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美關系要好起來才行

2011-11-08 08:29:06李才義
領導文萃 2011年9期

□李才義(本刊特約記者)

中美關系要好起來才行

□李才義(本刊特約記者)

《領導文萃》:2011年新年伊始,國家主席胡錦濤成功地對美國進行了國事訪問。這次訪問重新定位了21世紀的兩國關系,規劃并且大大拓展了兩國之間的合作領域,這是自中美建交32年來兩國關系發展中的又一個里程碑。請問陶教授怎么理解此次胡錦濤主席對美國的訪問?

陶文釗:胡錦濤主席的訪問是一次歷史性的訪問。我想主要有這樣幾個原因。首先,經過30多年的發展,兩國關系與先前發生了許多變化,兩國需要對過去的經驗加以總結,對兩國關系進行再確認,為下一個30年、為21世紀兩國關系確立新的定位。其次,進入21世紀,國際形勢發生了許多變化。尤其是2008年9月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給國際政治帶來了許多改變:一些國際體制需要改革和完善 (如國際金融體制),一些國際體制需要構建(如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體制),兩國關系對于國際政治可以和應該起到什么作用,這是兩國關系面對的新問題。第三,去年中美關系遭受了不少沖擊和震蕩,在兩國和國際上都產生了對兩國關系的一些猜測和混亂想法,需要兩國領導人對兩國關系有一個明確的說法,從而使兩國關系能在穩定的基礎上繼續向前推進。

《領導文萃》:從1979年兩國關系正常化以來,到此次胡錦濤主席對美國的訪問,中國領導人對美國進行過三次國事訪問,每次訪問都是在中美關系進入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進行的,請陶教授談談鄧小平與江澤民先后對美國訪問的意義。

陶文釗:中國領導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美國進行過三次歷史性的訪問,從而推動了兩國關系克服障礙,不斷向前發展。

鄧小平1979年1月底對美國的訪問是中國領導人對美國進行的第一次歷史性訪問。鄧小平十分重視中美關系,1978年12月16日 (北京時間)中美發表了 《建交公報》,兩天后,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開幕。而全會前的中央工作會議更是與中美建交談判同時進行的,這不是偶然的巧合。在鄧小平改革開放的大戰略中,與美國關系的正常化是重要的一環。美國是西方世界的頭,在國際安全體系、經濟體系中占有首要地位。如果美國抵制、排拒中國融入國際體系,那中國的改革開放就會遇到巨大的外部障礙和困難。中美邦交正常化之前,雖然不少西方國家已經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但由于中美沒有建交,它們常常看美國的眼色行事,所以與中國的關系也發展不起來。中美關系正常化能使中國的改革開放擁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外部安全環境。再者,中國現代化建設需要資金、技術和市場,美國作為經濟和技術最發達的國家,可能成為中國所需的資金和技術的重要來源,成為中國商品的重要市場。1978年12月中央工作會議期間 (也正是中美建交談判期間),鄧小平在談及中美建交問題時說,“這確實是個大局”。 三十幾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當初鄧小平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美國因素至今仍然是關系到中國安全、國家統一和實行現代化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鄧小平的訪問揭開了中美關系歷史的新篇章,給剛剛正常化的兩國關系注入了巨大的動力。在他訪問之后,兩國關系恰似長江大河開啟了閘門,迅速獲得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江澤民1997年10月對美國的國事訪問是冷戰結束后兩國關系重新正常化的標志。90年代初冷戰的結束改變了全球的地緣政治格局,中美關系解凍和正常化時的兩國共同的戰略基礎不復存在,兩國關系需要新的基礎、新的定位、新的確認。90年代初,兩國關系持續動蕩。但經過數年的磨合,冷戰后國際關系的事實終于使美國認識到,在后冷戰時期兩國仍然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中美兩國仍然互有需要。美國社會逐漸重新建立起對中美關系的共識,這才有江澤民的訪美。這次訪問,以及克林頓次年6月底對中國的回訪,是兩國對雙邊關系的再確認。它表明,兩國關系在后冷戰時期已經建立在新的基礎之上,雖然當時美國社會對兩國關系的共識仍然脆弱,克林頓的訪問也引發了共和黨的反彈,但正是由于有了這種再確認,兩國關系才能經得起90年代末的強烈震蕩,尤其是1999年5月8日“炸館”的沖擊。而且兩國最終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達成協定,美國通過了對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系立法(PNTR)。這個立法是中美關系中最具有實質性意義的突破。

《領導文萃》:2008年底美國總統選舉時,中美關系沒有成為那次大選的議題,這在冷戰結束以來美國總統選舉中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人們對中美關系的未來發展寄予了極大的期望,認為中美關系將走向更加成熟,而且那時的金融危機也使兩國需要同舟共濟,共同應對艱難而復雜的局勢。事實上,奧巴馬執政的第一年中美關系呈現出許多積極因素,然而,2010年1月伊始,中美關系卻面臨許多嚴峻考驗,對此巨大的反差,陶教授怎么理解?

陶文釗:奧巴馬當政兩年來的中美關系形成鮮明對照。2009年的兩國關系可以說是晴空萬里:美國新舊政府的交替沒有對兩國關系造成傷害,這是冷戰結束以來的第一次;2009年4月1日兩國領導人在倫敦20國峰會期間會晤就確定了建設兩國積極、合作、全面的關系的定位,并把戰略經濟對話與戰略對話整合成戰略與經濟對話,并提高了層次;11月奧巴馬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發表了《聯合聲明》,其中對兩國的關系有一些新的重要的積極表述。但進入2010年中美關系的上空卻是陰晴不定,常常是布滿了陰霾:從年初的售臺武器,到2月達賴訪美,到兩國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的分歧,美韓、美日軍演,南海問題上的嗆聲,人民幣匯率的爭端,等等,不一而足,簡直是兩國關系中的分歧全面開花。在中國、在美國、在國外,許多人都納悶,中美關系這是怎么著了?剛剛還說得好好的,怎么說變就變了,中美關系到底往哪里發展?中美兩國是否會陷入新的冷戰?有人認為,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候,美國討好中國,希拉里·克林頓國務卿也大談“同舟共濟”。現在美國經濟已經在復蘇,美國就回過頭來與中國“同舟相斗”了。有觀察家甚至認為,美國已經把中國當作主要的對手,主要的威脅,“美國的戰略調整已經到位”,等等。在兩國的媒體上,在網上我們都看到了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意見和分析。

其實,上述問題的產生有諸多原因。首先,在2009年,中美雙方都在紀念兩國建交三十周年,美方一些有影響的人士甚至提出了G2的概念,雙方對下一個30年兩國關系的期望都被抬得過高。實際上,兩國關系的基本格局并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即兩國既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又在一系列重要問題上存在分歧。其次,2009年11月兩國的《聯合聲明》發表以后,中方正等著美方兌現聲明中的承諾,結果等來的是售臺武器和接見達賴。中方的失望自不待言,反應也就非常強烈。第三,此次金融危機給國際關系帶來的一個變化就是加速了中國的崛起,一些本來可能在五年到十年里發生的事情,現在在一兩年里發生了: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為世界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世界最大的出口國,2008年北京成功的奧運會,2010年上海的世博會,如此等等,一些國家,包括中國的周邊國家對此缺少思想和心理準備,他們對中國有擔心,從而給中國的周邊環境,包括中美關系帶來了新的復雜因素。

《領導文萃》:說到中國周邊問題,去年美國在中國周邊動作頻頻,不僅與韓國、日本進行聯合軍事演習,與印度、澳大利亞等國加強包括軍事在內的各種關系,而且還在與東盟的會議上對南海問題指手畫腳,給中國施加了極大的壓力,奧巴馬總統、希拉里·克林頓國務卿都聲稱美國要重返亞洲,一時間好像美國就要建立亞洲版的北約來遏制中國,中國的周邊環境究竟發生了什么變化?

陶文釗:去年中國的周邊問題頻頻,成為兩國關系中的重要爭議。從奧巴馬政府上任以來,宣布高調重返亞洲,雖然美國從來沒有離開過。這是因為,許多美國政界和學界人士認為,這十幾年來,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不斷增長,而美國在這里的地位受到削弱,造成了這里力量對比的所謂“失衡”。 在東北亞,中國已經取代美國成為日本、韓國的最大貿易伙伴,中韓貿易額比韓美加韓日還多,中國還是韓國最大的投資目的地,是韓國人出國首選的地方,中韓之間的定期航班比中國與別的國家的航班都多,韓國在中國有八個總領事館,可見兩國關系的密切程度。美國與日、韓雖是盟國,但美日之間和美韓之間都存在著爭端。美日之間的問題主要是沖繩基地的調整。雖然2006年兩國達成了普天間基地搬遷的協定,但沖繩人民一直要求重新談判,讓美軍基地撤離的呼聲不斷。鳩山向選民許諾與美國重開談判,結果碰了美國的釘子;他提出東亞共同體,其中不包括美國,引起美國強烈不滿。韓國要求在2012年收回戰時指揮權。美國感到美國與日、韓的同盟關系遭到了削弱。在東南亞,至少從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開始,中國加大了改善與東南亞國家關系的力度,并對東南亞國家給予實實在在的幫助,使它們認識到,中國的發展給它們提供了機遇,這才有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達成。2010年這個自貿區已經正式運行,這是中國——東盟關系中的大事。中國并通過10+1、10+3、東盟地區論壇等機制不斷增長對這個地區的影響力,從地區一體化進程中得到好處。而克林頓政府對東亞金融危機反應遲鈍,無所作為。小布什政府把這里視為反恐的第二戰場,但美國的強硬政策與這里的一些穆斯林大國如印尼又有分歧。除了反恐,美國對于東南亞似乎不再有多少別的興趣,美國長期拒絕簽署《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國務卿賴斯兩度缺席東盟地區論壇,美國對東南亞的投資和貿易整體呈現下降趨勢,因此在布什第二任期就有美國學者批評布什政府忽視了東南亞。奧巴馬政府上任以來,先是忙于應對迫在眉睫的金融危機,等到稍微騰出手來,就來重建在亞太地區的“領導地位”了,看來勢頭很猛,但實際是以攻為守,是對中國影響力增長的一種反應。 而且奧巴馬政府受到國內外種種問題的牽制,在這里可以投入的力量是有限的,可以說后勁不足。我對周邊形勢總的說來是樂觀的。

首先,我認為我們過去一直實行的睦鄰政策是成功的。這個政策為我們的現代化建設營造了良好的周邊環境,我們要繼續堅持,不要有絲毫的動搖。我們與周邊國家的關系已經有了牢固的基礎,今后工作的前景也是很好很光明的。

其次,周邊國家與中國毗鄰而居,山水相依,經濟上高度依賴,他們不會一頭扎到美國懷里來反對中國,有些國家只是希望在美國與中國之間尋求一種平衡,而美國則希望以這些國家來牽制、平衡中國,美國與這些國家之間是一種相互利用的關系。在南海問題上,一些國家公然表示,不希望美國介入他們與中國之間的爭議。他們甚至不希望中美之間真的發生對立或對抗,因為果真那樣,他們就要進行困難的選擇,看站在哪一邊。有的東南亞國家有一句話,叫大象打架,草地遭殃,正是這種心情的反映。在2010年9月23日的第二屆美國-東盟峰會上南海的問題就沒有提起。

第三,我們與一些國家有領土爭議,這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不是今天產生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時間,需要一定的條件。現在時機也許仍不成熟,我們在宣示主權的同時,仍然只好把它暫時擱置起來。同時我們也要發展與這些國家的關系。不能因為要睦鄰,在該宣示主權時退縮;但也不能因為要宣示主權,就對睦鄰政策產生懷疑,或者把這個政策丟掉了。如果把消除分歧作為發展關系的前提,那關系就永遠發展不起來,受到損害的是雙方的共同利益。

有學者提出,在亞太地區現在有兩個體系:一個是以美國為中心的安全體系,一個是以中國為中心的經濟體系。亞太地區的許多國家與美國有同盟關系,即使沒有正式結盟的,也依賴美國在戰略上來“平衡”中國的崛起;但在經濟上,它們從中國的發展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現在根本就離不開中國。美國學者提出,如果真是那樣,亞洲就成為中國的利潤中心,而成為美國的成本中心,這就對中國太有利了。美國的利益需要一種比這更平衡的結局,那就必須與中國進行更加有效的合作。

《領導文萃》:面對中國的發展趨勢,美國意識到要遏制中國已經行不通,中美關系不是冷戰時期那種非敵即友、黑白分明的關系,怎么定位現在的中美關系呢?

陶文釗:胡錦濤主席對美國成功的國事訪問廓清了中美關系的天空。兩國領導人發表的多次重要講話和 《中美聯合聲明》向全世界宣示,中美兩國雖然有種種分歧,但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合作是兩國關系的主流,中美將共同努力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關系。中美將共同努力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關系,這是對兩國關系的一個十分積極的新定位。美方重申歡迎一個強大、繁榮、成功、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的中國,也就是說,美國的政策不是要遏制中國的崛起。實際上在今天的世界上,即使有人想遏制中國,他也做不到。中方則表示,歡迎美國作為一個亞太國家為本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做出努力。在美國,一些把中國當作威脅的人總是說,中國的目的是要把美國趕出西太平洋,要使西太平洋成為中國的勢力范圍,這種說法不是沒有根據,就是別有用心。中國沒有這個意圖、也沒有這種能力來挑戰美國在全球的地位,包括在亞太地區的地位。中國想要的是一個開放、包容、和平、穩定和繁榮的亞太地區,在這里,中國、美國以及本地區其他國家都可以得到發展。因此,可以說中美是全面合作伙伴關系。

中美兩國不僅在雙邊問題上,而且在地區和全球問題上;不僅在經濟方面,而且在安全、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等問題上都有廣泛的共同利益。進入本世紀,兩國關系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在雙邊關系中有越來越多的地區和全球性問題,有的學者把它稱為中美關系的全球化。由于中美兩國的重要性,兩國關系對于國際社會自然就十分重要。努力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可以說是兩國的一種國際義務、國際責任。后冷戰時期的一個特點是非傳統安全威脅突出。這種威脅大致有三類:一類是處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如自然災害,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另一類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安全問題,如恐怖主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販毒,販賣人口等等;第三類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如全球金融危機等。對于這些威脅,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置身事外,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單獨應對。唯一的辦法是國際社會合作加以應對,惟其如此,這些年關于全球治理的討論非常熱門,全球治理毫無疑問缺不了大國的參與。前些時候有人提出G2的概念,似乎是強調美中兩國合作對全球治理的重要性。兩國都沒有接這個茬,溫家寶總理在2009年11月奧巴馬總統來訪時還特別就此做了說明,表示G2不是中國的政策。但大概沒有人懷疑,中美兩國的合作對全球治理的重要性。奧巴馬總統也一再強調了這一點。他在2009年5月中美第一次戰略與經濟對話的開幕式上的致辭中就說:“美中關系將塑造21世紀,與世界上任何雙邊關系一樣重要。因此,我們必須鞏固雙邊合作伙伴關系,這是我們共同承擔的責任”。“美中兩國擁有共同利益。雙方的合作有利于兩國人民和整個世界,這也是解決當前眾多全球性挑戰的一個先決條件”。

在此次《聯合聲明》中有三個問題給人印象特別深刻。

第一,在安全方面,兩國領導人在朝鮮問題上達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共識。去年半島局勢持續緊張,不僅半島南北雙方的人民繃緊了神經,而且東北亞各國都受到影響,中美關系也備受牽累。中國為維護半島和東北亞的和平和穩定,一再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力求盡早重啟六方會談,卻很少得到美韓方面的回應。現在,中美兩國領導人就一系列重要問題達成共識:維護半島和平與穩定、實現無核化目標、改善南北關系的重要性。兩國領導人還特別強調了六方會談的重要性。因為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態,在美國有一種相當普遍的否定六方會談的看法。現在兩國領導人以明確的語言宣示,要全面落實六方會談“九·一九”共同聲明,盡早重啟六方會談。在胡主席訪美之后,美國副國務卿斯坦伯格訪問了韓國。在他訪問之前,韓國一直要求把重啟南北對話與朝鮮在“天安艦”事件和延坪島炮擊問題上“道歉”相掛鉤。在他訪問之后,韓國的立場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同意與朝鮮舉行對話。雖然2月8、9日的大校級工作會談沒有取得共識,但雙方現在可以坐在一起談了。對話總比對抗好,它起碼表示了雙方愿意改善關系,愿意降低半島的緊張狀態。可以預計,經過有關各方的共同努力,今年半島緊張局勢會逐漸降溫,重啟六方會談的可能性很大。

第二,中美兩國的經貿關系是兩國共同利益的杰出代表。兩國互為第二大貿易伙伴多年,2010年兩國的雙邊貿易額達到3800億美元,占了中國對外貿易的12%強,中國對外貿易順差的95%來自美國。而中國則是美國的第三大出口市場,是美國出口增長最快的市場。兩國經濟上的相互依賴還在繼續加深,確實是誰也離不開誰。《聯合聲明》繼續強調了兩國經貿關系的重要性,兩國領導人同意推進全面經濟合作,并且提出了“建設全面互利的經濟伙伴關系”的說法,并要進一步確立全面經濟合作框架。聲明也提到了經貿關系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辦法。我相信,只要認真落實聲明的規定,這些問題是可以逐步得到解決的。我相信,經貿關系將繼續在兩國關系中發揮穩定器、減震器的作用,將繼續為兩國關系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兩國在發展雙邊的經貿關系的同時,也充分注意到了對于國際經濟和貿易的責任。其中包括:在后金融危機時期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方面進行合作,推動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實現,支持20國集團在促進全球經濟復蘇中的努力,推動世界貿易組織多哈回合談判取得成功,等等。這些都表明兩國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在不斷加強,也是兩國對國際社會應盡的責任。

第三,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和在綠色能源方面的合作是中美兩國利益的新的交匯點,是兩國合作的新亮點。這種合作在2008年已經啟動,這幾年不斷取得進展。在2010年的戰略與經濟對話中,“戰略軌道”的主要成果也體現在這一方面。在此次兩國簽訂的450億美元的經貿大單中,涉及能源領域的超過了200億,足見其重要性了。美國杜克能源與中國最大的民營能源企業新奧集團簽署了在兩國建設綠色城市的技術的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合作建設包括能源生產、儲運、應用、再生和匹配中心五個模塊的“未來能源技術示范平臺”;美國的通用電器與中國的神華公司簽署了發展煤氣化工業的合作協議;華能集團與美國電力公司的協議規定,雙方將開展燃煤電廠二氧化碳減排、捕集和提高燃煤電廠能效的合作研究。必須指出,從《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到《京都議定書》,到《京都議定書》的第二承諾期,到關于氣候變化的哥本哈根會議、坎昆會議,以及今年南非的會議,國際社會正在構建一個新的國際機制: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機制。這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中美兩國有共同利益,但也有分歧。兩國在發展清潔能源和綠色能源方面的合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一方面表明了各自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決心,是對構建國際體制的一個貢獻,另一方面也是兩國互利雙贏關系的新拓展。

中美關系雖然有許多共同利益,但兩國也存在很多分歧與矛盾。

在胡主席這次訪問中,雙方都沒有試圖掩蓋分歧。在臺灣問題上,美國表示“奉行其一個中國政策”,而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與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處,奧巴馬與別的美國高官都提到了《與臺灣關系法》,對臺售武的問題仍然可能在某個時候出來干擾兩國關系;在人權問題上,雙方有不同的立場,在兩國領導人的記者招待會上、在胡主席與國會領袖的會晤中都表現得很明顯,美國還會借這個問題來干涉中國內政;從去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問題一直是兩國爭議的焦點,中國的立場已經表達得十分清楚:中國將繼續完善以市場為導向的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但這只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中國沒有人民幣一次性大幅度升值的基礎,美國一些人,尤其是部分國會議員對人民幣去年下半年的升值仍然非常不滿,他們在今年還會有所動作,繼續對中國施加壓力;中國要求美國及早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美方作了模糊的承諾,但中國是不是仍然必須等到2016年尚未可知;中國一再要求美方放松對中國高科技出口的嚴格管制措施,以便平衡雙邊貿易,美方也曾作過相應表示,但仍然是只聽樓板響,不見人下樓;美國從原則上歡迎中國在美國的投資,尤其在美國地方上,這可以為美國創造就業崗位,但在聯邦層面,尤其是在國會里,常常不恰當地把中國投資政治化,這種政治障礙此后能否減少,等等,所有這些都是我們今后需要密切關注的。

中美兩國有分歧,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問題在于,如何對待分歧?在2009年和此次的兩個《聯合聲明》中都表示,要本著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精神處理分歧,兩國并表示要就人權問題進行對話。但美國這個國家超級大國當慣了,對外國的內政也干涉慣了,要他們把老習慣改過來,這中間還是會有許多斗爭的。再者,對分歧加以管控至關重要。在過去一年中,兩國間的分歧不少,但總的說來都還是在可以控制的范圍之內的。這樣就可以防止中美關系的大起大落。經過過去30多年的磨合,兩國之間已經積累了許多危機處理的經驗,兩國間有60多個交流、溝通、合作的平臺和機制,尤其是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這些機制對于處理分歧、限制這些分歧對兩國關系的負面影響,增進兩國之間的合作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些機制是中美關系中的重要穩定因素,應當進一步增強、用好。

《領導文萃》:誠然如陶教授所說,中美關系因為兩國的共同努力,沒有達到失控的境地,但如果長期缺乏互信,兩國陷入質疑對方目的、實力與動機的惡性循環,那么是否對中美關系的未來發展也必將產生消極影響?

陶文釗:毋庸諱言,缺乏互信是兩國關系中的一個大問題。尤其是在世界金融危機爆發后,本來可能在五年到十年中逐漸發生的事情現在一下子發生了,中國被推到了國際舞臺的中央,置于聚光燈下,美國政界和學界一些人,尤其是防務界和情報界的一些人對中國更是疑慮重重。他們擔心中國GDP總量有一天超過美國,那樣美國就當不成世界老大了。他們擔心中國在經濟實力支持下的軍力發展,會大大中和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存在。美國海軍學院不久前的一個報告的標題就是 《紅星照耀太平洋》。此外他們還擔心中國在教育、科技方面趕超美國。當然他們最擔心的是中國的戰略意圖,中國將如何運用自己的影響力。雖然中國一再表示,中國既沒有意圖,也沒有能力挑戰美國的地位,但他們還是心存疑慮。看來,在中國崛起的長時期內美國對中國疑慮都不會消除。

盡管兩國關系是利益驅動的,但缺乏互信自然會對兩國關系造成某種負面影響。《聯合聲明》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并特別強調了一個健康、穩定、可靠的兩軍關系的重要性。要增進互信,我以為以下幾點是重要的。第一,保持雙方交流和溝通的渠道暢通。雙方要接觸,要交流,要對話。互不往來,疑慮只會越來越深。談起來,知道分歧在哪里,共同點在哪里,對對方的了解自然會加深,人與人是這樣,國與國是這樣,兩軍也是這樣。如此才能減少誤解、誤讀、誤判。“聲明”列出了一系列兩軍的交流機制,今后要努力保持這些機制的正常運作;第二,繼續擴大合作。在有共同利益的領域擴大合作,通過合作增進互信。兩軍也可以增進合作,尤其是在非傳統安全方面,如在反恐、打擊海盜、海上安全和救援等方面。第三,要把兩國關系扎根在人民心中,一個穩定的良好的中美關系最終必須建立在兩國人民之間,建立在兩國人民的心里。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中美兩國民間的各個方面、各個層次的交往多于中國與任何其他國家的交往,這與中美經貿關系一樣,也是兩國關系的一個重要的穩定因素。

看來,在中國崛起的長時期內美國對中國疑慮都不會消除,兩國之間增信釋疑的工作要長期堅持下去。

《領導文萃》:通過陶教授的以上闡述,可以看出您對中美關系的未來是充滿期待的。請您對中美關系這幾十年來的發展做個總結。

陶文釗:經過了32年中美關系的反復磨合,我們對兩國關系的認識變得更成熟、更理性、更合符事實。我們從來也不指望兩國關系可以一帆風順,也不認為通過胡主席一次訪問兩國關系能夠萬事大吉。但是我們可以對兩國關系得出一些基本的結論:

第一,兩國間有共同利益,又有分歧,這是中美關系的常態。而且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合作是兩國關系的主流。當兩國關系出現波折時,兩國間的共同利益沒有消失;當兩國關系發展比較順利時,兩國間的分歧仍然存在。這就是我們對待中美關系的一顆“平常心”。

第二,中美兩國和則兩利,斗則俱傷。不但如此,由于中美關系對于地區和世界事務重要性越來越大,兩國關系好,則對于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和繁榮都有利;兩國關系差,則對地區和世界各國人民都不利,對于國際社會把握發展機遇、應對共同挑戰都不利。

第三,兩國間的分歧是在一些帶根本性問題上的分歧,如兩國不同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臺灣問題,一個既在大國和崛起中的國家之間的關系。有的學者稱之為結構性分歧。這些分歧將會在兩國關系中長期存在。兩國關系確實是復雜的,有時也會很困難。但是兩國間的共同利益,兩國在應對共同挑戰方面功能性合作的需求,成為連接、加固兩國關系的紐帶,成為破解兩國分歧的利器。兩國三十二年來的關系可以說已經是一個當代國際關系中的奇跡,今后兩國也是可以超越大國崛起的宿命,可以避免戰略攤牌的。

《領導文萃》:您長期研究中美關系,對中美關系有著深刻的理解,最后想請您談談您對中美關系研究的感受。

陶文釗:1989年12月,在中美關系的困難時刻,鄧小平在會見老布什總統特使時說,歸根到底中美關系是要好起來才行。這是世界和平和穩定的需要,這是真正從戰略高度、從全局和長遠來看待中美關系的遠見卓識。我長期從事中美關系的研究,每當兩國關系遇到困難時,我常常以小平同志的這句話來鼓勵自己,增強自己的信心。今天中美關系的狀況與當時是大不相同了,雖然以后的中美關系也不會一帆風順,但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胡主席對美國的國事訪問將為今后兩國關系的穩定發展奠定新的基礎,中美關系的健康發展將會繼續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服務。

專訪清華大學美國研究中心

中美關系資深研究員陶文釗教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毛片无毒不卡直接观看|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六月婷婷综合| 99精品福利视频| 免费在线看黄网址| 国产自在线播放| 毛片免费在线| 97人妻精品专区久久久久|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中文|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怡春院| 美女免费黄网站|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性天天| 日韩色图区| 欧美97欧美综合色伦图| 国产日韩欧美成人| 亚洲动漫h| 在线免费观看a视频| 91国内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完整视频版| 日本黄色a视频| 国产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软件|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久久亚洲天堂|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性色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日韩A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亚洲天堂色色人体|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草逼视频国产| 九色最新网址| 亚洲色中色| 精品国产网|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色综合婷婷|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 怡春院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成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嫩草研究院|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欧美α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在线看| 中文字幕中文字字幕码一二区|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无码啪啪精品天堂浪潮av |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真实对白精彩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伊人精品成人久久综合| 熟女视频91| 亚洲视频在线网| 中国精品久久| 成年午夜精品久久精品| 2021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人人爱天天做夜夜爽| 91精品小视频| 国产自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另类视频| 国产精品爆乳99久久| 免费AV在线播放观看18禁强制| 91成人精品视频| 九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an第二区国产精品| 久久综合AV免费观看| 亚洲a免费|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av| 青青网在线国产|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91九色国产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免费| 亚洲无码一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