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齊尚 吳浪
朱讀穩:承接產業轉移 實現轉型發展
本刊記者/齊尚 吳浪
“十一五”以來,安慶市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扎實推進“千億安慶、活力安慶、和諧安慶”,全市呈現出經濟加快發展、結構明顯優化、效益顯著提高、民生有效改善、社會持續穩定的良好勢頭。“十二五”時期是安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攻堅期、工業化城鎮化的加速期、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關鍵期。那么,安慶應如何科學承接產業轉移,實現轉型發展?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安慶市委書記朱讀穩接受了本刊記者專訪。
“在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中,我們主動參與區域分工,堅持合作承接、科學承接、創新承接,在承接中轉變,在轉變中提升,在提升中發展,努力走出一條具有安慶特點的轉型發展之路。”朱讀穩從四個方面解讀了如何轉型發展。
一是將產業結構調整作為主攻方向。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和后發優勢,增強承接產業轉移的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力,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圍繞石油化工、紡織服裝、機械裝備制造和農副產品加工等優勢產業,以具有相關產業定位的開發區為重點,加大產業鏈招商和組團式招商力度,促進企業集群發展,提高產業集中度,加快培育“千億產業”和“千億園區”。利用傳統商品集散中心市場腹地廣闊的優勢,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商貿企業和大型物流集團,推進城區商業中心建設,完善城鄉商品流通網絡,著力打造聯結長三角物流圈、輻射皖贛鄂交界地區城鄉市場的區域商貿物流中心。挖掘文化旅游特質資源,引進發達地區資金和市場運營方式,推動文化與旅游產業發展融合,建設國內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二是將自主創新作為根本動力。采取相關財政、稅收、金融和政府采購政策,促進創新平臺建設,積極發展各類民辦科研機構和企業技術中心,圍繞精細化工、汽車零部件、紡織服裝、農產品深加工等支柱產業建立創新基地。堅持改造提升、自主創新、招商引進并舉,通過設立5億元規模的新興產業引導資金,激勵扶持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今年將推進飛凱高分子材料、光大光伏發電、和興生物塑料等項目加快發展,并開工建設非晶軟磁及復合材料、太陽能光伏玻璃生產線項目。
三是將清潔發展作為重要著力點。承接產業轉移,絕不意味著承接傳統發展模式,絕不意味著承接落后生產能力,絕不意味著承接環境污染。在示范區建設中,堅持節能減排不放松,加強節能環保重點工程建設,堅決控制“兩高”和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設施加快建設、正常運營。
四是將改善民生作為最終落腳點。承接產業轉移,既注重技術含量與產業層次,又注重質量和效益,對具有較強就業帶動能力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服務業的轉移也大力支持。加強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為勞動者提供優質就業服務,為外來企業提供高素質員工。同時,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在城鄉、園區和企業高效覆蓋。特別是強化園區企業社會化服務,創新園區社會管理,積極創造和諧園區、和諧企業、和諧勞動關系。

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安慶市委書記朱讀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