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覃遠軍
第三方支付風云乍起
本刊記者/覃遠軍
受支付牌照規定的業務范圍擴大的影響,主流第三方支付企業也將加大對POS收單市場、移動支付市場和預付費卡等市場的拓展和探索。線上線下業務相結合成為未來第三方支付企業發展的主要趨勢
隨著今年5月支付寶等27家企業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首批《支付業務許可證》,第三方支付牌照大戲暫告一段落。
伴隨著支付牌照的發放,行業內的大規模跑馬圈地和并購將不可避免。同時,首批獲得支付牌照的企業,將獲得品牌樹立、市場搶占、融資上市等多種先發優勢。與此同時,受牌照發放的積極影響,第三方支付行業整體交易規模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在線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到4609億元,環比增長16%,同比增長95.5%。
第三方支付行業中交易規模排名領先的支付企業基本都在第一批獲得牌照。記者從著名分析機構易觀國際了解到,牌照發放后各家支付企業開始著手在系統建設、業務拓展和專業人才儲備等方面加大投入。此外,受支付牌照規定的業務范圍擴大的影響,主流第三方支付企業也將加大對POS收單市場、移動支付市場和預付費卡等市場的拓展和探索。線上線下業務相結合成為未來第三方支付企業發展的主要趨勢。
在此基礎上,第三方支付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會出現成熟行業的價格戰愈演愈烈和差異化并存的局面。短期內深入挖掘細分市場找到更有競爭力的產品是支付企業競爭的關鍵,長期內作為一家運營企業為客戶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將是各支付企業間的主要競爭方式。
牌照在手,殘酷的市場競爭即將開始。根據易觀智庫EnfoDesk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第2季度中國第三方互聯網在線支付市場格局中,支付寶仍然以絕對優勢占據市場第一的位置。與第1季度相比,財付通的市場份額略有上升,銀聯網上支付市場份額略有下降,但變動范圍都在1%以內。支付寶、財付通、銀聯網上支付等三家企業仍占據整個市場77.8%的市場份額。其中,經歷了股權重組之后的支付寶最引人矚目,其清晰的“身份”以及商業模式也將改變著國內市場未來的競爭態勢。
今年7月29日,雅虎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文件,為支付寶重組結案。三方會談的結果是:美國雅虎將在支付寶IPO后一次性獲得8.6億~ 25.8億美元的現金賠償,另一位股東日本軟銀獲得6.6億~19.8億賠償。
支付寶一役,馬云大勝。借此,他也在雅巴之爭中,獲得了更多實力。在今年5月支付寶爆出“重組門”之后,馬云與雅虎和軟銀的交鋒也就逐漸白熱化。記者了解到,楊致遠和孫正義在過去兩個月的談判中都親力親為,不僅親赴中國,并且隨行前來談判的均為強大律師團,目前很簡單:爭取利益。
阿里巴巴內部高層人士透露:各方通過幾輪談判,考慮了各種復雜的因素,最終一致同意達成協議。這一協議是經過了三方的認可,并且反映了支付寶的現狀和將來的價值,以及阿里巴巴集團的利益,“三方CEO都積極參與整個過程,同時委派了各自企業的適當人選參與了日常的協商。可以說,每個人都非常合作,所有人都希望達成協議能夠保存股東價值。”
關于達成協議后各方的態度,該人士告訴記者,在權衡利弊后各方均積極地向外界傳遞出一個信息:這是一個公平的交易,實現了交易各方的利益最大化——既保護了淘寶以及阿里集團的利益,也對支付寶股權轉移進行了補償。“如果支付寶的管理團隊在未來創造了更多的價值,該交易的條款還將保證各方股東可以享受此價值的增長及未來的上漲潛力。”
如今的支付寶,身份已經完全符合國家對第三方支付企業的要求。根據資料顯示,通過2009年6月和2010年8月兩次轉讓,支付寶的全資控股股東成為了浙江阿里巴巴商務有限公司,兩次交易對價總額約為3.3億元人民幣。接盤的浙江阿里巴巴是一家內資公司,成立于2000年10月,目前注冊資本為7.1億元人民幣,由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云和集團18位創始人之一的謝世煌控制。馬云和謝世煌分別投資5.688億元和1.422億元,各占80%和20%的股份。

馬云要帶領支付寶成為國內第三方支付的領軍企業
拋開羈絆的馬云,終于可以踏踏實實、毫無壓力地對支付寶施展拳腳了。隨著協議的生效,未來支付寶將不再受到任何掣肘,成為阿里系中股權最為清晰、簡單的一個個體。另外,伴隨著央行的牌照獲取,支付寶終于可以名正言順地開展更多新業務,其潛力將迅猛擴大。“馬云可以無限做大支付寶這個獨立王國,而不用再有過多的擔心。”一位資深的業內分析師告訴記者。
伴隨著淘寶業務的發展,支付寶在國內第三方支付市場的份額一直占據約50%左右,而且隨著網絡交易的井噴式發展,支付寶的也在向淘寶之外的市場滲透。從2006年開始,支付寶就已經向淘寶之外的商家提供服務。目前,其業務范圍幾乎覆蓋了國內所有的主流B2C網站。在航空領域,支付寶已經與國內20多家航空公司展開了合作,覆蓋了所有的主流航空公司。在央行第三方牌照正式發放后,支付寶還對理財、基金等第三方支付業務開始拓展。另外,支付寶對牌照經營范圍中的銀行卡收單、預付費卡發行和受理(線上)等業務內容給予了高度關注。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今年支付寶將重點推進“快捷支付”和“快捷登錄”兩大新服務,利用其成熟的賬戶體系以及龐大的用戶群體拓展新的盈利渠道。“我們可以與合作商戶一起分享支付寶的優質客戶資源。而快捷登錄計劃到今年8月底將覆蓋4000家電商網站。”支付寶副總裁樊治銘對記者說。他強調:“以目前支付寶的主要商業模式來分析,我們在為商戶提供一種支付解決方案,并獲得相應的服務費。我們相信,隨著支付寶幫助客戶價值獲得不斷提升的同時,支付寶的盈利水平將越來越好。”
如今,支付寶通過重組獨立,已經脫離了股權藩籬,馬云終于可以抽身出來仔細設計一下支付寶未來的發展,他將如何規劃?首先,針對創新應用,支付寶一直在不停探索。在支付方式方面,無需登錄網銀,只需提供卡號和相關信息即可完成快捷的支付,是支付行業的又一創新產品。目前,在中國的第三方支付市場,只有支付寶和銀聯兩家企業推出了快捷支付服務。
在支付寶的快捷支付中,如果客戶沒有申請支付寶數字證書或支付盾,那么支付寶對于額度的要求是單筆和每日最多都是5000元;如果申請了支付寶數字證書或支付盾,則是無限額的。在擔保方式方面,支付寶的擔保方式為企業級擔保;而銀聯的該項服務,則由銀行完成預授權擔保(金融級預授權擔保),即貨到付款時無需提前向第三方賬戶劃款,交易資金在個人銀行賬戶內凍結,由銀行完成預授權擔保,避免了用戶利息損失和資金挪用風險。
據銀聯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已有73家銀行接入銀聯的在線支付平臺(其中包括快捷支付服務)。而截至7月26日,支付寶快捷支付上線銀行已經達到91家。全國性銀行方面,除了浦發銀行之外支付寶快捷支付已經完成了全面覆蓋。支付寶副總裁樊治銘表示:“支付寶快捷支付的用戶數已經突破2000萬,快捷支付交易筆數占支付寶整體交易的比重已經提升到近36%。支付寶希望今年內快捷支付的用戶數達到3000至4000萬,2年內達到1個億。”
“支付寶肯定要和支付體系相結合,” 支付寶CEO彭蕾則反復強調:“作為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未來的發展不會僅限于淘寶網,而是關注整個國內支付體系。”
在國內第三方支付市場中,騰訊財付通始終排名在第二位,可以說,財付通一直在默默無聞地追趕著支付寶,一路攻城拔寨,頗有建樹。近兩年,第三方支付交易額快速增長,得益于以下兩個因素:一是網上支付安全性和易用性的提高;二是第三方支付運營商不斷拓展應用行業,使得網上支付的應用領域延伸至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在財付通看來,或許電子支付行業的最大“金礦”不是網上購物,而是龐大的傳統行業電子商務化轉型市場,比如航空旅游、傳統零售企業等。
2010年7月開始,財付通與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合作平臺就已經正式上線,旅客登錄國航網站在選擇相應航班之后,就可以使用財付通賬戶或財付通涵蓋的國內十幾家主要銀行進行預訂支付,而不用像過去只能選擇網上銀行這一種網上支付途徑。此舉,讓財付通成為了第一個全面接入國航、南航、東航三大航空公司的第三方支付機構。
“機票在線直銷是中國民航業發展的趨勢,國航近年來一直大力發展在線直銷渠道,并且要在2012年左右將直銷比例提高到15%。”國航銷售部電子商務的一位負責人表示,與財付通的合作,可以提高旅客購票的方便性和快捷性,優化與票務代理商之間的業務合作,改善票務服務的品質和交易效率,提升市場競爭力。

中國銀聯總裁許羅德歡迎合作伙伴加入
記者在采訪業務分析師時了解到,諸如航空、旅游領域等傳統領域對于第三方支付的需求量很大,安全問題也成為眾多企業的首要顧慮。在風險防范和安全控制方面,財付通針對企業獨立開發的支付系統,從一開始就屯入了重兵,組織了一個專門的團隊,介入迅速而高效,被擠壓的中小代理商的市場份額全部轉向了財付通。
隨著目前第三方支付市場的細分化明顯,差異化競爭也已經成為了后來者的制勝武器。財付通高級市場經理張抗在和媒體交流時表示,財付通200多人的團隊雖然不算大,卻在可控的范圍內將效益做到了最大化。目前已逐漸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解決方案,包括為客戶定制統一的應用服務專區以及負責合作專區的功能規劃和營銷推廣等。
目前,第三方支付行業前兩名支付寶和財付通的市場策略已經明顯呈現出各自的側重。支付寶在重金投入,從人數、應用領域、市場份額都遙遙領先,占據了50%以上,財付通則更多體現為騰訊的耐心培養,用戶分享、精打細算地在有利可圖的細分領域做到極致。

財付通總經理劉穎麒不怕國家隊競爭
相對于第三方支付領域的眾多民企,中國銀聯這個國家隊無疑是最具有潛力,對其他競爭對手也是最具威脅的。目前,中國銀聯的銀聯在線支付雖然市場份額排名第三,但是在獲得牌照之后,銀聯開始發力,發力點就在無卡支付上。
實際上,中國銀聯在今年6月8日就推出了“銀聯在線支付”和“銀聯互聯網手機支付”,宣告其在現有銀行卡交易清算系統的基礎上,建成了高效、安全、開放式的無卡交易處理平臺。中國銀聯使出擅長的銀行卡組織平臺合作戰略,吸引各方,謀求合作。兩個多月來,從發卡銀行到收單機構,從各類商戶到行業機構,乃至一些第三方支付機構,紛紛接入該系統。一位專家在采訪中指出,以“銀聯在線支付”為平臺的“網上聯網通用”呼之欲出。
如今,電子商務高速發展,對網上支付的便利性、安全性、規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的網上支付市場類似于2000年前后的線下支付市場,不論是從監管角度還是從市場發展需要的角度來看,“網上聯網通用”已經成為我國互聯網支付取得更好發展的必由之路。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銀聯在線支付”具有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全球通用、金融級預授權擔保交易、綜合性商戶服務、無門檻網上支付服務等特點。在其無卡支付模式下,持卡人無需網銀,即可完成交易。持卡人交易時無需提前向第三方賬戶劃款,交易資金由銀行完成預授權擔保,避免了利息損失和資金被挪用的風險。
“銀聯在線支付”之所以受到歡迎,關鍵在于它的無卡通道和金融級預授權交易,還有銀聯的開放態度。在此前的互聯網支付市場,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各自為戰,不僅資源分散,也不能為持卡人提供統一、規范、便捷、可靠的服務。中國銀聯則有充足的實力和足夠的經驗,去協調各方,共建銀行卡網上支付渠道和市場。
中國銀聯總裁許羅德對媒體這樣強調,“銀聯在線支付和銀聯互聯網手機支付是共贏的商業模式。中國銀聯未來將歡迎更多機構積極參與合作,共同推動我國電子支付產業發展。”
大樹底下好乘涼。“銀聯在線支付”上線以來,已有約160家銀行簽署了相關業務協議,有60多家銀行接入其中;鐵道部、東方航空、京東商城、蘇寧易購、東方購物、中國移動等大型商戶也紛紛加入。他們都看中了25億張銀聯卡背后的機遇,正如京東商城副總裁褚世元所說:“銀聯品牌影響力強大,能夠增強消費者信心,促進網上交易。”
同時,第三方支付企業也“嗅”到了新的商機,欲通過與銀聯的合作,在電子支付市場中搶占先機。目前,快錢、環迅等第三方支付企業已經接入“銀聯在線支付”。記者在采訪一位業內分析師時,他就這樣形容:“正是因為大樹底下好乘涼,以中國銀聯在銀行卡支付的核心和樞紐地位,不僅擁有強大的銀行卡跨行轉接清算通道,還有完備的銀行卡交易業務規則、風險管理體系以及持卡人服務體系,可以幫助第三方支付公司迅速提升支付服務能力。”
種種跡象表明,在“網上聯網通用”的大旗下,中國互聯網支付行業有望加速進入規范、有序發展的新階段。
對于如何看待與“國家隊”的競爭,財付通總經理劉穎麒的心態相當開放,他說:“在行業標準制定上,銀聯等‘國家隊’無疑起主導作用,我們會積極參與配合。但是,在對市場需求的捕捉和快速轉化上,像財付通這樣的民營企業的反應更為迅速,有能力推出一些更有競爭力的產品,這對整個支付行業的環境是有利的。”
劉穎麒強調:“牌照的發放消弭了支付企業‘國家隊’和‘非國家隊’的身份差異,承認了市場上規模化企業的市場地位。”
易觀國際分析師張萌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由于牌照發放對支付行業未來的發展起到里程碑式的作用,為整個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發展動力。這其中,競爭和合作會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資本市場在第三方支付領域將進一步活躍。首先從資本市場考慮,首批牌照的發放消除了對支付行業以及某些支付企業未來發展在資質方面的不確定性,在資本看好的第三方支付行業內,將有更多的資本注入該市場,希望打通支付環節的企業可能會對規模較小的支付企業進行收購,達不到注冊資本要求的小支付企業也會向資本實力雄厚的大企業尋求融資。支付牌照的發放必將引發一輪兼并、收購和融資的浪潮。
二、支付牌照提升了獲牌企業的公信力,極大地消除了支付行業發展的不確定性,在對支付企業資質和資金處理安全性要求更高的細分行業給支付企業帶來了更大的業務拓展機會。易觀國際預計,牌照發放后,保險、基金、行政收費等細分市場將有較大規模的發展。
三、增強獲牌企業發展信心,加大各方面投入力度。獲得牌照的支付企業一方面消除了對于外來發展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也明確了自身的業務范圍,增強企業對未來發展的信心,所以牌照的發放會促使企業在平臺建設、人才儲備、業務拓展等方面增大投入力度,對整個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刺激作用。
四、支付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一方面首批支付牌照的發放,給這些企業爭奪現有業務,尤其是目前尚未獲得牌照的支付企業的業務提供了契機,另一方面,隨著各家獲得牌照的企業投入力度的增大,未來獲得牌照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會更加激烈;所以,獲得牌照只是第一步,不斷尋求業務創新,進行差異化競爭將是未來企業發展的關鍵。
實際上,波濤洶涌的暗戰已經開始。記者在8月25日了解到,國內最大的電子產品網上商城京東商城,于當天宣布正式停用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寶。京東的這一做法昨天在微博上引起了網民熱議,通過支付寶支付的用戶乃至使用其他支付方式的用戶都認為京東的做法完全不考慮用戶體驗,只是為了自己的私利而做決定。
由于京東商城與支付寶的合約是在8月底結束,因此除了引發用戶的不滿,合作雙方并未對此發表意見。艾瑞咨詢分析師蘇會燕在接受采訪中表示,與之前僅做B2C業務不同,目前京東商城是在做開放平臺,發展C2C業務,淘寶網也在加大自身B2C平臺淘寶商城的投入。如此一來,雙方在消費者和商戶的信息方面,必然存在著競爭關系,因此京東商城才做出了“分手”的決定。
而耐人尋味的一點是,雖然終止了和支付寶的合作,但是京東商城卻悄然增加一位新的第三方支付合作企業——中國銀聯。據悉,今年6月京東就開始小范圍試用“銀聯無卡快捷支付”,并于7月開始大規模使用無卡支付。因此,中國銀聯目前已經成為京東商城新合作的第三方支付企業。京東CEO劉強東此前曾表示,除了給客戶帶來更方便、簡單的支付方式,無卡支付讓客戶的支付更安全。針對未來是否自建第三方支付系統,劉強東表示:“京東商城將推出新的支付工具,兩個月內上線,新支付工具將與銀聯合作,兩個月內會給大家巨大的驚喜。”
無論如何,中國銀聯與京東的合作在業界被視為支付寶的一次重挫。與之對應的是,外界開始傳言,國內另一家大型3C類網購平臺蘇寧易購正在醞釀與支付寶達成戰略合作。
縱觀未來幾年的電子支付市場,井噴式發展是無疑的結果。“第三方支付年交易規模有望在未來三年內突破3萬億元。”易觀國際分析師張萌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支付牌照將提升獲牌企業公信力,在對支付企業資質和資金處理安全性要求更高的細分行業,給支付企業帶來了更大業務拓展機會。
與此同時,隨著手機用戶規模不斷擴大,移動支付應用的潛力也開始體現。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2010年中國移動支付市場整體規模達到202.5億元。到2013年,亞洲移動支付用戶將占全球相應用戶總量的85%,中國市場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未來幾年,中國移動支付的年均增速將超過40%。
可以說,未來中國第三方支付到底會是誰家的天下,目前尚不能下一個清晰的定論,但網絡支付以及很快會到來的移動網絡支付,必將成為全社會一個必需的、龐大的金融服務體系,誰能夠創新,能夠把握用戶的需求,誰就能贏得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