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 張志芳
用流程圖法排除鉆床Z35電氣故障
廣東 張志芳
筆者根據自己維修的實踐經驗和幾年實習教學總結歸納出用流程圖法來分析機床電氣故障,實踐證明,用這種方法去分析檢修機床對初學者的維修水平提高較快,就有關內容介紹如下:第一,流程圖的概念流程圖:就是根據機床電氣故障現象,分步采用假設的試驗法,然后根據電路原理圖,分析兩種不同的結果,使每一次試驗結果都與某一小范圍故障部位相聯系,這樣把整個故障范圍逐步分小。再利用測量法,通過少數幾次的電壓,電阻或電流的測量,就能立即找到故障點。流程圖法是將幾種常用故障分析方法的綜臺,它直觀,邏輯性強,便于理解和掌握。適合于對復雜機床電氣線路的檢修分析。第二,流程圖使用的符號畫法。1.流程圈常使用符號如下:①用于開始,其內寫明故障現象。②表示故障在這里要根據試驗結果來分叉,結果“是”或“動作”則從Y端流出結果,“否”或“無動作”則從N端流出。③表示故障流向。④表示故障流向的結束,其內容寫明故障點編號或某故障電器元件代號。2.流程圈的畫法從故障現象開始,結合電路原理圖分步試驗,并分析試驗結果找到相對應的故障部位在實際檢修時,由于每次試驗結果只有一個,這樣就可以只順著一條分支查下去即可,通常只要經過二、三步就可以立即找到故障點。
Z35型搖臂鉆床電路圖如圖1所示:

圖1 Z35型搖臂鉆床電氣原理圖
(一)主電路
Z35型搖臂鉆床共有四臺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其中主軸電動機M2由接觸器KM1控制,熱繼電器FR作過載保護,主軸的正、反向控制是由雙向片式摩擦離合器來實現的。搖臂升降電動機M3由接觸器KM2、KM3控制,FU2作短路保護。立柱松緊電動機M4由接觸器KM4和KM5控制,FU3作短路保護。冷卻泵電動機M1是由組合開關QS2控制,FU1作短路保護。搖臂上的電氣設備電源,由轉換QS1及匯流環YG引入。
(二)主軸電動機控制
主軸電動機M2的旋轉是通過接觸器KM1和十字開關SA控制的。十字開關由十字手柄和四個微動開關組成。
先將電源總開關QS1合上,并將十字開關SA扳向左方,SA的觸點(2-3)閉合,中間繼電器KA獲電吸合并自鎖,為其他控制電路接通做好準備。再將十字開關SA扳向右邊位置,這時,SA的觸點(2-3)分斷后,SA的觸點(3-4)閉合,接觸器KM1線圈得電吸合,主軸電動機M2通電旋轉。主軸的旋轉方向由主軸箱上的摩擦離合器手柄控制。將十字開關扳回中間位置,接觸器KMl線圈斷電釋放,主軸電動機M2停轉。
(三)搖臂升降控制
搖臂升降控制是在中間繼電器KA得電并自鎖的前提下進行的,用來調整工件與鉆頭的相對高度。搖臂升降前必須將夾緊裝置放松,升降完畢后又必須夾緊,這些動作是通過十字開關SA,接觸器KM2、KM3,位置開關SQ1、SQ2控制電動機M3來實現的。SQ1是能夠自動復位的鼓形轉換開關,其兩對觸點都調整在常閉狀態。SQ2是不能自動復位的鼓形轉換開關,它的兩對觸點調整在常開狀態,由機械裝置來帶動其通斷。
搖臂上升:將十字開關SA的手柄從中間位置扳到向上的位置,SA的觸點(3-5)接通,接觸器KM2得電吸合,電動機M3啟動正轉。由于搖臂在升降前被夾緊在立柱上,所以,M3剛啟動時,搖臂不會上升,而是通過傳動裝置先把搖臂松開,這時鼓形組合開關SQ2-2(3-9)的常開觸點閉合,為搖臂上升后的夾緊做好準備,隨后電動機M3通過升降絲杠,帶動搖臂上升。當上升到所需位置時,將十字開關SA扳列中間位置,接觸器KM2線圈斷電釋放,電動機M3停轉。KM2互鎖常閉觸點(9-10)恢復閉合后,接觸器KM3線圈得電吸合,電動機M3啟動反轉,帶動機械夾緊機構將搖臂夾緊,夾緊后鼓形開關SQ2-2的常開觸點恢復斷開狀態,接觸器KM3線圈斷電釋放,電動機M3停轉,完成搖臂上升過程。
搖臂下降:可將十字開關SA扳到向下位置,動作流程與搖臂上升相似。
為使搖臂上升或下降不致超出允許的極限位置,在搖臂上升和下降的控制電路中分別串入位置開關SQ1-1和SQ1-2作限位保護。
(四)立柱夾緊與松開的控制
立柱的夾緊與放松是通過接觸器KM4和KM5控制電動機M4的正、反轉來實現的。鉆床正常工作時,外立柱是夾緊在內立柱上的,當需要搖臂和外立柱繞內立柱轉動時,應先按下按鈕SB1,使接觸器KM4線圈得電吸合,電動機M4正轉,通過齒式離合器驅動齒輪式油泵,送出高壓油,經油路系統和傳動機構將內外立柱松開。松開SBI,電動機M4停轉。這時,搖臂可在人力推動下轉動,當轉到所需位置時,再按下按鈕SB2,接觸器KM5線圈得電,電動機M4反轉,在液壓推動下立柱被夾緊。SB2松開后,電動機M4停轉,整個“松開——移動——夾緊”過程結束。由于主軸箱在搖臂上的夾緊與放松和立柱的夾緊與放松是用同一臺電動機和液壓機構配合進行的,因此,在對立柱夾緊與放松的同時,也對主軸箱在搖臂上進行了夾緊與放松。
(一)搖臂只能上升,不能下降(或只能下降,不能上升)
搖臂升降運動有一個方向能進行,說明電動機M3及其供電線路是好的,故障出在控制機正、反轉的接觸器KM2或KM3及有關電路中。檢修流程如下:

圖2 搖臂單向控制故障處理流程

圖3 鼓形開關
(二)搖臂上升(下降)夾緊后,電動機M 3仍正、反轉重復不停
故障的原因是鼓形組合開關SQ2的兩副常開觸點調節得太近,使它們不能及時分斷引起的。鼓形組合開關的結構如圖3所示。
圖3中3和4是兩塊隨轉鼓5一起轉動的動觸點,兩副常開靜觸點1、2分別對應S02-1和SQ2-2。當搖臂不做升降時,要求兩副常開靜觸點1、2正好處于兩塊動觸點3和4之間,使S02-1和SQ2-2都處于斷開狀態。如轉軸受外力作用,使轉鼓順時針方向轉過一個角度,則下面一對常開靜觸點S02-2接通;若轉鼓逆時針旋轉一個角度,則下面一對常開靜觸點S02-i接通。由于動觸點3和4的位置決定了轉鼓旋轉至兩副常開靜觸點接通的角度,所以,鼓形組合開關SQ2是搖臂升降與松緊的關鍵。如果動觸點3和4調整得太近,當搖臂上升到預定位置,將十字開關手柄扳回中間位置時,接觸器KM2斷電釋放。由于SQ2-2在搖臂松開時已接通,故接觸器KM3得電,電動機M3反轉,通過夾緊機構使耀蓉孌緊。同時,搖臂夾緊機構帶動轉軸6逆時針旋轉一個角度,使SQ2-2離開動觸點4處于分斷狀態,KM3斷電,電動機M3斷電。由于慣性,電動機及機械部分仍繼續轉過一段距離。此時,因動觸點3和4調整得很近,使鼓形組合開關轉過中間切斷位置,動觸點3又將SQ2-1接通,接觸器KM2再次得電動作,電動機M3又正轉起來;如此不斷循環,造成電動機M3正、反轉擺動運轉,使搖臂關緊和放松動作反復不停。
(三)搖臂升降后不能充分夾緊
故障應在鼓形組合開關SQ2上,引起此故障的原因有三個:
1.鼓形開關動觸點的夾緊螺栓松動,造成動觸點3或4的位置偏移。正常情況下,當搖臂放松,SQ2-2接通,上升到位將十字開關手柄扳到中間位置時,接觸器KM3得電動作,搖臂自動夾緊。如果動觸點4位置偏移,使SQ2-2未按要求閉合,則KM3不能得電,電動機M3也就不能反轉進行夾緊,使搖臂仍處于放松狀態。
2.鼓形組合開關的動、靜觸點彎扭、磨損、接觸不良或兩副常開靜觸點過早分斷也可使搖臂不能充分夾緊。
3.在檢修安裝時,沒有注意鼓形開關的兩副常開觸點的原始位置與夾緊裝置的協調配合,起不到夾緊作用。例如,安裝與鼓形組合開關相連的齒輪時,如果與前面扇形齒條的嚙合偏移,就會使得搖臂夾緊機構在沒有到達夾緊位置(或超過夾緊位置)時便停止運動。
4.立柱只能放松不能夾緊(或只能夾緊不能放松)。
立柱的放松、夾緊是通過電動機M4正、反轉,驅動齒輪式油泵,送出高壓油,經一定的油路系統和傳動機構來實現的。立柱只能放松,不能夾緊,電氣、液壓、機械幾方面的故障都可能發生。檢修流程如圖4所示:

總之,電氣控制電路的故障查找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工作,也是實際工作中一項十分重要和繁鎖的工作,具體的故障查找方法也互不相同,控制系統出了故障,一時難以弄清是什么地方出了問題,就需要進行故障的查找,而故障點的查找又有一定規律,用流程圖法可以縮短電氣控制線路故障查找的時間。
(編輯 李艷華)
(作者單位:廣東省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