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衛強 卜質瓊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 廣東 廣州 510665)
電子政務實驗教學改革實踐*
鄒衛強 卜質瓊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 廣東 廣州 510665)
實驗教學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電子政務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電子政務實驗實訓教學的改革思路,最后給出了切實可行的改革方案。
電子政務;實驗教學;教學改革
電子政務建設是一項人機結合的復雜系統工程,有賴于大量的高素質人才,而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已不適應信息社會的發展需要。電子政務課程的授課對象是行政管理類、公共管理類專業的學生。目前,在教授此課程時,教師一般都是講授教材的理論知識,很多學生都無法正確理解和掌握電子政務。如何將電子政務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快速、全面、形象化地理解和掌握政府機關單位辦公相關流程呢?如果僅僅依靠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理論知識,效果無疑是比較低的。因此,改變“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模式,培養既懂管理理論方法又掌握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就顯得非常重要和迫切。實驗教學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實驗是搜集科學事實、獲取感性材料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形成、發展和檢驗理論的實踐基礎。在電子政務課程教學中運用實驗教學法,就是要通過“實驗”的方法使學生在驗證電子政務理論、檢驗電子政務管理方法、掌握電子政務技術的過程中培養并提升實踐和創新能力。
基本需求 行政管理類、公共管理類實驗教學平臺建設應圍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及理論教學、實驗教學、科學研究、校外實踐四位一體的教學模式,以教學目標、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的創新為指針,建設與學科特色相匹配、適應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共享的新型實驗教學平臺。實驗教學平臺的建設應滿足三個基本需求:(1)要結合網絡應用范圍,合理規劃網絡基礎設施,加強實驗教學網、校園網以及外網的建設,提高網絡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努力打造實驗教學平臺的“高速公路”。(2)要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連通實驗教學網、校園網及互聯網,實現各實驗教學平臺互聯互通、功能互動和資源共享。(3)要完善大型軟件實驗平臺建設,將模擬電子政務實驗平臺、正在建設的人力資源管理實驗平臺等大型教學系統進行無縫對接,發揮各實驗平臺的整體集成優勢,從而滿足跨平臺、跨學科的開放共享,并依托優勢學科資源和精干專門技術人才,創新電子政務實驗教學體系,建立實驗教學平臺對各層次學生的開放機制,提升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賴以生存的實驗教學平臺管理水平。
建設原則 模擬電子政務實驗教學平臺就是要使政府的實際網上辦公環境在實驗室重現,使學生在使用實驗室進行電子政務實驗時,一方面,能夠熟悉政府現代化辦公手段和技術,為就業后迅速適應政府信息化的辦公環境打下良好基礎;另一方面,能夠根據已經掌握的行政管理理論對現行的政府電子政務系統進行評估和改造。所以,該實驗室既是一個學習基地,也是一個將理論和實際相結合、進行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實驗田。為達到該目的,實驗室建設就既要具有真實性——真實地反映政府的網上辦公環境,又要具有擴展性——為學生留下創新的空間。具體來講,該教學系統建設遵循了以下原則:(1)真實可靠性。模擬實驗教學系統涉及的所有系統都是目前政府機構在廣泛應用的軟件系統,它通過系統構建、業務模擬和流程重現來真實地再現政府網上辦公的過程。(2)先進性、成熟性、穩定性。模擬實驗教學系統建設符合J2EE開發規范和WEB技術標準,嚴格按照國家有關信息安全標準進行建設,采用PKI安全服務機制,技術成熟,功能穩定。(3)開放性,可擴充性,互連互通性。模擬實驗教學系統建設采用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標準和規范,符合開放系統互連結構,注重采用XML、Web Service技術,使應用具備良好的開放性和互連互通性,便于實現各種業務功能、資源共享與交換及統一管理。
建設內容 在電子政務實驗教學改革實踐中,我們引入了一套電子政務實驗教學平臺——奧派電子政務實踐平臺。基于此平臺,學生可將理論結合實際,深入學習和掌握電子政務。該平臺是在一個完整的政府電子政務系統上進行模擬操作,讓實驗者在模擬實踐中體會電子政務給政府傳統辦公帶來的巨大變革,掌握大量電子政務系統的操作技巧,領悟實現電子政務的真正意義。電子政務實踐平臺包括政府辦公系統、政府信息門戶、行政審批系統、招標采購平臺、公文傳輸平臺、國有資產管理等模塊,如表1所示。電子政務教學實踐平臺按照電子政務成熟階段的政府組織機構和運行方式,建立模擬的一體化電子政務體系,讓學生在模擬環境下分別以公眾、企業、政府公務員等不同角色進入教學模擬系統的前臺(面向公眾和企業的門戶網站)和后臺(政府機關的辦公自動化系統或職能部門的業務處理系統)進行實際操作。通過這種生動形象的實際操作和情景式教學方式,使學生了解電子政務的整體形態以及政府內部管理與外部管理和服務等各個電子政務系統運行的方式。通過實踐課程學習對電子政務形成感性認識,通過實際操作體驗電子政務的基本功能,從而感受到實施電子政務的重要性,并能夠初步掌握實施電子政務的基本方法和策略。電子政務實踐平臺面向多個應用對象,成功地將政府機構、企業、政府工作人員等方面的應用需求整合在一起,學生可以用同一用戶身份分別登陸不同的模塊中,并可扮演同一模塊中的不同角色,能夠獨立地模擬全部的業務過程,如圖1所示。電子政務實踐平臺中的各個模塊均高度仿真了目前電子政務建設領域內的最先進應用手段和技術,將協同辦公、網上一站式服務、電子簽章等技術應用到實驗中,學生在學習時就處在最新的工作模式。
表1 電子政務實踐平臺實驗內容表
圖1 電子政務模型圖
通過并聯審批系統,企業和公眾可以獲得全面、準確的政務信息和“一站式”政務服務;實現政府內部的協同作業,提高辦事效率,簡化辦公流程,降低辦公成本,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同時獲取實時公眾申報進度數據和部門業務處理統計數據,推動政府部門工作績效的考核。電子政務實踐平臺針對中國電子政務的實際需求,推出適應各類政府機關應用模式的并聯審批應用解決方案。
電子政務實踐平臺的政府網上并聯審批系統就是通過建立一個基于信息網絡、區內各職能部門網絡互聯、“合署辦公”的“虛擬”行政服務管理中心,逐步實現各種在線行政服務的協同政務功能,為企業和居民提供“單一化”窗口和“一站式”服務,如圖2所示。依附“一站式”協同政務服務體系,可公開事務處理時間、過程及結果,大大提高政府公信力。通過政府網上并聯審批系統,可以規范政府職能部門的各項工作流程,提高辦事效能及服務質量,增加政府行政的透明度;可以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中的過程監督、管理評審、人力資源等管理要素,積累相關數據,為政府職能部門績效考核體系提供確實而有效的評估依據。
圖2 并聯審批系統基本應用模型圖
實驗實施目的:企業和個人通過網上并聯審批系統,向政府提出辦事申請,政府行政單位以同一窗口受理、網上發布、并聯審批、限時完成等工作原則完成辦事審批,并將結果告知企業和個人。
實驗實施過程:政府部門在政府網站上只有一個統一的入口受理用戶的申請。主受理單位在接收到用戶的申請后,核查該申請是否需要前置審批,如果不需要前置審批,則可直接在本業務的審批流程內處理該用戶的申請;如果需要前置審查,則主受理單位將該申請的前置審批子項目在網上直接發布到各個相關的前置審批單位進行并聯審批,并限制這些前置審批單位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審批;各前置審批單位在各自的審批流程內和額定工作日內處理這些前置子項目的審批工作。主受理單位匯集各前置審批的結果后,再在本業務的審批流程內完成該用戶的申請審批工作,并通過各種類型的通信方式通知用戶受理結果,同時用戶也可通過網站隨時查詢到自己申請的處理情況。
用戶直接在網上窗口提交申請和相關的基本信息資料,由主受理單位負責向各個相關的審批單位提交子申請。各個前置審批部門在本業務審批流程內對各自的子申請進行審批。主受理單位匯集這些審批結果后,再完成最后的審批工作。主受理單位的工作包括通知前置審批、協調處理及自身審批工作。
實驗教學不單純是理論課程的驗證和補充,實驗教學在學生知識建構、技能培訓、實踐能力培養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獲得廣泛的認可和相當的重視。面對電子政務實驗教學的困境,可以通過專業課程教學與實驗課程、實驗教學的綜合協調,通過營造實驗教學大環境等方式,從整體高度構建實驗教學體系,推進電子政務實驗教學建設。
結合專業課程設計實驗項目 就廣義的電子政務而言,它既包括具體的部門信息化、應用信息系統的構建,又包括抽象的流程優化、質量管理、資源整合等內容,而這些內容顯然不是一門電子政務課程能夠全面覆蓋并解釋清楚的。因此,在相關專業課程中設置實驗環節,開設實驗項目,將實驗內容直接指向教學對象、研究對象,不僅能充分利用現有師資力量、提高實驗設備的使用率,更能有力地支撐理論與技術人才綜合培養目標的實現,也符合開展電子政務實驗教學的初衷。因此,可以采用將實驗項目分散到專業課程教學,通過將實驗教學內容與專業課程教學相結合的形式,實現實驗教學培養目標。當然,采用這種模式,需要加強課程之間邏輯和結構上的聯系與綜合,需要調整這些科目相應的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考評方式等,有許多細節有待進一步驗證和完善。
運用多種方式開展實驗教學 管理類專業的實驗是通過對管理現象的觀測、模擬、分析、再現,幫助學生理解、把握管理理論和管理技術的原理及應用方法,從而靈活運用管理工具的。電子政務實驗教學所演繹、驗證的內容,不僅需要采用人機組合方式試驗,也應注重通過現場(實地)研究開展實驗。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應采取不同的實驗教學方法。例如,可以開展社會調研、案例研究等形式的實證研究;也可以通過參觀訪問、模擬實務等形式開展情境教學。學生可以組成小組進行協作式實驗,借助網絡技術開展遠程實驗,多單位合作開展聯合實驗等。采用多種方法開展電子政務實驗教學,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更重要的是能促進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建立實驗教學的社會支持系統 電子政務的產生與發展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解決電子政務實驗教學中的問題,也應該回到社會層面,從社會系統中尋找解決辦法。例如,政府部門可以提供政策支持,解決實驗教學經費缺乏、實驗教師編制不足的問題。電子政務管理機構可以提供電子政務規劃、實施方面的案例,可以展示運行中的政務平臺,供師生研習。企業可以提供模擬政務系統、系統解決方案等,供教學參考使用。學校方面可從社會公眾中尋求專業人才,充實實驗教學隊伍。通過政府與學校聯合、學校與企業聯合等形式,共建專業、課程、課題,共享實驗教學資源,必將極大地促進電子政務實驗教學發展。因此,應當建立起社會支持系統,通過協調社會資源解決電子政務實驗教學面臨的難題,支撐電子政務人才培養。
從整體出發,通過在相關專業課程中增設實驗環節,豐富實驗教學手段,整合實驗教學資源,建立社會支持系統等方式構建實驗教學體系和模式,將課程的實驗教學目的與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不僅可以加強電子政務實驗教學建設,更可以實驗教學為紐帶促進專業融合、課程融合,促進教學相長,最終提高學科專業的信息化水平,提升科研與教學質量。
[1]趙海英,張銳昕,孟蘭英.適應政府信息化需求,創建模擬電子政務實驗教學系統[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7,(7).
[2]高燕妮,黃萍.電子政務實驗教學改革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08,18(12).
[3]周賀來.電子政務[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7,(9).
[4]張基溫,張展為.電子政務導論[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
[5]Fountain J E.Building the virtual: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M].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01.
[6]Bekkers V.E-government and the emergence of virtual organizations in the public sector[J].Information Polity,2003,(8).
[7]姚國章,電子政務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G712
A
1672-5727(2011)04-0132-03
鄒衛強(1972—),男,廣東五華人,碩士,廣東技術師范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管理信息系統及人工智能。卜質瓊(1975—),女,湖南益陽人,碩士,廣東技術師范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電子政務及管理信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