就連班里平時干活最毛糙的小伙子都認真進行‘手指口述’了。”黨支部書記祁家周介紹說。
這個礦在安全上算細賬、做小事的同時,在安全保障上堅持大投入,每年投入資金數千萬元,從綜采、綜掘裝備到井下巷道安裝的“智能扳道系統”,從自動報警監控系統到井下巷道內五光十色的文化燈箱,安全管理實現了全覆蓋,在職工勞動強度大幅下降的同時,安全更有保障。截至3月17日,這個礦已安全生產達673天。
(作者單位:皖北煤電集團錢營孜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