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有根
(江蘇省句容中等專業學校 江蘇 句容 212400)
實踐“技能包”模式教學 提升機械類專業教學質量
尹有根
(江蘇省句容中等專業學校 江蘇 句容 212400)
通過“技能包”模式在機械類專業教學中的實踐,總結歸納實踐的全過程并進行深入思考,可以得出“技能包”模式在機械類專業教學中實施所必需的三個必要條件:要讓學生充分意識到自己的潛能;要強化職業學校教師的主人翁意識;學校要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技能包”模式;機械類專業;教學質量
我國的中等職業教育在改革開放三十余年后迎來了又一個大發展的春天。《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發展職業教育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改善民生、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同時還指出:“把職業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發展規劃,促使職業教育規模、專業設置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由此可見,國家對職業教育空前高度重視,對職業教育完成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歷史使命的殷切期望。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引導支持下,中職學校正大張旗鼓,加強硬件設施投入的力度和建設速度,同時,對職業教育教學方法的學術性探討氛圍也越加濃厚。“技能包”模式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提出的。
“技能包”原是電腦游戲中約定俗成的詞語,意思是將多種獨立的游戲“技能”進行壓縮打包,占用更小的空間,便于交易。“技能包”模式旨在給學生確定一個更具體的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專業素質,從而實現學生高起點、高平臺就業的最終愿望。
不久前,一位我校往屆畢業生來到學校看望老師和師傅,筆者在與他交流的過程中得知了他的現狀:他在學校分配實習的單位只工作了兩個多月,然后轉換了好幾個單位,做過車工,干過修理,長了很多見識,終究悟出了在學校學到的知識甚少,到了社會上非常被動。學生走后,筆者陷入了沉思。這個學生在校期間表現一直不錯,各門功課都學得很好,動手能力也蠻強,畢業前對自己很有自信,但為何走出校門就感到身處困境?究其原因,與目前中等職業學校的發展現狀不無關系。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許多職業學校處于招生難的困擾當中,學校無奈只有降低招生門檻,甚至沒有門檻,招來的學生素質參差不齊,無法提升教學內容的難度和深度,無法提高專業技能訓練的層次和水平。學校始終走的是一條低端招生、低端教學、低端就業的道路。而企業和社會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的專業素質和技能操作水平的綜合素質較高的技術人才,這就要求學校即使是在低端招生的前提下,也要克服種種困難,走出使大部分學生高端就學、高端就業的新路子。這就為“技能包”模式的實踐提供了一個恰如其分的背景。
機械類專業是我校著力建設的重點專業,目前正在以“技能包”模式在機械類專業教學中的實踐為課題,進行為期3年的教學試點。我校的實踐過程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技能包”模式的規劃階段 機械類專業涵蓋范圍極廣,理論知識體系龐大,涉及的技能工種較多。要使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里學到需要的理論知識,構建較完整的知識體系,達到就業時所需要的技能水平,就要求我們在“技能包”模式實踐的初始階段必須進行科學而又詳細的規劃。首先,我校根據機械類專業的發展現狀和自身特點,認真組織調查研究,并與用人企業共同商討,分析各就業崗位的關鍵能力,以職業資格標準為主線,將各項工種所需技能進行篩選、分類、綜合,確定了機械類專業的多個“技能包”,具體分類如表1所示,各“技能包”之間的關聯如圖1所示。我們通過對各項技能的有機組合,使學生能夠掌握至少兩項專業技術技能,而各項技能的關聯性對每項技能的掌握又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同時,各項技能的有機組合也有助于學生構建一個較為完整的理論知識體系。其次,我校在機械類專業硬件設備投入上加大了力度,在原有各類機械設備的基礎上,又投入巨資購買了一大批技能訓練必需的各類設備,如新添了多臺數控銑床、數控線切割機床、加工中心等,為我校“技能包”模式的實踐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表1 “技能包”分類表
圖1 “技能包”之間的關聯圖
“技能包”模式的實施階段 我校將“技能包”內技能項目的教學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具體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在校學習期間。主要利用學校的教學設施開展各項技能訓練。“專業基礎技能”主要通過實驗實習、教學實習、綜合實踐及專業技能訓練使學生能熟練掌握 “CAD/CAM二維圖形的繪制”、“零件圖和裝配圖的識讀”等。“專業崗位技能”主要通過“工作過程導向”課程(如《金屬加工常識》、《數控加工》、《數控編程》等)和專業綜合實踐(如普車訓練、鉗工訓練、數車訓練等)的有機結合進行教學。為提高教學效果,我們將“工作過程導向”課程的教學地點轉移到技能操作教學的現場,通過實際操作和具體實物的演示進行教學,將工廠的生產實踐與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教室和工廠融于一體、教師和師傅融于一體、學生和員工融于一體。第二階段為畢業實習期間。主要通過校企合作,學生到企業生產崗位,在企業技術人員的幫助指導下,有針對性地強化崗位技能訓練。此階段學生在真實的生產崗位參與生產管理的全過程,在重點訓練崗位技能項目的同時,熟悉生產環境,學會與人相處,培養應對生產中突發事件的能力,培養愛崗敬業精神。
“技能包”模式的總結階段 任何理論即使很先進,在實踐的過程中也會暴露出一些問題,“技能包”模式的教學實踐也不例外。這就需要我們在進行了一個階段的實踐后及時總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適時適度作出相應的調整,使“技能包”模式的教學實踐取得更好的效果。
“技能包”模式是近年來提出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我校將其運用于機械類專業教學的實踐過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同時我們也感到,要將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我們覺得,若將“技能包”模式的教育教學理念成功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必須具備以下三個必要條件。
要讓學生充分意識到自己的潛能 在長期以來中等職業教育發展受約束的情況下,職校學生文化基礎薄弱,素質不全面已成為社會的共識,甚至連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及學生本人也這樣認為,由此導致教師教學內容淺顯,教學方法粗糙,家長對子女不管不問,學生對自己缺乏信心、自暴自棄。誠然,應該承認目前職校學生的素質與普高學生的素質沒有可比性。但作為職業學校的教師應該看到:中等職業教育階段的學生年齡大多在16~18歲之間,可塑性很強,他們有著憧憬美好未來的強烈愿望。關鍵是要讓學生自己認識到這一點,意識到自己身上潛在的能量,及時地釋放出來。最近,筆者的一個學生回校看望老師,和我談了談他的近況,令我很吃驚,但隨后我又覺得這是一種必然:這名學生剛參加工作半年,當初在學校還未涉及專業課學習時,學習態度不端正,上課睡覺,經常違反學校的一些規章制度。學習了專業課后,逐漸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有一次,筆者發現他在鉗工訓練時非常認真,直覺告訴我他動手能力較強,于是我將他招進我帶的車鉗興趣小組,對他進行了鉗工技能和車工技能的扎實訓練,基本達到了高級工的水平,現在,他在上海的金緯機械有限公司的一個精車加工車間工作,月薪達6000元。
要強化職業學校教師的主人翁意識 任何一種新教育思想的實踐都需要一線教師的全程參與、全身心投入。“技能包”模式的教學實踐也不例外,只有強化職業學校教師的主人翁意識,不安于現狀,勇于突破,才能使“技能包”模式通過教學實施得到理論完善和實踐推廣。
學校要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學校的保障并非僅僅停留在經濟層面上,在管理制度上的支持往往更為重要。一些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首先要突破的是原來古板的教學流程和陳舊的考核管理制度,“技能包”模式也不例外。“技能包”模式的教學實踐不可能是一個人的行為,將涉及學校的眾多部門,需要一批教師和眾多學生的積極參與。
以上只是筆者和同事在一段時間教學實踐后的一些觀點和想法,希望能與兄弟學校的同行進行更直接的交流,使“技能包”模式不斷完善。
[1]朱永永.技能包模式應用于職業教育的思考[J].成人教育,2008,(4).
[2]趙明珍.基于職業教育“工作過程導向”課程理論探索“技能包”的開發與應用[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18).
[3]姜大源.德國職業技術教育動向[J].職業技術教育,2005,(18).
G712
A
1672-5727(2011)04-0168-02
尹有根(1978—),男,江蘇省句容中等專業學校教師,中學一級教師,鎮江市職業教育學科教研基地機械專業中心組成員,主要從事中職機械類專業教學。
(本文責任編輯: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