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紀杰
廣西水牛研究所:開啟中國水牛事業新紀元
文/紀杰
楊炳壯,研究員,1994年出任中國農業科學院廣西壯族自治區水牛研究所第一任所長至今。先后主持或參加國家、省部級各類課題30多項,至今取得科研成果20多項,其中獲國家級獎3項,省部級獎13項;發表論文40多篇,主編出版專著2部;榮獲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西部開發突出貢獻獎、廣西優秀專家等殊榮。
世界首例試管水牛、世界首例分離xy精子性別控制的雌性水牛雙犢、世界首例亞種間克隆水牛、世界首例冷凍胚胎克隆水牛、世界首例胚胎分割試管水牛、世界首例單精子顯微授精的轉基因水牛龍鳳雙犢……
這一長串的“世界第一”,只是中國農業科學院廣西水牛研究所(以下簡稱“水牛研究所”)所取得成果的一部分。
水牛研究所是全國唯一專門從事水牛研究的科研單位,致力于水牛的科學研究、良種水牛繁育、產品開發、技術推廣和服務等工作。1994年恢復重建以來,在所長楊炳壯研究員的帶領下,水牛研究所全體人員憑著艱苦奮斗、百折不撓的水牛精神,開拓創新,披荊斬棘,以17年的時間完成了從無到有、破繭成蝶的蛻變,在推動我國水??萍歼M步,帶動水牛業和奶水牛業產業化發展,促進廣西農業經濟和社會經濟建設上作出了突出貢獻,也開啟了中國水牛事業發展新紀元。
我國的水牛產量居世界第三,但均為沼澤型,個體小、產奶少,使得我國的水牛事業一直發展緩慢。雜交改良是走出這一窘境的唯一出路,重新起航的水牛研究所擔起了這一重任。
楊炳壯所長介紹,水牛研究所利用引進的兩個河流型高產奶水牛品種,與廣西本地小型水牛品種進行雜交改良,經過反復試驗探討,在國內首創改良培育出了三個品種的雜交奶用水牛。這三種水??共×?、耐粗飼、性情溫順,既可使役又能產奶,其各項指標均達到或超過世界同類水牛的先進水平,被國際水牛聯合會授予“科研榮譽獎”和“水牛先驅獎”。隨后,水牛研究所率先將掌握的人工授精和雜交改良技術在全國推廣,極大地促進了我國水牛品種改良的步伐,帶動了南方各省奶水牛業的發展,對中國水牛產業化發展也產生了巨大影響。
2001年以來,水牛研究所把握生物科技發展前沿,在水牛胚胎生物技術領域刻苦攻關,研究和掌握了水牛體外受精、活體采卵、胚胎移植、胚胎克隆、性別控制、胚胎分割、胚胎冷凍和體細胞克隆等關鍵技術,形成了一套穩定成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良種水牛體外胚胎生產和胚胎移植”技術體系,并陸續創下包括以上成果在內的十項世界第一,在解決我國良種水牛匱乏問題的同時,將中國的水牛繁殖生物技術推向世界前列,成為中國水牛業當之無愧的領軍者、世界水牛業不可小覷的強勁力量。

科技創新團隊
此外,水牛研究所科技人員深入調研,先后建立了36個項目縣水牛奶業開發示范基地,持續提供種源和技術支撐,摸索奶水牛業產業化開發經驗,先后總結和推廣了“公司+養殖小區+農戶”、“奶農協會”等農業產業化組織形式和“果園——牧草——水牛——沼氣”、“蔗——?!健钡壬鷳B生產模式,并開展技術培訓,強化奶農科學飼養觀念,扶持企業健康有序發展。
依托水牛研究所的研究平臺,廣西水牛業已成功打造水牛奶品牌,逐漸成為農業新的經濟增長點,也逐步發展為廣西的特色產業。由于貢獻突出,水牛研究所從1999年至今連續被國家外專局授予“引智成果推廣示范基地”稱號,還獲得“全國農村科普示范基地”、“全國農業科普先進集體”等榮譽。
相信在楊炳壯所長的帶領下,水牛研究所必將在穩健扎實的基礎上,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引領中國水牛事業進入全新時代。