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雅
有一家器材公司為了參加省產品展銷會,臨時招聘一批年輕的女推銷員。公司王老板許諾被應聘者可以得到展會收入5%的提成。因為時間短,報酬高,前來應聘的女孩特別多。
面試時,王老板特別在乎名字,比如有個女孩叫倪培,他就說了:“這名字不好,倪培——你賠,不讓我賠光了嗎?”倪培哭笑不得:“那您說怎么辦呢?”王老板想了想,說:“這樣,你就叫倪瑩——你贏,贏錢多好啊!”王老板又問其他人:“你叫什么?”“陳書梅。”“這不行,都輸沒了怎么行?就叫陳得莉吧——得利。”于是,好幾個應聘者都“暫時”改了名。
因為臨時招聘,公司沒有和應聘者簽勞動合同,只簽了一份用人協議。
展銷會期間,女推銷員們非常賣力,銷售業績節節上升。幾天后,有人提出要預支一些錢,王老板一口回絕。大家有些擔心了:等展銷會結束,老板腳底抹油,怎么辦?于是大家集體要求王老板預支工資,否則就停工!
停工,那是多大的損失啊!王老板馬上跟大家商量:“我身上沒帶那么多錢,咱們結束后回單位解決行不?”大家一合計,說:“欠我們每個人多少錢,你寫個欠條,這事就算過去了,我們保證完成這次參展任務。”
王老板沒轍,只得給每人寫下欠條:“欠倪瑩兩千元,五天內歸還”、“欠陳得莉……”等等。大家放心了,工作也更賣力了。
展銷會結束后,姑娘們高高興興去找王老板領錢。誰知王老板避而不見,不是出差,就是生病。好容易逮著了,王老板卻耍無賴,說:“現在公司沒錢,你們想要就得耐心等。”
姑娘們只得去找律師,律師聽了這事,提醒說:“像你們這種被拖欠工資的情況,一般應該先到仲裁委員會去申請仲裁,對于仲裁不服,再打官司。現在你們有王老板的欠條,就可以直接起訴。直接訴訟也分便捷程序、普通程序,便捷程序,就是直接向法院申請發放支付令。”有人問:“什么是支付令?”“你有欠條,王老板也提不出異議,法院就會給他下一個支付令。如果他拒不支付,法院會強制執行。”
律師這么一說,大家理直氣壯地來到法院,可是她們剛一提出要求,就遇到了讓她們措手不及的問題。
原來,起訴時要出示自己的身份證,可是有好幾個女孩身份證上的名字和欠條上的名字根本對不上號。姓名對不上號,意味著什么——王老板欠的不是你的錢,法院怎么受理呢?這時大家才恍然大悟,王老扳當初非得給她們改名不可,是留了個后手。
這個案子幾經周折,把大家搞得精疲力竭,不少人開始打退堂鼓,不愿為這點錢再費時費力。這時那位律師站了出來,說:“你們一退縮,正中了黑心老板的計,一定要堅持!”
姑娘們有些為難,有人說:“可王老板一口咬定:名字不對,他就不支付報酬。”律師胸有成竹地說:“倪培也好,倪瑩也好,這只是現象,只要能證明是同一個人,那么你們的官司就能打贏。”見姑娘們還不太懂,律師笑著解釋:“有很多方法可以證明:第一,你們這些員工可以相互證明;第二,客戶可以證明;第三,可以通過筆跡鑒定證明。”聽律師這么一說,姑娘們心里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律師點評:
俗話說: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一個人要證明自己身份的關鍵內容就是姓名,這是最基礎的法律常識。
在故事《姓名不能亂改》中,黑心老板精心設計了一個圈套,而姑娘們沒有及時發現,引出許多麻煩,這應該讓我們引以為鑒——自己的姓名不能亂改,即使要改名,也必須通過公安部門審批后才行。
同時我們也要記住,如果萬一你身邊也發生這樣的事,一定要找到幾個關聯性證據和證人相互印證,這才有了訴訟的依據。否則,不要說是敗訴,就是連訴訟條件都難以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